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技师必知:如何正确识别患者身份并保护其隐私
注:为了增加手机阅读的可读性,引用研究结果的文献参考文献已被删除。仅保留英文术语缩写,文章略有删除。如果需要进一步阅读,请查看原始文献。在放射治疗工作中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您是否曾问过您的患者这个问题?
“你是张山?”
如果你曾经问过,
建议改为“你叫什么名字?”
【概括】
目的正确识别放疗患者,确保放疗安全可靠。
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放射治疗手术的技术人员,通过四步计划、实施、验证和行动(PDCA)方法,提高患者身份验证的准确性和患者隐私保护的满意度。
结果 经过4个月的PDCA周期,患者身份验证通过率由周期前的88.17%提升至周期后的99.07%,患者隐私保护满意度也由周期前的52.69%提升至周期后的98.15% 。经过放疗前四个月的患者识别,放疗患者识别准确率达到100%,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结论 通过优化放疗前患者身份验证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放疗患者安全和放疗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隐私。
介绍
放疗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放疗安全、有效的关键。
放射治疗患者识别是放射治疗中极其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患者身份识别是医疗机构联合认证委员会制定的国际患者安全管理目标的目标之一。
利用患者姓名和住院号进行基本身份确认,是患者安全有效接受放疗、医疗安全的基本保障。
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是放疗技术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但在实际放疗工作中,可能会因为重复姓名或考虑到患者治疗的急切程度等原因,不严格执行核对制度,从而可能导致误照或误照的情况发生。 。
本研究采用计划、实施、验证和行动(PDCA)循环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找出实施缺陷的关键原因,优化身份验证流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1、评选标准:
工作人员需具有大型医疗设备上岗证、放射工作人员证、能完成放射治疗技术操作的人员;自愿参加本研究的放射治疗患者。
放疗患者需仔细阅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分组对象:
https://pic3.zhimg.com/v2-b1b17c3338ca80a998ee7bccba400376_r.jpg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7月我院符合研究条件的13名工作人员和403名放疗患者。
三、研究方法
(1)成立患者身份核实小组:放疗技术组负责人担任组长,放疗定位组、体格规划组、放疗技术组、放疗护理组各1人将被选为质量控制员。项目总体负责人为放疗科主任,肿瘤中心主任担任项目指导老师。每个月,质量控制人员都会制定评估标准,并对放疗前的患者身份验证步骤进行不定期检查。
(2) 患者身份验证的三个步骤:
①放射治疗身份证。工作人员必须为每位患者制作个人放疗患者身份证。身份证包括姓名、住院号、放疗条码、放疗号。
②直接询问患者姓名,不引导患者说出姓名,并与放疗单、放疗体模上的姓名核对。
(3)技术人员核对复核、准确定位:重新核对放疗单上患者头部及体位照片。患者的第一次治疗需要主管放射治疗师、物理师和技术员一起在场,验证患者第一次放射治疗的体位。并签字确认。然后技术人员在放疗网络上核对患者的放疗订单以及将要执行放疗计划的人员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然后进行放疗。未遵守某一步骤或发生1次≥4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视为不合格。核查组每月汇总部门质控组的检验数据,统计合格率。
(4)存在问题分析:2014年4月的调查结果显示,放疗患者的识别方式只有两种:姓名和院号。没有直观的图像识别。直呼放疗患者的名字并不能有效保护患者隐私。只有53.64%的癌症放疗患者对其隐私保护感到满意。
目前验证组会议分析存在主要问题:
①患者身份管理不规范,放疗技术人员未能充分掌握患者身份信息,流程不规范;
②放疗时直呼患者姓名不利于保护患者隐私。
(5)制定整改方案:核查组成员参考国际患者安全管理目标和我院相关制度,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明确身份核查的意义,确定患者身份核查的内容和方法,并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和验证。过程。
①规范肿瘤放疗患者的隐私保护:放疗技术人员在患者的放疗卡上安排不同的放疗号码,通过呼叫放疗号码将患者带入放疗室。
②完善患者身份识别流程:放疗患者在放疗前将放疗卡交给放疗技术人员。放疗技术人员检查放疗单上患者的头部照片和体位照片后,与患者一起进入治疗室。技术人员询问患者姓名或住院号。当信息与患者的治疗体模匹配后,就开始精确定位。定位完成后,两名技术人员其中一名大声读出放疗单上的患者姓名和住院号,另一名技术人员在放疗网络上查看放疗计划信息。如果匹配,则进行放射治疗,并完成身份验证。特殊情况下,患者不具备正常沟通能力的,将通过回答家属或陪同人员的问题来完成核实。放疗患者身份验证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放疗患者身份验证流程图
③患者放疗卡管理:放疗卡是患者的一种标识。它通常由患者携带。若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可由患者家属携带妥善保管。放疗卡上包含患者姓名、住院号、放疗条码信息。特殊患者,如传染病患者、有跌倒风险的患者等,需要在腕带放疗卡上进行特殊标识。传染病患者(如肺结核、HIV阳性等)应在腕带放疗卡上贴上红点标识;有跌倒风险的患者应在腕带放疗卡上贴上黄点标志。
④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耐心对每位放疗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放疗卡的重要性,取得其信任与配合。制作一张“为了您的安全,请随身携带放疗卡”的温馨提醒卡,贴在患者容易看到的墙上。在部门教育板上张贴佩戴腕带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
4、评价方法:
2014年4月至7月,每月随机对放疗患者进行放疗前身份核验,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患者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满意度。
所有评估均采用验证组制定的评估标准进行。通过率=合格患者数/检查总数×100%,隐私保护满意率=满意患者数/检查总数×100%。
结果
https://t15.baidu.com/it/u=4281324882,3901005524&fm=225&app=113&f=JPEG?w=843&h=1498&s=7903689E00CABCEA0A2F90C20300F0DA
2014年4月至7月放疗前患者身份验证通过率和隐私保护满意度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4月至7月两者均逐渐上升。 ,
表1 患者身份验证通过率和患者隐私保护满意率(%)
讨论
本研究发现,放疗患者身份核验的主要原因是身份核验制度不完善。
核查组采取完善放疗患者多重或多重身份核查流程、规范患者放疗卡管理、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放疗安全意识教育等措施。经过4个月的PDCA周期,患者身份验证通过率逐渐提高,放疗准确率100%;特别是在第一次治疗前核实患者位置时,监督医师、物理师和技术人员在场,大大提高了放疗患者的安全性,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也大大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提升。
因此,采用PDCA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可以提高放疗前患者身份验证的通过率和患者隐私保护的满意度。
提高医疗技术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可以保证正确操作,有利于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之前,该课题组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1)技术人员在进行患者身份核验时,会自觉引导患者回答姓名、住院号码,容易导致患者对此反应产生反感,无法准确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信息;
(二)由于身份核对多样、多重,技术人员为了完成班组工作,简化核对程序,忽视核对环节,将身份核对流程流于形式;
(3)部分患者对放疗卡用途认识不正确,认为没有必要佩戴放疗卡或不应该全程佩戴放疗卡,说明医务人员对放疗卡宣传教育不足和身份验证;
(四)对于特殊患者,我们还强调以下几方面的落实:
① 禁止执行口头医嘱,禁止无治疗卡进行放射治疗操作;
②部门质量控制员每月进行监控检查,并进行反馈和提醒;
③严格执行核验制度,对放疗卡标识的使用实施管理,使患者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正确识别自己的身份,特别是重症或沟通障碍患者;
④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取得积极配合和配合。
总之,通过优化放疗前患者身份验证的工作流程,可以提高放疗患者的安全和放疗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隐私。
参考
轻微地
--- -结尾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