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1-22 03:17:45

宝宝发烧全攻略:如何判断发烧及正确测量温度

宝宝生病时,家长们都很担心,而发烧是一种常见病。小编整理了一份宝宝发烧的完整指南:

1、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发烧?

孩子的体温容易波动。孩子在哭闹、进食、运动等正常生理活动后,体温也会升高。但一般不会升得太高,大多在37.5℃至38.0℃之间。由于这些原因而升高的体温在运动后会很快恢复到正常水平。也就是说,仅凭体温并不能作为判断异常的指标。

如果孩子怕冷,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浅而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体温超过37.5℃,就属于发烧,俗称发热。

进一步分为:

37.3℃~38℃为低烧

38.1℃~39℃为中度发热

39.1℃~41℃为高烧

体温超过41°C就被认为是超高烧。

2、如何正确测量温度

通常所说的体温是指体表温度。为了更准确地反映体温,通常可以通过外耳道测量体表温度;或通过腋下温度。当体温>38.5℃时,应给孩子降温。

口腔和肛门的温度更接近体温。内部温度略高于表面温度,因此如果口腔或直肠温度超过39℃,就必须给孩子降温。

当孩子发烧时,家长不必太担心哪种温度计更准确。事实上,测量方法决定了温度计的准确度。如果测量腋窝温度,腋下必须形成一个小的封闭空间。将体温计放置在狭小的空间内即可获得准确的体温。如果使用耳温计,探头必须完全密封外耳道才能获得准确的耳温。直肠测温由于其密封性较好,测量较为准确,但一般家庭使用不方便。

根据婴幼儿的特点,考虑到速度、准确性、安全性等因素,建议家庭使用耳枪式体温计作为最简单的方法。测量前,家长应轻轻向外拉直耳廓,用额温枪完全堵住外耳道,然后开始测量。如果测量的温度超过38.5°C,则必须给孩子降温。

3.如何帮助孩子有效降温

1、退烧原理:

退烧原则——摘自《崔玉涛家庭育儿图鉴》

2、宝宝发烧的原因及风险排序:

第一个感冒的地方

普通感冒和流感都是婴儿最常见的疾病。细菌和病毒感染都有可能。

症状各不相同,包括体温高或低,常伴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轻微咳嗽和咽喉充血。

医生会给你“对症治疗”药物,再加上充分休息和多喝水,一般3到5天就可以康复。

但如果护理不当,出现中耳炎、脑炎、脑膜炎等并发症,则有出现39℃以上高烧的风险。

风险指数:★★★★★(第5名)

No.2 耳鼻喉炎症

耳鼻喉问题通常涉及炎症,因此会出现红肿,这是病毒感染。

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发烧、咳嗽、流鼻涕、喉咙红肿(宝宝通常不愿意吃饭)等。

这种疾病很容易并发中耳炎、耳炎、肺炎等,而且还存在39℃以上高烧的风险。

https://b0.bdstatic.com/247065b4b13bd00c0360b331320cab38.jpg?x-bce-process=image/auto-orient,o_1/watermark,image_NDU0ZjAyZDU5YjQ1LnBuZw==,bucket_searchbox,w_37,text_QOW_q-S5kOiCsuWEv-aMh-WNlw==,type_RlpMYW5UaW5nSGVp,size_37,x_25,y_25,interval_4,color_FFFFFF,effect_softoutline,shc_000000,blr_2,align_1@h_1280

风险指数:★★★(第7位)

第三名 玫瑰疹(幼儿紧急皮疹)

因感染玫瑰疹病毒而得名。 1岁左右的婴儿最有可能得此病。

典型症状是莫名高烧(39℃以上),持续约3~4天,然后出现皮疹(此时发烧会消退)。皮疹通常会慢慢消失,不会留下任何疤痕或其他症状。家长不必担心并发症。

风险指数:★★(第8名)

第四个人接种疫苗

很多宝宝因接种疫苗而出现轻微发烧,但接种“白喉、百日咳、破伤风”疫苗后通常会出现较明显的发烧。

如果身体不适或感冒,不宜带宝宝去接种疫苗,以免出现混淆症状。

72小时观察期是针对接种疫苗引起发热的观察期。如果发烧超过72小时,则不是疫苗引起的发烧。家长需要分别做出判断。

风险指数:★(第9)

败血症第五名

这是一种细菌侵入血液的疾病。

这通常是乱伦、先天免疫力差或使用高剂量类固醇的结果。

脓毒症患者有 1/3 的机会患上脑膜炎,因此他们是第二危险的。

风险指数:★★★★★★★★(第二名)

No.6 尿路感染

1岁以下的男女婴儿是最易受影响的年龄。对于女婴,通常是由粪便和尿布污染引起的;对于男婴,这是由膀胱输尿管反流引起的。

除了容易出现38.5℃以上发热外,外观上也不易察觉。

由于是细菌感染,通常采用抗生素治疗,大约需要2周时间才能康复。

可能的合并症是肾功能受损和肾化脓。

风险指数:★★★★(第6位)

No.7 脑炎、脑膜炎

6个月至3岁的婴儿最容易感染这种疾病。

最典型、最具威胁性的症状是高烧,很容易达到 39°C 以上。还伴有精神疲劳、目光呆滞、食欲不佳,甚至出现抽筋等症状。

尽快就医是唯一的办法。目前,唯一的检查方法是切除脊髓。 (由专业人士进行的医疗操作是安全的,家长无需担心。)

住院的脑炎患者通常会接受降脑压和抗病毒药物。住院的脑膜炎患者需要接受抗生素治疗,大约需要2至3周才能康复。

因为存在侵袭性并发症,如听力和视力恶化、智力低下、神经功能障碍(脑瘫),甚至死亡,所以风险位居首位。

风险指数:★★★★★★★★★★(第1名)

第8号:穿太多、出牙热、暑热

https://b0.bdstatic.com/211f75feac85c0125cba2117753449d3.jpg?x-bce-process=image/auto-orient,o_1/watermark,image_NDU0ZjAyZDU5YjQ1LnBuZw==,bucket_searchbox,w_37,text_QOW_q-S5kOiCsuWEv-aMh-WNlw==,type_RlpMYW5UaW5nSGVp,size_37,x_25,y_25,interval_4,color_FFFFFF,effect_softoutline,shc_000000,blr_2,align_1@h_1280

这类原因引起的发烧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并不危险,但很容易被很多家长忽视。

只要宝宝活动能力和精神状态都好,胃口也好,如果宝宝发烧,可能是因为穿得太多或者室内温度太高了。只要当前情况得到改善,过热问题通常就会消失。

风险指数:无(第10位)

No.9 胃肠炎合并脱水

分为细菌(沙门氏菌)感染和病毒(轮状病毒)感染两种。症状包括:呕吐、腹泻、失禁、食欲不振、精力不足、发烧超过 38.5°C(冷凝和脱水)。

这种病必须接受医生治疗并住院治疗,并且需要静脉滴注补充电解质,排泄物也需要专门隔离。

轻症3天即可痊愈,但一般需要7至14天才能恢复。

风险指数:★★★★★★(第4位)

第10号川崎病

1岁至1岁半的婴儿有患该病的风险,且病因尚不清楚。

症状较多,如多日高烧39℃至40℃以上;红眼睛;草莓舌、唇裂、手脚和四肢肿胀;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及接种部位发红和肿胀。

你必须住院治疗。医生会先进行心脏超声波检查(检查冠状动脉是否扩大),然后给予免疫球蛋白治疗。通常需要 10 至 14 天才能恢复。

痊愈后,四肢及肛门周围会出现脱皮现象。

风险指数:★★★★★★★(第3名)

3、有效的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

有效降温方法——摘自《崔玉涛家庭育儿图鉴》

物理降温:首先尽量保证宝宝的液体摄入量。另外,在适当提高室温的前提下,尽量戴被子,有利于皮肤散热。它还有助于物理冷却,包括使用冰袋或冰袋。虽然皮肤可以感觉凉爽,但体温不一定会降低,因为皮肤变冷会导致血管收缩,进而阻止身体热量散发。用温热的毛巾敷身体、洗温水澡等可以使皮肤的血管扩张,有利于身体热量的散发。

药物降温:建议婴幼儿使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的退热药。退烧时最好两种药交替使用。这样可以减少24小时内每种药物的使用次数,减少药物对BB的副作用。

注射退烧药并不比口服退烧药更有效。当孩子发烧时,打退烧针只是为了安抚焦急的家长。静脉输液也是如此,其本身并不能缩短发热时间。

4、宝宝发烧的食疗食谱

宝宝发烧期间,宜少量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

1岁以下宝宝发烧的食谱:

西瓜汁:如果发烧时没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可以饮用新鲜西瓜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需要,去除种子并提取果肉,压榨汁液,用水稀释。

代乳粉:莲藕粉等植物蛋白营养与牛奶相似,但易于消化吸收。可以根据儿童的年龄和需要稀释后饮用。

绿豆汤:将绿豆加水煮沸,加入适量的糖或盐。绿豆具有清热解毒、消暑的功效,而且还含有丰富的水分和营养成分。

1岁以上宝宝发烧的食谱: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和碳水化合物为主,营养丰富,热量适中,最适合体弱多病的孩子。

奶米汤:米汤富含碳水化合物,能提供充足的水分和热量,且容易被胃肠道消化。而且米水中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将牛奶中不易消化的酪蛋白分子变成易于消化吸收的分子。奶米汤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只需将米稍微淘洗一下,加水煮沸,滤去米渣,加入牛奶调匀即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宝宝发烧全攻略:如何判断发烧及正确测量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