豆瓣网友 mlln:网络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发生了哪些改变?
豆瓣网友mlln,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博士本文内容摘自他在豆瓣时间的专栏
《黑镜生活——网络生活的传播肖像》第七期
在学术采访中,我曾与许多受访者谈论过他们的社交媒体账户。比如我会问他们:你们发朋友圈的时候会把人分组吗?您的朋友圈只能显示三天吗?您介意生活中的熟人知道您的豆瓣账号吗?
作为一名学术研究者,我提出这些问题的初衷当然不是因为八卦,而是想了解人们在做出这些决定时有什么考虑和担忧。我的提问、观察、记录和思考,其实都是试图解释同一个有趣的话题:我们在网络上的自我呈现与现实生活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网上的你和现实生活中的你”
了解社交网站上的自我呈现如何变化的最佳方法是将其与现实生活进行比较。我们之前提到过,非常重要的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 )认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实际上是一种随时随地发生的表演行为。
除非有像婚礼这样的场合,有人全程录像,否则很多时候我们的表现都是转瞬即逝的,比如第一次表白时的紧张,第一次见到对方父母时的尴尬,如果我们还想现在想要重温,恐怕只能依靠回忆了。
当面对镜头时,人们的行为可能会不那么真实
但在社交网站上,情况有些不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人员表示,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已经从表演行为转变为展示行为。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转瞬即逝的本质。只要您不选择注销您的社交媒体帐户,您发布的广播、您写的日记、您发布的照片以及您标记的书籍、电影和音乐都将消失。它一直静静地躺在你的页面上,等待着访客的到来。
我们在豆瓣上标记的那些项目
你可能会认为这样的显示并没有什么问题。例如,如果我在网上喜欢一个女孩,我可以翻阅她过去几年发布的所有广播、照片和日记,以进一步了解她。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https://picx.zhimg.com/v2-3442d75a1fc2adb10eac3d71dbc078be_200x0.jpg?source=7e7ef6e2
话虽如此,研究人员认为,互联网上的自我展示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他们称之为“语境崩溃”。为了理解这个术语,我们需要继续比较现实生活和社交网站之间的另一个区别。
作者董先生十年前的豆瓣日记
我想每个人都会承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说的话必须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被充分理解。如果你只是挑出某一段话,很容易断章取义。换句话说,“语境”是相互理解的前提。
我们的一些表演只在特定的背景下才被认为是合适的,如果放在另一个背景下可能会变成笑话。例如,当我们穿着正装参加毕业典礼时,我们的西装就会被视为尊重和尊重的象征。换句话说,礼服的意义其实可以通过毕业典礼的语境来体现;但是,如果你穿着正式的西装来参加运动会,大家就会认为这个人有病。
但穿着COS服装参加马拉松似乎没有问题。
简单来说,现实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必须放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被充分理解。但是,如果我们用同样的标准来观察社交网站,就会出现问题,因为在社交网站中,我们刚才讲的语境实际上是崩溃的。
比如,2014年有一场真实的法律纠纷,一位女士在朋友圈抱怨家里的一些琐事,措辞可能有点模糊。结果被老板看到了,误以为她对工作不满意。所以他干脆解雇了她。
2014年新闻事件
类似的情况很常见。很多时候我们难免会在朋友圈表达一些自己的见解。这些见解的措辞有时比较抽象,更谈不上自命不凡。这种表达其实很容易被别人误解。原因是我们在朋友圈里说的每一句话都缺乏具体的语境。
不同的人,比如你的老板、父母、爱人和朋友,很可能会把它带进来。本来是一个简单的抱怨,结果却被大家误解了,还得一一解释。
社交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麻烦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011%2F73cd7584j00r0tfzx000bc000dw008s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那你再想一想,如果别人看我们半年前甚至几年前的朋友圈,是不是更难以理解我们当时为什么会说这些话呢?换句话说,我们是否更容易被误解?
这样,你可能会对微信中那些“只可见三天”的朋友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在我们容易被误解又害怕被误解的人际关系中,微信推出的这个功能或许确实是为数不多的权宜之计之一。
遭到网友调侃
— 通讯词典 —
●展览()
牛津大学研究员霍根认为,人们的自我呈现已经从现实生活中的表演行为转变为社交媒体上的“展示”行为。只要你不选择退出你的社交账号,你发过的广播、你写过的日期、你发过的照片、你标记过的书籍、电影和音乐,都将永远静静地躺在上面您的页面,等待访客访问。就这样,我们从生活中的演员变成了社交媒体上的参展者。
●上下文崩溃( )
在日常沟通中,我们的表现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调整。例如,我们面对谁、面对哪里都会影响我们的自我呈现策略。然而,在社交网站上,当我们展现自己详细而深刻的一面时,别人的理解往往并不是在同一语境下进行的。换句话说,它是我们自我呈现的具体而复杂的语言。上下文被简化了,就是所谓的上下文崩溃。
今天的互动
你的朋友圈发生过“语境崩溃”吗?
您是否曾在社交媒体上被误解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