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1-17 18:48:49

每月科学流言榜:西瓜 400 天不腐烂是喷了防腐剂?真相来了

《科学谣言月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新闻采编协会、北京地区网联合发布联合辟谣平台。大会得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技传播专业委员会、中国晚报科技编辑记者学会、上海市科技传播协会的支持。

1.西瓜喷了防腐剂400天不腐烂?

➤谣言

收藏家、文物鉴赏家马未都有一个保存了400多天的西瓜。现场剖开后,里面空空如也,红色的果肉不见了,也没有腐烂的迹象。对此,马未都先生听说是西瓜表面喷洒了防腐剂造成的,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质疑。

➤真相

“耐400天的西瓜”视频在微信朋友圈疯传后,国家药监局官网转发了一篇题为《马未都,不懂就别乱说!》的文章。西瓜400天不腐烂很正常! ”文章援引国科网食品安全专家、科学顾问钟凯的辟谣:这个西瓜是正常的,根本没有防腐剂,不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西瓜只是一种风干现象,这种现象在丝瓜、葫芦、柑橘等水果中都会出现。

钟凯解释说,西瓜皮表面坚硬,但实际上是透气的。虽然表面有少量天然蜡,但西瓜在呼吸过程中仍然会失去水分。如果西瓜表面没有外伤,就不容易受到细菌和霉菌的侵袭。西瓜应存放在阴凉或温度适中、通风良好的地方,这样可以很快脱水。当水蒸发到一定程度时,即使细菌侵入,也很难生存和繁殖,因此不存在腐败问题。

马未都展示的西瓜皮很厚,很难切。这意味着外皮致密,里面的纤维也比较丰富。这使得西瓜有一定的保持形状的能力,不会像橙子那样表面收缩。

此外,西瓜的品种和成熟度也很重要。例如,果肉粗糙的西瓜更容易干燥。成熟度高的西瓜,糖分较多,水分较少。 “总而言之,这个西瓜只是在天时、地利、人和下实现了永生,与食品安全、防腐剂无关。”

2、狂犬病疫苗没有用吗?

➤谣言

西安市的龙女士6月20日腿部被狗咬伤,虽然及时注射了四针狂犬病疫苗,但还是发病,20多天后死亡。 “狂犬病疫苗没用”的说法开始在网络上流传。

➤真相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除南极洲外,世界各大洲均存在狂犬病。 99%的狂犬病患者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全球每年有超过 50,000 人死于狂犬病。时至今日,狂犬病仍然是世界上唯一死亡率接近100%的疾病,也是治愈率最低的疾病之一。但现实情况是,通过疫苗接种可以很好地控制狂犬病。

目前,我国对于狂犬病疫苗接种有着详细、严格的规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狂犬病防治技术指南(2016年版)》明确规定,“二级、三级暴露者,被咬伤后3天内应接种疫苗”。第0、3、7、14、28天各接种一剂,共5剂狂犬病疫苗,并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的疫苗接种。”此外,现在很多医院也注射免疫球蛋白。患者作为辅助治疗。

“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实际上是用狂犬病病毒免疫动物后获得的抗蛇毒血清。它可以相应地中和狂犬病病毒。对于被咬伤后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伤口恢复有很好的作用。当咬伤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注射来封闭病毒。与注射疫苗一样,越早注射越好。

不过,接种狂犬病疫苗后,仍然存在发生意外的可能。比如伤口很深,导致治疗不彻底;或者在注射疫苗之前,狂犬病病毒已经开始沿着神经传播,最终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导致呼吸衰竭;也有可能是注射疫苗后,患者体内还没有产生抗体,狂犬病病毒就开始沿着神经传播。但这并不意味着狂犬病疫苗没有用。

3、坐月子的妈妈不能吹气吧?

➤谣言

不久前,临淄一名刚生产完的妇女中暑,因抢救无效死亡。原因是,由于“坐月子不能见风”的传统,她因坐月子而中暑。传统的坐月子习俗还要求产后妇女不能洗澡、不能洗头、不能运动、不能刷牙……

➤真相

坐月子,一方面是为了促进产妇的身体恢复,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产妇的心理健康。从生理上来说,从胎盘娩出到母体各器官(除乳房外)恢复正常一般需要6周的时间。这个时期称为产褥期()。产褥期的女性各个系统都会出现特殊的症状。

女性在产褥期最大的生理变化是生殖系统。分娩后,子宫的体积逐渐缩小,子宫内膜不断再生;怀孕期间,子宫内膜上形成的蜕膜退化、坏死、脱落,从阴道排出。这就是恶露()。恶露一定要及时清理,否则可能会引起感染。因此,正确洗澡、保持清洁更有利于产妇的健康。

女性在产褥期的第二个变化是循环系统的变化。循环系统的变化分为两部分。部分原因是血液水平的变化。孕妇“一张嘴喂两个人”。既要保证自身需要,又要为胎儿提供营养。因此,在怀孕期间,身体会产生大量的血液来供给子宫。分娩后,随着子宫的收缩和恢复,多余的血液流入母亲的体循环。产后72小时内,产妇循环血量会增加15%~25%。为了排出这些多余的血液,妈妈会分泌大量的汗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产后汗液。如果不及时清洗,还可能引起感染。因此,要勤洗头、洗澡,还要适当通风,帮助产妇散热、排汗。

产褥期女性循环系统变化的另一部分就是血液状态的变化。分娩虽然是一个生理过程,但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创伤。产前和产后早期,母亲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特别容易凝固。这样,当胎盘剥离后出现伤口时,血液会很快在伤口处凝固,从而减少产后出血,保证妈妈的安全。然而,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也容易形成血栓。因此,鼓励产后妇女锻炼身体,避免长时间躺卧。适度、循序渐进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效减少血栓形成。

4.大蒜真的能防癌吗?

➤谣言

最近,有人声称多吃大蒜可以防癌,还说“把蒜泥涂在脸上可以祛痘”。

➤真相

大蒜球茎含有两种物质,即蒜氨酸和蒜氨酸酶。正常情况下,蒜氨酸和蒜氨酸酶独立稳定存在,井水不与河水干扰。大蒜在加工或物理机械粉碎时(如将大蒜捣成蒜泥),蒜氨酸和蒜氨酸酶接触,蒜氨酸在蒜氨酸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一种具有强烈气味的物质,称为大蒜。大蒜素。

大蒜素具有多种功能,其中最受关注的有两个:一是其杀菌作用,二是其抗癌作用。研究表明,大蒜素不仅能阻断亚硝酸胺(化学致癌物)的合成,还能与亚硝酸盐竞争性结合,减少亚硝酸盐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不过,这一结果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在动物实验和人体对照实验中,大蒜对预防癌症没有积极作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早已明确表示“不推荐任何膳食补充剂来预防癌症”。

俗话说“蒜泥敷脸去痘”,大蒜素虽然有杀菌作用,但首先有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其次,并不是所有的痤疮都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第三,大蒜有很强的腐蚀性。在脸上涂蒜泥可能会导致皮肤病在痤疮消失之前就找上门来......

5、一盘蚊香=六支烟?

➤谣言

最近有新闻报道称:“安徽一家五口,点了20盘蚊香,开空调睡了一晚,感觉身体不适。”随后又传来:“人长期呆在点着蚊香的房子里会中毒”、“一卷蚊香相当于六包烟”等言论开始在网上流传。

➤真相

大多数符合安全标准并获准在市场上销售的蚊香都使用除虫菊酯作为杀虫剂。除虫菊酯是一种模拟天然除虫菊的合成杀虫剂。对昆虫有较强的接触杀灭作用。它会扰乱蚊子的神经系统并导致它们死亡。真正做到低毒高效。

蚊香中除虫菊酯的含量很低,对人体毒性不大,无致癌、致畸作用。而且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农药,可用于防治卫生害虫。它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用量受到严格控制。制造商在生产前会进行毒理学测试,以确保安全,然后才能获得生产注册号。

一般来说,这种蚊香如果完全燃烧的话,对人来说是安全的。但如果燃烧不完全,可能会产生多环芳烃、一氧化碳、PM2.5、羰基化合物、苯等有害物质。因此,蚊香的使用方法非常重要。我国对盘式蚊香有详细的要求:持续燃烧时间、功效、有效成分含量等都有标准。专家指出,只要正确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迄今为止,还没有因接触拟除虫菊酯而引起中毒的报道。

友情提醒:虽然低毒,但燃烧蚊香产生的烟雾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当家中有婴幼儿、孕妇、老人或哮喘患者时,最好采用物理防蚊方法,如蚊帐、纱窗、纱门等,也可以使用电热蚊香和电加热液体蚊香。其活性成分与盘式蚊香相同,但不产生烟雾,刺激性较小。当然,使用时也应注意用电安全。

6、按照“333”食谱不运动能减肥吗?

➤谣言

最近,有一个减肥食谱在朋友圈很流行。据称,坚持一个月,不运动也能减肥。这套菜谱的核心是:全天主食以粗粮为主,蔬菜尽量生吃,加工工序越少越好。它还应符合三分之一碳水化合物、三分之一蛋白质和三分之一碳水化合物的要求。纤维的“333”规则。

➤真相

五谷杂粮真的是减肥“法宝”吗?北京积水潭医院营养科主任赵霞表示,朋友们首先要了解粗粮的热量。 100克大米的热量含量为347大卡,而100克高粱米的热量为360大卡,100克大麦的热量为361大卡。事实上,全谷物的热量与大米大致相同。全谷物之所以能帮助减肥,是因为它们含有较高的膳食纤维,可以延缓血糖的上升,增加饱腹感,而不是因为它们的热量低。

全谷物质地粗糙,味道单一,难以吞咽。因此,很多人在五谷杂粮中添加大量的糖和油,或者将五谷杂粮加工得太细,以改善口感。虽然口感会大大提升,但是会减少五谷杂粮中的油脂。增加糖分也会增加卡路里。过于精制会降低膳食纤维,对于想要减肥的人来说并不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在减肥饮食中,建议生吃蔬菜,并尽量少做加工工序。目的是减少脂肪和调味品的摄入,减少热量的摄入,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赵霞指出,从营养角度来看,这样的饮食方式是不科学的。生吃的蔬菜不一定营养成分就高。有些蔬菜煮熟了吃更有营养。比如西红柿受热后会释放番红素,而胡萝卜和脂肪受热后,里面的胡萝卜更容易被人体利用和吸收。如果大量食用生菜改变了节食者平时的饮食习惯,可能会降低消化酶的活性,降低胃肠消化能力。长此以往,可能会影响消化吸收功能。赵霞说,更好的烹饪方法与减肥前的烹饪方法没有太大区别。减肥后,不会因为烹饪方法的改变而体重反弹。因此,减肥和健康应该齐头并进。蔬菜生吃和熟吃一起吃对健康更有利。

在减肥领域,“333”饮食法则十分流行。不过,赵霞认为,健康的减肥食谱应该有科学的比例,成分不应该一成不变,而应该多样化,让自己每天的饮食热量合理、营养均衡。朋友推荐的这种饮食方式虽然可以帮助你减肥,但长期坚持反而会损害你的健康。

7. 可以吃添加“胶水”的食物吗?

➤谣言

网上经常有“XX食品这么难吃,原来加了胶水”的报道。

➤真相

“食用胶”是食品原料的一大类,大部分是分子结构与淀粉类似的碳水化合物。有些是蛋白质,其中最常见的是明胶。由于大家对食用胶不熟悉,往往会认为它是“化工产品”,本能地排斥它。常用的食用胶其实都是“天然产物”:琼脂、角叉菜胶是海藻的提取物;明胶是由动物皮或骨水解煮制而成;果胶的主要来源是橙皮和苹果汁后的残渣。阿拉伯胶、瓜尔豆胶、刺槐豆胶都是从相应植物的种子中提取的;黄原胶是通过微生物发酵而得,类似于酱油、酒、醋、味精等。

不同的食用胶可以改善食品的不同性质。例如,许多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不溶解,许多人喜欢酸性饮料的味道。通过添加适当的果胶并将其与蛋白质连接,可以使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得到清澈透明的酸性饮料。在面条中加入适量的食用胶,也可能会让面条更有嚼劲,这也是一种进步。还有一些食用胶本身就被用作膳食纤维,如果胶、瓜尔豆胶、琼脂等。膳食纤维可以提供饱腹感,但不会产生热量,有利于减肥。

事实上,食用胶的使用并不是现代食品技术的创造。传统烹饪“戈登”的基本技术是利用淀粉在加热时形成一层薄薄的凝胶,以防止肉中的水分流失,从而保持肉的鲜嫩。 “勾芡”是利用淀粉形成的糊状物,将调味料粘在不易入味的食材上。牛肉汤、玉米汤等食物都是靠淀粉勾芡来获得味道的,不勾芡就是清汤。还有很多用食用胶制作的传统小吃,如果冻、冰粉、凝胶利、皮冻等。

除淀粉外,其他食用胶均作为食品添加剂受到监管。食用胶本身非常安全,一般不需要限制用量,因此不存在“过量”或“过量”使用的问题。

8、喝纯净水会使人呈酸性,导致钙流失吗?

➤谣言

长期饮用纯净水,会使体液越来越酸性,成为酸性体质;它还会造成营养流失和钙流失,导致肌肉无力和佝偻病。

➤真相

人体没有酸碱性之分,因为人体本身具有很强的酸碱调节功能,外界对其影响很小。即使人体摄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也会很快受到这种调节功能的影响。和。例如,我们胃中胃液的pH值约为2.0。即使我们喝了所谓的弱碱性水,胃里也已经完全酸化了。然后到了肠道的时候,不管水又变成碱性了,这就是我们消化道细菌喜欢的环境。人体体液的正常pH值在7.35至7.45之间。虽然身体不断产生和吸收酸碱物质,但体液的pH值并没有明显变化。这是因为,一方面,人体体液是缓冲系统,pH值受外界影响较小;另一方面,肺和肾的调节作用会减少pH值的显着变化。长期饮用纯净水不会导致体液变得更加酸性。

饮食是人体吸收营养的主要途径,水的作用很小。营养流失与自然条件、年龄、运动量、体质等有关,饮水起决定性作用。人体体液中的离子浓度是相对平衡的,钙离子也不例外。导致缺钙的主要因素是膳食钙摄入不足,这还与激素水平、维生素D水平、阳光照射、运动量等有关,与喝水无关。中东地区人民基本饮用纯净水,不存在普遍缺钙的问题。目前没有科学证据表明纯净水会导致人体内钙的流失,“喝纯净水有害健康”的说法也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

水在人体内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而不是为人体提供营养。即使是“含有较多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矿泉水也无法补充人体骨骼发育所需的钙、镁等重要矿物质元素。中饮协〔2015〕78号《饮用纯净水安全声明》中也提到:世界卫生组织(WHO)《饮用水质量指南》作为指导各国安全饮水的权威文件,从未明确规定水中矿物质含量。任何建议。目前尚无权威研究证明每天饮用纯净水会危害健康。人们普遍认为,日常摄入矿物质的主要来源是食物,而不是饮用水。

9、地震时“生命三角求生法”能救命吗?

➤谣言

地震发生时,应躲到能形成三角形空间的地方。例如,如果发生地震时您正在床上,您应该下床并躺在床边。在室内活动的人应该蹲在桌子、冰箱或沙发旁边。原因是:当塌陷落在这些物体上时,三角形的空间可以让人们生存或减少伤害。

➤真相

“生命三角生存法”并不可靠。因为房屋受到地震波冲击时,可能会向各个方向晃动,其倒塌可分为几种类型:平顶倒塌、墙体倒塌、墙体向内倒塌、屋顶M形向下弯曲等。在观察地震遗址时,虽然我们可以发现,在某些地点确实存在类似的“三角形空间”。然而,当地震发生时,人们无法提前知道地震的方式和倒塌的方向,也无法知道所谓的三角形“生存空间”会在哪里。

地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少勰告诉记者,这个“生命三角”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一些你原本期望支撑的床、桌子、汽车等支撑物“三角”将无法在地震中幸存下来。他们可能很快就会摔倒、被压碎或滑到其他地方。另外,在“生命三角”形成之前,你可能已经被各种飞来的碎片所伤害。

10、吃蝉蛹真的是“大补”吗?

➤谣言

近日,有报道称,厦门一青年认为蝉蛹是滋补佳品,外出就餐时点了炸蝉蛹。吃完后,他受惊倒地,被送往医院救治。

➤真相

蝉蛹,俗称暴龙、结腊猴、爬猴、节肢龟、雷震子,是东北、华北等北方地区常见的昆虫。蝉蛹的蛋白质含量非常丰富。每100克蝉蛹的蛋白质含量高达68克。这是否意味着,服用蝉蛹可以成为人们的“大补品”呢?

事实上,蝉蛹中充足的蛋白质并不能等同于营养价值,因为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其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结构比例。蝉蛹虽然含有多种氨基酸,但不含人体必需的色氨酸和蛋氨酸,这大大降低了蝉蛹的营养价值。此外,蝉蛹还含有铁、锌、锰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但由于铁含量较高,铁与锌的比例不合适,直接影响人体的吸收效果,因此不能作为补充矿物质。主要食物来源。

那么为什么吃蝉蛹会引起休克呢?这是因为报道中的“家伙”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蝉蛹过敏。蝉蛹所含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都是大分子物质,属于异种蛋白质。摄入后,大量组胺会进入血液,引起体内过敏反应。严重过敏会对人体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心血管系统等多个器官造成损害。最危险的是过敏反应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导致血压下降。如果抢救不及时,甚至可能导致器官衰竭、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11、葡萄上的白霜是农药吗?

➤谣言

“葡萄上的霜一定要洗掉,这是农药,吃了会中毒。”近期,网络上流传“葡萄白霜有毒”的多种版本。这是真的吗?

➤真相

葡萄上的白霜是自然生长的。它是葡萄本身分泌的一种糖醇物质。俗称果粉,无毒无害。不仅葡萄分泌果粉,李子、蓝莓、李子等许多水果的表面也含有这种物质。

另外,葡萄上的白霜非常脆弱,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很容易被擦掉。因此,白霜越多,葡萄就越新鲜。

以上内容节选自蝌蚪职员、光明网、北京科技报、北京晚报、上海网络辟谣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每月科学流言榜:西瓜 400 天不腐烂是喷了防腐剂?真相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