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读后感:天才的陨落,教育体系的反思
读《商仲永》后的感想(总15篇)读完一本书后你的结论是什么?这个时候,有必要写一篇读后感言!那么如何写出一篇好的评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仲永》评述。欢迎您学习、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商仲永》后的感想1
记得初中的时候,看过一篇文章,叫《伤中庸》。据说仲永非常聪明。虽然他是农民,从未接触过诗歌,但有一天他突然想写诗,而且写得很好。其父带他“日盘仲永拜其家四方”。最后,由于天才没有得到及时的学习机会,他最终成为了凡人。
我以前以为仲永好好学习,天才不学习就会变成凡人。我们凡人固然应该更加努力学习,但现在读完这篇文章我有了新的想法。 1 这难道不是一个国家的悲剧吗?如果国家能够建立健全的教育体系,就不会有像中庸那样的遗憾。至少他可以接受义务教育,发掘自己的才能,不被父亲耽误。 2 我认为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一生的价值取向,因为毕竟一个人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父母的教育观念和生活习惯都会极大地影响孩子。
所以我在这里提出一个假设。中国的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并不是很成功。很大的原因就是家庭和父母的素质不高。
读《商仲永》后的感想2
以前,我一直认为一个人的才华和智慧就意味着他的未来将是不可限量的。直到读了《伤仲永》这个故事,我才意识到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同时也为仲永感到难过。一个具有圣人天赋的人,因为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而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当我读到“方仲永五岁时,未曾见过笔墨纸砚,一日忽求此物,作诗四首,自名”时,我不禁震惊。一个年仅五岁的男子,连书房四宝都没有。我以前见过,暂且不谈,提笔写下四行诗吧。这不是天才吗!想想这个。一种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当我读到故事的结尾时,我才知道,仲永的诗写得不好并不是一时的错误,而是他的才华消失了,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可惜了,可惜了!
读完这个故事,我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方仲永为何从“天才”变成了“庸人”?我想了很久才意识到教育是多么重要。
今天,在方中勇的分析中,我更加了解了自己。虽然我不是神童,但我出生在这个不平凡的时代。在党的关怀、老师的爱护、父母的爱护下,我们树立了神童的形象。志存高远,扬起勤奋的风帆!
读《商仲永》后的感想3
我们中国人的一个特点就是喜欢把事情一分为二。比如,我们把天赋和后天的教育完全分开,水火不相容。事实上,它们不是,它们可以很常见。
王安石的《商仲永》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首著名诗词,相信大家都会很熟悉。方仲永多么有才华,多么聪明啊!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未接触过笔、墨、纸、砚等书写工具。当他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为这些事情哭了,然后写下了一首文采逻辑极佳的诗。像这样天生聪明的人,真的应该好好学习,让自己在学习中发挥自己的天赋,才不至于浪费自己的资源。但遗憾的是,方仲永的父亲并没有这样做。反而贪图蝇头小利,不让他读书,以至于后来他成了一个普通人。
熟悉教育的人都知道,人类对大脑的开发利用很少!这也说明我们学校教育要完成的任务还是很重要的。学校教育越有效,就越能挖掘人才。两者之间并不矛盾。
我深深地想,如果方仲永这个神童能够受到良好的学校教育,他的才华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世界上恐怕又会出现一个与李白、杜甫齐名的伟大诗人了。
学校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读《商仲永》后的感想4
读完这篇古文,我觉得教育很重要。
这篇古文主要写的是方仲永五岁时突然请求那些书写工具。他的父亲很惊讶,就向邻居借了书写工具。仲永立即写了四行诗,并给诗起了个标题。从此,父亲让他作诗,他立刻就能完成。同县的人都觉得他很奇怪,把他的父亲当做客人一样对待。有人甚至付钱给他写诗。他的父亲不让他读书是为了赚钱。到底忠勇的身价还不如普通人。
我想告诉仲永的父亲:“你的孩子最终不如常人,是因为你没有让他学习,他在原地踏步,而其他人在学习、在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天赋就会褪色。”离开。 !”
古往今来,许多人之所以能够取得不朽的成就,正是因为他们懂得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小时候,王献之的母亲对献之说:“用完三坛水,有点像羲之了。”他听后非常羞愧,决心坚持下去,努力学习。用完了十八坛水,他还是没能写完。还有,毛泽东小时候,父亲不让他读书,让他工作。有一次,父亲发现他又蹲在草堆旁边看书,就让他去上班。他一下子拎了十五袋猪粪。他说:“工作我可以做,但我也想看书。”
让我们接受所受的教育,努力学习,做有用的人。
读《商仲永》后的感想5
读完《商仲永》这个故事,我不禁为文中的仲永感到悲哀。文章中的信息是这样的:五岁时,一个名叫方仲永的孩子突然哭着向父母要书写工具。他立即写了一首诗,并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的文风和寓意都不错。这件事发生后,他的父亲每天都带他去村里走访,并从中受益匪浅,但他从来没有让忠勇了解他所接受的教育。终于,几年后,方仲永的才华消失了,成了一个平庸之人。
方仲永的伟大才华,却被他的父亲这个短视无知的人毁掉了。王安石也在文章中说,方仲永有天赋,但因为不懂得良好的教育,所以最终不如常人。我想这就是杀鸡取卵的后果吧。这位父亲自杀了,“剖开”了方仲永。这只是给父亲带来了短暂的利益,却毁了儿子的一生。
这也告诉我们,无论你有多么有才华,你还是要努力。天才的构成与后天的努力密不可分。
读《商仲永》后的感想6
https://img14.360buyimg.com/pop/jfs/t1/92619/27/34720/94595/64424214Fedc428f7/9217b38dea09a7c9.jpg
今天,我读了一篇寓言,名叫《商仲永》。寓言讽刺方仲永的父亲,因为他毁了方仲永的一切。仲永五岁时,已能写四行诗,并自选题名。这首诗写完后,全乡读书人都传阅了。有人请仲永写一首诗,他立刻就能写出来。村民们都认为他是个天才,有的甚至拿钱养家糊口。
父亲发现自己可以从儿子的才华中受益,于是每天带着儿子去看望老乡,却不让儿子读书。他没想到后天的刻苦学习是成功的基础,结果,仲永成了他急功近利的牺牲品。
通过这个寓言,我懂得了凡事不能急功近利,急功近利会影响你的长远利益,就像杀鸡取卵一样。不能贪图眼前的利益而忘记了长远的利益!虽然别人都说我聪明,但我还有很多缺点,比我聪明的对手还有很多。如果我打败了对手,也打败了自己,我会变得更好!如果我骄傲,我就会失败;如果我努力学习,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永不骄傲,我就会如愿实现我的理想。
读《商仲永》后的感想7
今天我们学习了王安石的一篇古文《商仲永》。读到这篇文章,我感慨万千。讲述了一个天生就有诗歌天赋的孩子,却被贪财的父亲当作“摇钱树”,什么也得不到的故事。明天的教育。因此,他逐渐变成了一个正常人,失去了天赋。
我为仲永感到可怜。这么聪明的孩子,就被这么贪财的父亲毁了。虽然这只是一件事,但却值得深思。大家想一想,这么有天赋、那么聪明的人,如果不接受教育,就只能变成一个普通人了。所以,一个天生天赋不足的人,如果不接受教育,他可能就无法成为一个普通人。所以我在这里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你的天赋有多好,如果你不努力、不努力学习,最终你将一事无成。反之,对于那些天赋相对较差的人来说,只要你肯努力、肯努力,我相信没有什么是困难的。
你害怕自己不如别人有才华吗?如果不努力,就很难成为一个普通人!相信你是最棒的。有了自信,你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则完全取决于你的努力和汗水。
希望不要再发生像钟勇这样的事情,太令人伤心了。
读《商仲永》后的感想8
方仲永,一个年轻有为的青年,二十岁就“迷失在众人面前”!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感到“受伤”。
我“伤害”了无知、贪图蝇头小利的方父。 “不学习”间接杀死了人才。
我“伤害”了终日随波逐流、“访民”的仲永。他“不被接受的人”直接毁掉了他的大好前途。
文章写道,方仲永五岁的时候就是一个神童,但他后来的失落令人遗憾和震惊。俗话说,“不琢玉,不成材”、“不学落后”,无论道理多么明晰——无论一个人的本事多么优秀。先天条件是,如果他不学习、不学习、不努力、不实践,他将一事无成。方仲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方仲永坚定地转变立场,变“不学”为“学”,那就另当别论了,“伤害仲永”、“颂扬仲永”、“向仲永学习”……
我想,如果我是方仲永,我一定会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充实自己,积累知识,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如果我是方中勇,我一定会深知“勤奋导致卓越,贪玩导致浪费”的道理,我会把“99%的勤奋+1%的天才=”作为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即使取得了小小的成功,也不要沾沾自喜,要自立自强,努力学习,这样才能“更上一层楼”。
读了《尚仲永》这篇课文,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是一块玉,我要尽我所能地“雕琢”它,使它成为“器皿”;我是生锈的铁,必须坚持不懈地“打磨”它才能做成。成“针”。
读《商仲永》后的感想9
神童五岁的时候,在“不识书写工具”的情况下,就写了四句诗并自己命名,这并不奇怪。 “它指的是写关于物体的诗的人,他们的文学和科学令人印象深刻。”这位神童就是仲永。
这样的神童,如此光荣,可为什么标题里有“伤”字呢?这是因为故事还没有结束。
由于仲永成了家喻户晓的“童星”,自然要有人“包装”他,于是“城里人大吃一惊,或以钱款待他父亲为客,或向他乞讨”。他的父亲自然很感动,不肯向他学习。于是几年后,仲永就“从大家的视线中消失了”。
这是一场悲剧。不用说,这是悲伤的,因为“父亲对他如此恩惠,仲雍祭拜城里的人,没有让他学习”。不用说,这是悲伤的,因为“城里人奇怪,一时请了他的父亲,或者‘乞讨钱财’让仲永骄傲。仲永本人不想上学。”所有人都看到了这个“神童”的命运。
我们对历史无能为力,只能为历史遗憾,但我们可以改变未来。没读书的人要开始学习,已经开始读书的人要认真学习,认真学习的人要勇攀高峰,勇攀高峰的人才能开创新天地。永远对自己感到满意。如果你稍稍停下来,你就会立即被追上。
天才很少,神童很少,但成功者却很多。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不满足,而且他们一直在学习。
愿这样的“天才悲剧”不再重演。
读《商仲永》后的感想10
读了《商仲永》一文,我明白了: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如果不努力学习,就不可能取得进步。
《伤仲永》一文讲述了:仲永的天赋和理解事物的能力远高于常人。他没见过里面有钢笔和墨水,所以他知道这是用来写字的。四五岁的时候,他就可以不假思索地写诗了。他写的诗很有艺术感,乡里的读书人都觉得不如他。他有一个唯利是图的父亲,要求他写作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学习。到了二十岁的时候,那种灵性就消失了。我想:如果他的父亲没有贪图钱财,中庸将是世界上一个美丽的奇迹!仲永,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诫后人: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如果不努力学习,有一天他就和一个努力学习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
https://gimg2.baidu.com/image_search/src=http%3A%2F%2Fss2.meipian.me%2Fusers%2F48481191%2F13c1dd0399484298be28e06ed6f2fb52.jpeg%3Fmeipian-raw%2Fbucket%2Fivwen%2Fkey%2FdXNlcnMvNDg0ODExOTEvMTNjMWRkMDM5OTQ4NDI5OGJlMjhlMDZlZDZmMmZiNTIuanBlZw%3D%3D%2Fsign%2F6c131121d7f613ca5343b3ff80d65295.jpg&refer=http%3A%2F%2Fss2.meipian.me&app=2002&size=f9999,10000&q=a80&n=0&g=0n&fmt=auto?sec=1734800726&t=19a62ea9c22ea1ee49e6d8d42533ed34
我的小表弟很聪明。每个人都称赞他的聪明才智。叔叔带他去亲戚家,让他说几句好话。我想利用他的聪明才智,不劳而获。我的小表弟晚一年进入小学,基础知识还是很扎实的。小表弟经常充当叔叔的“赚钱工具”,失去了灵性。
聪明人有很多,就看你把聪明用在什么地方。是为了踏踏实实学习,还是为家长们提供的“赚钱工具”?答案当然是前者。后者得到的只是金钱上的利益,而前者得到的是至高无上的精神利益!除了本能的认识之外,维持灵性的方法也离不开父母的支持。
读《商仲永》后的感想11
读完尚仲永的文字后,我为仲永这个具有先天智慧的人感到惋惜。他的父亲和同郡的人是多么无知啊。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天生聪明的孩子。由于父亲的无知,不让他读书,只是为了利益和经济利益,毁掉了一个能够取得成功的人。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和文化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比如仲永,因为他天生聪明,可以为家人挣钱。还因为他的父亲没有受过教育,但却是一个诚实的农民。缺乏长远眼光。如果当时他让仲永去读书,而不是带他去同县人家里。也许未来的利益会比眼前的利益更大。但他的父亲并没有研究这个。这就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和没有知识、文化的人的区别。
人不能依赖先天的智力,必须懂得后天的教育。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有巨大的潜力。一个人即使没有先天优势,只要了解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并努力工作,他也能成功。例如,牛顿童年时身体瘦弱。我在家乡读书时,学习不怎么努力,在班上的学习成绩是二流。但他的兴趣广泛,游戏技巧也比一般孩子高。他平时喜欢制作机械模型,比如风车、水车、日晷等,最终他成为了科学巨人。
这个问题告诉我们,人不能依靠先天优势,而必须懂得后天的教育。
读《商仲永》后的感想12
读完《尚仲永》,一种遗憾和怨恨的感觉油然而生。
忠勇,他不仅是一个天才,更是一个未来的国家栋梁。他天资聪颖,年少能诗。但可惜的是,他已经沦落为“败给所有人”。什么样的问题可以让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小苗归零?罪魁祸首首先是他的父亲。尚仲永年轻时,有了一些成绩就不再读书,开始写诗赚钱。这种贪图小利和无知,导致天才未能及时接受教育,成为“庸人”。这也是对父母的不断告诫,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不要白白浪费孩子的生命。
是的,人才可以带来优势,少走很多弯路。但如果失去了努力,我们就会从头开始,就没有笔直的路了。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伟大的爱迪生曾经说过。人的真正才华不仅靠先天禀赋,更靠后天的教育和训练。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读《商仲永》后的感想13
有些人认为成功来自于先天的资质,而大多数人则认为成功来自于后天的学习和积累。
大家一定都认识方仲永。他是一个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的非凡人才。他五岁就能作诗。但父亲只认为他先天资质足够,不需要后天学习和积累,所以不让他上学。后来,村里人都知道方仲永是个天才,就请方仲永的父亲吃饭,或者给他钱买仲永的诗。方仲永的父亲相信,凭借方仲永的手艺,他可以赚钱。于是,他带着方仲永到各户人家,为别人写诗赚钱。后来,方仲永长大了,但他的知识却没有增加,所以他逐渐变得像普通人一样,然后又逐渐变得比普通人更糟糕。
由此看来,一个人的成功,仅靠先天的资质是不行的,还必须有后天的学习和积累。爱迪生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现在我才发现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一个有才华的人如果不抓住机遇,勤奋刻苦地学习,他的下场就会像本文中的钟庸那样。更重要的是,我们“不能接受,但我们可以支持所有人,但我们不能接受,所以我们必须为所有人服务?”世界上没有一个人靠先天的资质获得成功,但靠后天的学习和积累获得成功的人却不计其数。 :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华罗庚……所以,你不应该为自己的先天资质而骄傲,而必须在后天的学习和积累上表现出色。
读《商仲永》后的感想14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话真是一点也不假。一本好书可以让人明白很多道理。一本好书可以让人陷入深深的沉思。每读一本好书,你就会豁然开朗。是书籍让人类走上了进步的阶梯,创造了当今繁荣的世界。书籍,沉默的先知,预言未来,预言中国梦。
什么是天才?我认为天才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付出巨大努力的人,另一种是具有非凡智慧、在人群中脱颖而出的人。这主要是第一种。王安石的《商仲永》清楚地告诉我们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读了《商仲永》,我知道仲永生来聪明,但后来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就成了一个普通人。从中,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一个有才华、聪明的人要想使其永恒,就必须不断努力、刻苦学习。 。正如华罗庚所说,聪明来自勤奋,天才来自积累。如果你想成功,就必须做出牺牲。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人的生活离不开“苦”字。如果一个人心血来潮,想要成功却不愿意努力,这样的人只是白日做梦。
所以天才在于勤奋。
读《商仲永》后的感想15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天生聪明的孩子。由于父亲的无知,不让他读书,只是为了利益和经济利益,毁掉了一个本来可以成功的人。
仲勇一家是农民,世代务农。当他5岁时,他突然要求父亲为他准备书籍。他当即写下四行诗,并题名:“作诗,指物自然。” “就”,从此,人们逐渐给他钱请他写诗。因为他的父亲认为这有利可图,所以不让他上学。可想而知,仲永的才华全部消失,成了一个普通人。我相信,如果仲永受过教育,他一定会成为一位著名的诗人。
从方仲永的成长来看,我知道后天的教育对于一个人成为天才还是普通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天才的成功与后天的努力密不可分。像仲永这样天生聪明,不接受后天教育的人,会成为普通人,但天生不聪明,不接受后天教育的人,一定会一事无成。所以,作为普通人,我们一定要更加努力学习,努力成为有用的人。我常常觉得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对我来说是多么的辛苦和劳累。但当我读了《商仲永》这篇文言文之后,我才意识到学习是多么重要!与他相比,我幸福多了。我们真要珍惜这样的美好时光,好好学习,不要让中庸悲剧再次发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