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北方一流城市环境,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
河北新闻网(河北日报记者 邢云 通讯员 穆红旭)2022年,邢台将建设与管理并重、整改完善,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突出书写绿色发展美丽的文章。目前,8大类重点城市建设任务(项目)35个,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北方一流”城市环境。努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铺就兴乡绿色生态底色
去年,邢台城管局实施了一系列拓展空间、提升质量的重大工程和举措。规划建设城区“十园八街”工程,新建城区公园10个,完善城区8条街道绿化。 ,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成为现实。
邢台明确,今年力争成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进一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北方一流”城市环境。市城管局高标准规划的35个重点任务(项目)中,不少是增绿增色措施。
——奋力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新印发的四类18项指标,进一步明确创建方案,积极谋划绿化工程,查漏补缺。 ,并弥补不足。计划在全市新增乔木12.9万株、灌木73万株,打造“生态修复、绿化充足、公园覆盖全、绿道成环、绿线严控”的具有邢台特色的生态园林体系。
——加大公园、街道、绿地建设。打造“五园八街五绿地”,即在市区新建3个袖珍公园,五一前开放七里河体育公园,积极推进节水型公园建设;进行绿化;改造提升中华街与文苑路交叉口西北角等5个街角绿地。
——推进一批绿化工程建设。推进滨江路以西、百泉大道以南、七里河北滨河观光路以北一批绿化工程。
“让更多的生态效益惠及百姓!”邢台市城管局园林中心党委副书记李力表示,将按照完善功能、增添绿化色彩、打造精品的思路,实施一系列绿化工程,使群众能真切感受到“幸福来敲门”的喜悦。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31123/d059c3df0c3d4d229b42de594fcec901.jpeg
大力补齐城市短板,提高城市承载能力
除了大力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外,邢台市城市管理部门还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最迫切的诉求,积极落实各项民生大事。
今年,邢台市将继续实施排涝防涝修复工程,加快牛尾河(花园社区东墙—京广铁路)路段拓宽改造和尾寨河过境处箱涵改造提高京广铁路行洪能力。市区多处雨水泵站进行升级改造,缓解强降雨后积水问题。
大力实施道路桥梁新建和改造工程,改造提升公园东街、中华街、八一路等7条道路和便道,改善市民出行环境。同时,按照以旧换新的原则,对中心城区新建或未照明的小街道安装路灯,对城区存在安全隐患、容量不足的变压器进行新建、扩建和升级改造。确保主次干道照明率达到99%。上方及后街巷照明率均达到95%以上,进一步照亮了人们回家的路。
同时,今年,全市将新增20个装配式公厕,改造升级151个固定公厕,城市公厕保持24小时开放。继续巩固城市道路环境卫生管理成效,督促各县(市、区)全面提高洗车、机扫作业水平,实现清洁城市全覆盖,让清洁成为城市靓丽名片。全市新增停车设施15800个。建设时重点关注城市中心区域,特别是大型超市、医院、车站、学校等公共建筑附近,解决市民停车问题。
“群众无小事,必须坚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导向。”邢台市城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康献芳表示,城市管理系统必须围绕“群众最渴望、最需要发展、最难解决的问题”。创造性地工作,进一步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深化精细化城市管理 擦亮城市靓丽名片
https://mposs.bjnews.com.cn/2024/08/05/3517228431827150004_b3252c2db2e8292186483952ef3e6a0b.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m_lfit,w_800/quality,q_80
早上6点,天刚刚亮。邢台市城管局执法支队队员李孟祥早已把守在园街早市门口。 “每天早上6点,我们准时在园街早市进行治理工作,防止早市摊位外溢影响周边城市秩序。”
邢台街头,城管队员24小时巡逻执法。市城管执法局去年启动24小时“不间断”联防联查工作机制以来,先后解决夜间火灾、救助落水人员等紧急险情事件。清晨的水。
具体来说,邢台市城管部门整合多部门职责,构建“1+9+1”管理模式。领导小组办公室发挥领导作用。市城管局所属9家成员单位按照各自职责组建专门小组。开展夜间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问题。同时,建立公安执法保障机制,为联防联查工作提供保障。
“‘不封闭’工作机制,让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城市管理要素、每一个与市民密切相关的问题,都能24小时得到管理。”邢台市联防联查“不封闭”机制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焕强说。今年,市城管局联防联查“不封城”工作将继续在制度化、规范化上下功夫,打造具有邢台特色的城市管护新模式。
此外,邢台市城管局还将结合“四化”示范示范街创建,对流动摊位、店外陈列、占道作业、广告牌匾等进行持续、高标准、常态化的综合整治。 ……,进一步规范市容空间。环境。明确,今年全市主城区至少建设1条跨区“四化”示范街,每个县(市、区)改造升级至少3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