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 元出头飞济州岛,1200 元住海边度假酒店 5 晚!囤购旅游产品需注意使用条款
只需300多块钱就可以飞到济州岛; 1200元可以住海边度假酒店5晚……提前一年购买机票真的能“储备旅行”吗?
相关人士提醒您,在备货打折商品时,应充分了解自己的需求,并留意使用条款。
阅读技巧
价格合适时,提前购买机票、车票、住宿等,有利于节省出行费用,消费者可以感受到省钱的快乐。但一些低价购买的旅游产品使用条款不明确,影响了旅游体验。
“春节和父母去了巴厘岛,3月份抽了个周末去了济州岛,清明节假期计划去越南,五一去巴拉望岛潜水,端午节去新加坡潜水,印尼中秋节“去西班牙”。新年伊始,于曼今年的假期出行行程已经排得差不多了。她告诉记者,她去年在航空公司打折促销期间购买了这些地方的往返机票,总共花费了1.2万元。 “如果临近假期买的话,肯定会比这个价格更多。”
和于曼一样,越来越多的旅游爱好者正在选择“旅行囤货”的消费模式,即提前预订机票、车票、住宿等,然后在选择旅行机会之前囤积起来。某平台发布的《2023年“旅行备货”报告》显示,2023年消费者“旅行备货”规模较2022年同期增长一倍以上。2023年“双11”期间,后囤积度假旅游产品的95后、00后消费者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3倍以上2022 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价格优惠、有效期长、出行前可随时返程等优势,让不少人爱上了“囤积旅游”。但同时,临时涨价、出行限制、不确定性等也很容易影响“囤积出行”消费者的出行体验。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分析研究所所长张阳表示,消费者在备货旅游产品时,应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类,避免冲动购买,充分了解使用条款,保障安全。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在“囤积旅行”中感受省钱的快乐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cf1b9d16fdfaaf5160524f7b8e5494eef11f7a45
于曼是一位资深旅游爱好者。由于年假时间比较确定,她通常会在价格合适的时候提前购买旅游产品。 “当你看到相关介绍时,大概就能知道这个产品是否值得购买。比如,为了抢客,有的航空公司进行强力促销,只需300多块钱就可以飞到济州岛;还有去马尔代夫旅游,酒店价格比平时便宜了5000多元,很合适。”
除了航空公司、酒店销售的折扣机票外,不少人还通过旅游平台或直播间购买合适的套餐产品和门票。 “很多优惠都是即时的,下次直播的价格可能不一样,遇到这种情况我就先买。”由于放假时间无法完全确定,王静通常会选择长期有效,下单时可以随时使用。确认行程后取消或预订套票。
张扬告诉《工人日报》记者,过去,旅游被认为是即时消费产品。 “囤货旅游”使旅游产品从眼前的产品转变为未来可以变现的产品,从而改善了生产方式、客户管理、库存管理等带来变化。
“囤积旅行”并不只限于长途旅行。喜欢周末出游的王琪,喜欢囤各种门票。 “比如上海迪士尼乐园、北京环球影城、河南洛阳老君山等地的门票,我每年滑雪季前都会买早鸟票。虽然这些门票价格没有多大折扣,但我却得到了省钱的快乐。 ”
部分产品使用条款不明确,影响体验。
事实上,“旅行囤货”的旅行并不总是一种愉快的经历。一些低价购买的旅游产品会出现使用条款不明确的情况,影响消费者的旅游体验。
2022年底,已经退休的李女士和同伴通过某平台以199元购买了三峡之旅,计划2023年底出发。出发前,李女士记得她花399元买了一张20条线路的旅游卡,其中包括湖北的一些景点,她想趁这个机会去参观一下。
“到了之后才发现,这张旅游卡上的不同省份的旅游景点都是固定游览时间的,不能全天使用。”李女士直言,自己在直播间下单时很着急,觉得很便宜。没想到,限制竟然这么多。当时,已经身在湖北的李女士无奈,只能重新安排行程。
https://bkimg.cdn.bcebos.com/pic/0824ab18972bd407d1721d3979899e510eb309b9
“很多消费者在看旅游产品时,不会仔细看细则。我曾经花9.9元买了一张百元代金券,以为自己捡到了大便宜,注销后才发现,只能当天就可以使用。”于曼告诉记者。
“囤积旅游”仍存在一些不确定风险。 2023年3月,于曼购买了10月份飞往欧洲的机票。正当她期待一次美好的旅行时,出发前同伴的签证材料出现问题,她的签证也被取消。 “如果不去的话,我们就损失7000多块钱了。还好,出发前一天就拿到了签证。但因为不确定是否能成行,所以没有订酒店提前预订,这使得我们降落的酒店贵了很多。”
充分了解需求,避免冲动消费
价格好就意味着产品质量差吗?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低价产品的配置其实并不低。 2022年“双11”,王晶在直播间拿到了一张海南万宁海滨度假酒店的优惠机票。 “5晚才1200元,还送了一些冲浪券,我是第二年3月去海南的。”生日时用的,整体旅行体验还是不错的。也许商家是想给它一个好评。 ”
一些价格优惠、随时退款的旅游产品让消费者更容易做出购买决定。王静提前购买的所有旅游产品订单中,约有一半因各种原因未能履行,不得不退款,但她说:“我还是会用这种方式,因为太划算了。”
“‘囤积旅行’增加了旅行的灵活性,不仅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供需双方的成本,因此受到市场的青睐。”张杨表示,为了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旅游体验,产品方一是了解游客需求,推出更加灵活、可靠、品质有保证的产品;二是充分展示和告知产品的使用条款,不模糊关键信息。这次,平台还要做好供应商管理,及时将游客的评价反馈给供应商,帮助他们优化产品。
张扬还提醒消费者,购买旅游产品时,应充分了解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品类,避免冲动消费。同时,您应充分了解使用条款,遇到问题时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您的权益。 (记者安艳静)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