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1-20 05:10:11

嫦娥四号携玉兔二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棉花种子发芽证明月球孕育生命的可能性

对星空奥秘的向往一直深埋在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而我国的科研人员也在航天事业上不断进步。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这是全人类第一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

这次探月行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玉兔二号”发现了月幔的主要成分——橄榄石,验证了很多专家的猜测。

不仅如此,“嫦娥四号”着陆器还携带了一件设备——科学有效载荷,里面装有棉花、油菜籽、土豆、拟南芥、果蝇、酵母以及密封的空气和水。它将携带一个微型实验场从地球带到月球。

1月5日晚上,棉花种子发芽了,证明如果我们能在月球上建立一个舒适的环境,生命是可能的。

科普载荷内的棉花种子成功发芽

这次行动的背后有一群设计师,他们是航天五院的总指挥部。

深空探测航天器系统总体设计团队

陈向东,负责嫦娥四号总装设计;

被誉为“嫦娥四号”“发动机”、“贴身医生”的徐映桥参与了“嫦娥四号”整体推力控制设计;

杨梅,参与了“嫦娥四号”着陆器的总体设计,是“嫦娥四号”的“旅行策划师”;

彭松,参与“嫦娥四号”巡检装置设计,曾任“玉兔二号”“遥控驾驶员”;

文波参与了“嫦娥四号”月球车的设计和研制,并担任“玉兔二号”的导航员。

正是他们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才使这次任务取得了成功。

https://n.sinaimg.cn/sinakd20240626s/536/w662h1474/20240626/00db-1589d5ab08ec55e070bb54f3ccd1bb3a.jpg

“嫦娥四号”发射前期必须要做好非常周密的计划。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嫦娥四号的着陆点。月球背面布满陨石坑,可供选择的区域很少,选址极其困难。

设计团队查阅了大量资料,利用了“嫦娥二号”月球沉降图像的一些结果以及国外的一些科学探测成果,结合科学探测目标,最终选择降落在一个名为“冯·卡门”的撞击体上在艾特肯盆地。坑。

月球上的冯·卡门陨石坑

着陆区选定后,工作就是围绕着陆区进行一切设计和验证工作,如何实现轻型着陆,如何实现可靠分离,如何实现顺利巡逻。

团队对整个动力下降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找出了关键环节,然后力争通过地面验证实现这些环节的全地面覆盖。

这次探月计划选择的着陆地点是月球背面,这是人类探测器从未到过的地方。它充满了太多的未知和不确定性。设计团队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

在此过程中,团队进行了多次实验测试、验证和改进,确保了方案的有效性。

嫦娥四号探测器功率下降过程示意图

“嫦娥四号”探月之旅背后有很多复杂的细节。据杨梅统计,从发射到着陆,除去两辆车在月面分离的情况,团队总共下达了近6000条指令,同时还有大量的前期策划工作。 ,包括指令验证准备等。

经过广泛的前期研究和反复试验,“嫦娥四号”终于飞向月球。

着陆器着陆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拍照。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被称为“两个设备之间的相互拍照”。着陆器与流动站互拍的定义是着陆器利用地形相机对流动站有国旗的侧面进行成像并拍摄全景照片。那么流动站对着陆器成像定义为流动站利用其上的前景相机对着陆器和国旗进行成像,最后两台仪器互相拍照的过程。

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月球车互拍照

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4%2F1012%2Ffff5b12ej00sl8n0h000nd000hs00alg.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它标志着着陆器在月球表面安全着陆,也标志着嫦娥四号探月工程取得阶段性胜利。

嫦娥四号着陆器在着陆点南侧拍摄的月球背面图像,月球车将沿着该方向前往月球表面。

接下来是科学探索阶段。

现阶段,“遥控驾驶员”彭松利用中继卫星“鹊桥”遥控“玉兔二号”。

人不在车内,无法直观感受周围环境,使得远距离控制变得非常复杂。他们只能将巡逻车上的摄像头传回的二维照片还原到三维地形,并据此评估坑是否可以穿越、石头是否可以压碎。

玉兔二号行走至A点被着陆器监控摄像头C捕捉到

至此,“玉兔二号”已行驶到月球后方200多米处。

虽然看起来走得并不快,但每一步都踏实稳健,一步一个脚印,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中国的足迹。

与“嫦娥四号”着陆器一样,“玉兔二号”月球车在进入太空之前也需要进行大量的测试,分为内部外场测试和外部外场测试。

现场测试主要是考核性能指标。首先,为了模拟月球上的照明条件,团队在整面墙上安装了数百个灯。室内温度远高于北京夏季的最高气温。

其次,他们还需要模拟月球土壤和月球尘埃。他们使用一种比 PM2.5 颗粒细得多的火山灰。它可以通过皮肤、眼睛的粘膜直接进入人体。内部环境很艰难,外部考验也是如此。

该实验在敦煌附近的一片无人居住的沙漠中进行。他们住在活动板房里,吃饭的时候就受风吹沙。虽然条件很差,但大家的积极性很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每个人都为这个使命付出了很多努力。在队员们心里,他们已经把“嫦娥”系列探测器视为自己的女儿,卫星发射就像是送女儿远嫁。

在这些探月工程师的努力下,“小兔子”能够成功送上月球,全人类探索宇宙的梦想能够一步步成为现实,让中国创新之船、中国之船精神才能继续乘风破浪。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嫦娥四号携玉兔二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棉花种子发芽证明月球孕育生命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