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1-17 14:03:42

蜂病预防的关键措施:选育抗病蜂种、饲养强群及病虫害预防

一、蜜蜂病害的预防 1、选育抗病蜂种的技术途径有两种。一是同品种内定向培育,二是利用杂交优势选育抗病蜂种。 2、培育强壮蜂群 ①保持蜂箱比例,加强蜂群管理。早春蜂群要注意保温,夏季要注意降温。蜂箱外部除采取人工保温、降温措施外,还应保持脾上蜜蜂适宜的密度,并根据外界温度调整蜂路。 ②消除旧脾脏,生成新脾脏。脾脏是蜜蜂的繁殖场所,也是贮蜜场所。它也是病源的携带者。及时清除病丛、老脾,可有效减少病源蔓延。三、防治蜜蜂病虫害的措施 ①提倡自繁自养,除引进良种外,不从疫区购买蜂群,以免相互感染。饲料应自产蜂蜜和花粉。从外地购买的旧蜂箱使用前应严格消毒。如果本养蜂场发生蜜蜂疾病,应立即隔离治疗。不要随意将患病蜂群转移至健康蜂群,防止交叉感染。每年对蜂箱和蜂巢进行多次消毒。 ②改革喂药方法。改变传统药物与糖水混合的方式,改为添加花粉或糖粉来喂养蜜蜂。 ③防止蜜蜂农药中毒。了解周边农田喷洒农药情况,采取应急措施,预防或减少蜜蜂农药中毒。 2、蜜蜂常见病害的治疗 蜜蜂常见病虫害有瓦螨、爬行蜂病、白垩病、美洲幼虫腐病、欧洲幼虫腐病、囊囊幼虫病以及茶花和茶花花蜜中毒等。 1、大小瓦螨 ①规律及症状 夏秋季节,大瓦螨寄生率高,小瓦螨为害也开始严重。巢门前,翅膀残缺的幼蜂爬了出来,目测发现有的蜜蜂身上附着有瓦螨。

当雄蜂脾脏被切除后,可以发现较大的幼虫和蛹,其中有较大的幼虫,有时蜂身上还带有瓦螨。摇动新出现的蚁后的脾脏后,你会发现小瓦螨在脾脏上爬行。 ②防治时要经常清除雄蜂蛹,清除雄蜂巢内的螨虫。 6月上旬,主蜜源结束后,次要箱组可挂氯氰菊酯(螨虫)防治螨虫。当瓦螨寄生率增加时,用升华硫磺均匀刷盖脾脏,每5天一次,连续2~3次。 7月,椴树、牡荆树蜜流较多的初期,可关闭王或用处女蜂王交配,造成卵破裂,使螨暴露于蜂体或梳脾中。 ,然后悬挂氟氯氰菊酯条来防治螨虫。流蜜期不用药,防止蜂药污染蜂蜜。 2、蜂爬病 ① 形态和症状 南方多在春季4-5月油菜花期发生,北方多在金合欢花期后期和金合欢花期易发生从五月到六月。西蜜蜂爬行病是一种主要由螺原体和子孢子等病原体联合引起的青壮年蜜蜂疾病。病蜂从箱内爬出,行动缓慢,不能飞翔,聚集在低洼处或草丛中。有些死蜜蜂的翅膀展开,鼻子伸出,但这与农药中毒不同。 ②柠檬酸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盒组每晚喂药糖浆500毫升,含柠檬酸2克。每天一次,连续喂3次,停3天,然后再喂3次。 3、粉笔病 ① 症状和症状 一般发生在春季和初夏,外界温度19-30℃,空气潮湿。因球囊蜂寄生而引起大型蜜蜂幼虫死亡的真菌传染病。巢口处可见灰白色或黑色片状坚硬幼虫体。病巢表面凹凸不平,有凹陷和穿孔。

https://www.kumifeng.com/uploadfile/2021/0617/20210617094526916.jpg

死亡幼虫干燥,呈白色或灰黑色,无臭,不粘,易清除。 ②防治:本病发病后不易治愈。春天蜜蜂繁殖时,不要喂来历不明的蜂花粉。更换箱内山茶花粉或饲喂山茶花粉,可减少白垩病的发生。当病情较轻时,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将丙酸钙添加到糖浆中来喂养蜜蜂。随后的盒子中每组喂0.5公斤糖浆(含0.5克丙酸钙)。严重时应更换脾脏。蜜蜂数量一定要多于脾脏,然后喂糖浆。 4、美洲幼虫腐烂病 ①规律及症状:夏季体弱群体易发病。流蜜期,病情减轻甚至自愈。由芽孢杆菌幼虫引起的蜜蜂幼虫病。 4~5日龄幼虫易感病,封顶后死亡。受影响的有盖室发亮、凹陷并有穿孔。腐肉粘在房间的墙上,抬起来时呈丝状,呈棕色,有鱼腥味。 ②防治初期应将病脾摘除。严重者应换一个脾脏,然后再进行药物治疗。使用盐酸土霉素可溶性粉剂,每晚每盒(10盒)喂糖浆500克(含纯土霉素200毫克)。 ),每4天一次,连续喂3次,停3天,再喂3次。采蜜前6周停止喂药。 5、欧洲幼虫腐烂病 ① 形态和症状 一般情况下,脾脏比蜜蜂多的弱蜂群多在春季发生。由肺泡 A. 引起的蜜蜂幼虫病。 3日龄幼虫易受感染,4-5日龄幼虫死亡。幼虫变成浅黄色、黄色,甚至深棕色,很容易除去,并有难闻的酸味。 ②西方蜜蜂患此病的防治并不严重。当蜜蜂密集且蜜蜂保暖时,蜂群可以自我愈合。按照与美国幼虫腐烂病相同的方式使用土霉素进行治疗。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image109.360doc.com%2FDownloadImg%2F2018%2F12%2F1013%2F149203752_4_20181210015257309&refer=http%3A%2F%2Fimage109.360doc.com&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734415435&t=1c1d94db4afbcb5eebe48d09045851c3

六、囊幼虫病 ①形态与症状 南方2-4月、11-12月和北方5-6月是发病高峰期。由于病毒的影响,每天早上都能看到工蜂从巢中拖出病虫尸体,撒在巢门前。脾里有花,屋顶有洞,房间里有尖头的死幼虫,呈褐色,无味,可以轻易地从巢外拖出来。 ②防治:除去患病蜂王,换上健康成熟的蜂王。新蜂王交配并产下后代后,蜂群会很快恢复。在休巢期间消除患病的脾脏,以便工蜂能够聚集在一起并产生更多的新脾脏。用中草药花前金藤干根15~20克或半枝莲干草50克煎汤,可治疗蜜蜂20~30只。七、油茶、油茶中毒 ①规律及症状发生在10月至11月油茶、油茶花期期间。茶花、油茶花蜜流量较差,对蜂群造成轻微损害;良好的花蜜流动会对蜂群造成严重损害。蜜蜂采摘茶花、山茶花后,大量幼虫死亡,死亡的幼虫散发出酸臭味。 ②防治时,在茶花、油茶花蜜期连续喂糖浆(蔗糖与水比2:3),早晚各一次,阴雨天连续喂糖浆(蔗糖与水比例2:3),并结合分区管理,效果比较好。此外,山区饲养的蜂群在秋季容易受到黄蜂的袭击,其根部也受到影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蜂病预防的关键措施:选育抗病蜂种、饲养强群及病虫害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