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1-19 17:27:47

白骨精为何劳烦齐天大圣连打三遍?尸魔三戏唐三藏的隐喻揭秘

与其他拥有浩瀚魔力的怪物相比,白骨魔这个山中的死骷髅,并不是那么强大的怪物。第一,她没有武器,影视作品中挥舞的双剑在小说中也没有出现;第二,她的神通有限,只化了三个人物,都被悟空识破了;第三,她没有下属。 ,没有伙伴,没有无数的小恶魔;第四,她的地盘也很小,她说道:“这些和尚,他们走得快点,如果他们翻过这座山,再往西走四十里,他们就不再受我的管辖了。” “第五,她的能力还差得远,小说里说她最后是被悟空打死的。”大圣棍起身,打败了妖魔,然后气场被斩断了。根本没有反抗的力量。

他这么孤独的鬼,何必让孙悟空连打三遍呢?其实这是一个比喻。

本章名为《唐三藏尸妖三戏》。尸魔是什么?就是孙悟空被银角泰山王碾压,导致“三尸神炸裂,七窍爆红”的《三尸神》。道教经典对这三位尸神有不同的名称。如《太上三尸九虫保命经》中说,上尸名彭初,中尸名彭初,下尸名彭吉。它们是追求永生的障碍。 《上老君说长清净妙经》说,人体内住着三尸。上尸喜华饰,中尸喜品味,下尸喜色欲。想要修仙,必须先杀三尸。白骨精三击,就是这个修炼过程的隐喻。

《太上三尸钟经》说,三尸督查人过失,常欲使人早死。每当人在庚申日睡觉的时候,他们三人都会到天庭报告人的罪过,减少人的寿命。相传编撰《云集七卷》并通读道教经典的张俊芳发现了这个秘密。庚申每天不眠不休,终于在白天修成仙体飞升。后来,他的一个弟子梦见张君芳告诉他,因为他领悟了三尸的奥秘,所以天帝特意封他为弟子的下尸神。

这个故事虽然颇具讽刺意味,但却揭示了在求仙求道过程中驱除尸妖、杀死三尸的重要性。大藏经西天求经,孙悟空就是这一伟大事业的“神猿”。因此,孙悟空三战白骨魔,具有独特的立身修身的隐喻意义。

三打白骨精比喻的修炼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白骨精在宋元时期的《大唐三藏诗》中就已出现,但原型是“火雷澳”处的白虎精。白虎精的外貌与三打白骨精故事中的前十几类似,化身为一位年轻美丽的少女:

山后,只见云雾飘落,雨丝飘落;云雾之中,有一个白衣女子,身穿白袍,腰间白裙,手捧白牡丹,面如白莲,手指如玉。 。

当她被猴行者发现后:

他张嘴大叫,顿时脸上龟裂皱纹,爪子牙齿外露,尾巴摇晃,摇头晃脑。他有五英尺长。当他醒来时,满山都是白虎。

最后,猴行者把它变成了一块大石头,放进了它的肚子里。白虎精吐不出来,肚子被撕破了七个洞,流血而死。

在小说《西游记》中至今仍能找到“白虎精神”的踪迹。你还记得白骨魔出没的那座山的名字吗?她第一次变了,变成了一个送外卖的漂亮女孩。她对唐僧说:“此山名白虎岭,蛇兽畏惧。”她还说:“我丈夫在山北的山谷里,领着几个客人在锄地。”一切线索都指向霍通傲身上的白虎精魂。

元代著名画家王振鹏画了一套佛经图,被日本学者命名为“唐僧佛经图集”。本相册共有36张图片,每张图片都讲述一个故事。里面的故事很多,不仅不同于《西游记》小说中的故事,也不同于《西游记》小说之前流传的小说、诗歌、戏剧、笔记中的故事。 。一切都不同。唯一一张出现猴子的照片的标题是《玉肌小姐》。很多学者推测,这幅画描绘的故事是小说《西游记》中白骨精的故事,或者是《三藏求经诗》中白虎精的故事。

《封神演义》中,有一个不幸的石姬皇后,被刚出生的哪吒欺负,用箭射死了自己的徒弟;她被护短的太乙真人用九龙神火罩活活烧死,露出了本来面目。这是一块石头,可以变成精美的东西。我一直怀疑这两个怪物是由同一个怪物进化而来的。为什么这么说?首先,玉也是石头,“吉”和“吉”读音相同,形状也相似。玉姬夫人和诗姬皇后有没有可能是不同故事中的同一人物?其次,在孙悟空故事的形成过程中,很多情节借鉴了较早形成且已经在演变的二郎神故事和哪吒故事。哪吒降临石济娘娘,悟空三战白骨精,可能都是同一个故事。目前还不清楚故事将如何发展。第三,如果你读过《封神演义》,请回想一下,世济皇后住在哪里?骷髅山骨洞!

很难说草蛇灰线是同源还是巧合。然而,太乙真人却是十二金仙中第一个杀死并烧死诗姬皇后的人。他在向世济皇后投降时,明确提到了斩尸的做法:

因为我一千五百年没有斩过三尸,触犯了杀生禁忌,所以我投生到人间,必须征服、杀戮,才能完成这场劫难。

可见,烧死石基女皇,烧死三打白骨精,才是仙族渡劫的唯一出路。至于隐喻意义是否能够被理解,或者是否能够被识别,就需要读者仔细思考清楚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白骨精为何劳烦齐天大圣连打三遍?尸魔三戏唐三藏的隐喻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