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创响中国首站活动在成都高新区菁蓉汇启动,助力企业发展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1日讯 创新引领发展。今年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更多社会主体创新创业,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3月20日,2019“创造中国”活动第一站在成都高新区景融汇启动。活动现场,成都高新区正式发布“京融汇鹰计划”,并公布了第一阶段认定的228家鹰企业名单。中国科协、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高新区相关领导为企业代表颁发了证书,并兑现了5万元奖励。
“此次推出的‘晶融汇鹰计划’是我们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的核心内涵。”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规划将为企业全生命周期不同成长阶段精准匹配要素资源。 ,助力企业发展;实施创新服务行动,鼓励新型创新创业企业设立。建立“鹰企”培育库,提供精准政策支持和市场化专业服务,全面支持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形成领先技术水平,培育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企业可实现集群式提质增效。从完善产业生态的角度看,可以链式带动创业就业,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版。
“年初看到成都高新区下发的雏鹰计划相关通知后,我们公司就开始准备材料。”作为一家成立仅三年的初创企业,成都云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入选首批雏鹰企业名单。该公司申请项目负责人赵晓霞告诉记者,雏鹰计划提供的支持和补贴是实实在在的帮助。 “除了鹰计划之外,成都高新区在营商环境营造、政策支持等方面也对我们的快速成长非常有利。”
当前,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产业培育作为成都的产业主阵地,被成都高新区提升到“生命线工程”的战略高度。
https://pic.rmb.bdstatic.com/9710cd549526e461b446e34b4cd36b5c.jpeg
据了解,去年全国“大众创业、创业周”活动后,成都高新区召开产业培育大会,提出进一步深化产业培育机制,加快培育种子期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平台。以生态龙头企业为重点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将推动新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
“晶融汇雏鹰计划”是产业培育大会的后续项目。方案提出,对首批认定的种子期鹰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5万元;支持初创企业成长为鹰企业;对评价认定的优质企业,给予最高50万元一次性启动资金,并给予200元。三年租金补贴最高在一平方米以内,单价不超过每月每平方米40元。
同时,对首次被认定为一年爆发式增长、三年高复合增长、五年持续增长的瞪羚企业,给予企业管理团队一次性10万元奖励。分别为人民币、20万元、30万元;对认定为瞪羚企业的,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励;对潜在独角兽企业和首次认定的独角兽企业,分别给予企业管理团队一次性奖励30万元和100万元;潜在独角兽企业和独角兽企业营业收入首次达到5亿元、10亿元,对企业管理团队分别给予10万元、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首家认定的平台生态龙头企业,给予企业管理团队200万元、1万元的一次性奖励,支持平台生态龙头企业的产业整合。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高新区和西部地区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都高新区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这里的创业生态系统日趋完善。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有孵化载体93个,总面积430万平方米;科技中介服务机构321家,股权投资机构602家,金融机构1055家。 2016年至2018年,全区共有新技术创新创业企业2.5万家,融资总额16亿元。
https://img.36krcdn.com/hsossms/20241025/v2_9aa0a6ae0387401b996510522479efac@10967883_oswg826338oswg1800oswg1200_img_jpg?x-oss-process=image/quality,q_90/format,jpg/interlace,1/format,jpg/interlace,1
“我们将围绕‘晶融汇鹰计划’,打造线上培育精准孵化服务体系。”成都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打造“连接创新链、融入产业链、对接资本链、提升服务”的体系。链、优化空间链”高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构建智慧园区+孵化培育网络服务平台+工业地理电子地图、企业成长评价体系“1+1+2”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精准有效服务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升级版。
“‘创造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品牌、一个事件,更重要的是吸引技术、人才、资本、平台等要素高度集聚,形成创新创业的区域合力。”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启动“京融汇雏鹰计划”,加速集聚成都海归、学者、创客、海归“四大群体”人才,提升产业竞争力加快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到2021年,成都高新区将拥有20个国家级创新创业载体,孵化载体总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米;1500家鹰企业、150家羚羊企业、10家独角兽企业和5家领先的平台生态企业;创建了1500多家新“四校”人才创业公司,创业创造了10万个就业岗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