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1-22 05:21:13

埃隆·马斯克的火星移民梦又近了!Starship SN8 原型机最早或于 12 月 2 日飞行

埃隆·马斯克殖民火星的梦想又向前迈出了一小步。他最近在推特上透露,SN8原型机最早可能在美国时间12月2日开始飞行。此前,11月25日,第16批星链卫星发射,7手运载火箭“猎鹰9号”成功回收。

在马斯克之前,只有超级强国才有能力在私人航天领域进行探索。近二十年来,这个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甚至运气密集的行业迎来了一些私人人士。除了马斯克之外,最引人注目、最有实力的就是亚马逊老板贝佐斯创办的商业航天公司蓝色起源。

无独有偶,贝佐斯和马斯克分别成为2020年全球新首富和第二富豪。据外媒11月24日报道,得益于特斯拉股价的持续上涨,马斯克的身家今年也大幅增长。在彭博亿万富翁指数排行榜上,马斯克目前已经超越盖茨,升至第二位,身价1280亿美元。榜首依然是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他目前的身家为1820亿美元。

同行是敌人。 2004年,贝佐斯和马斯克还能一起吃晚饭,但在一次偷猎事件之后,两人不再谈论登陆火星的共同梦想。

据《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自传》介绍,两人纠纷的前奏源于一起蓝色起源的偷猎事件。贝索斯公然挖走世界顶级搅拌摩擦焊专家雷·米耶科塔(Ray )。 “杰夫雇佣了雷,并厚颜无耻地利用他的工作成果申请专利,”马斯克说。 “蓝色起源对这些专业人才进行了突击搜查,并提出了双薪等条件。我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而且显得鲁莽和无知。”

麝香

在内部,蓝色起源被昵称为BO(body odour,意为体臭),该公司甚至设置了电子邮件过滤器,过滤掉所有带有“蓝色”和“”的电子邮件,以防止其挖角。

“我认为贝索斯对成为国王有妄想,”马斯克说。 “他有着不懈的职业道德和主宰电子商务的野心。但说实话,他并不是一个有趣的人。”

有来回。在2019年的一次私人演讲中,贝索斯嘲笑马斯克殖民火星的想法不切实际。他当时表示,如果“我的朋友(马斯克)”想去火星,他应该先尝试在喜马拉雅山山顶生活一年。因为与火星相比,喜马拉雅山山顶的条件可能就像“天堂花园”一样美丽。

从事私人航空对于贝佐斯来说就像是一种爱好,但马斯克不同。他手中的几乎所有业务都以殖民火星为中心。空间

贝佐斯

说到马斯克和贝索斯在太空领域的成就,太空蓝色起源目前正在迎头赶上。虽然早在2015年11月就实现了首次火箭回收,但整体发射难度和发射次数仍存在较大差距。不过,蓝色起源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它还获得了NASA的一些发射订单,还加入了NASA最新的重返月球计划。据外媒7月报道,蓝色起源还计划在2023年实现登月。

两家私营航空公司均始于2000年左右,成立于2002年,蓝色起源的前身成立于2000年。两家公司都希望通过降低火箭发射成本,让更多人有机会飞向太空。两人在各自发展的过程中,在火箭回收、全球卫星通信服务、载人航天等业务领域发生过不少摩擦。

每当实现一个重大里程碑时,马斯克和贝佐斯都会在社交网站上交换意见。口水战的屡屡发生,也是两家公司激烈竞争的一个缩影。两个好胜的家伙永远不会厌倦互相争斗。对于他们来说,对手的存在也鼓励他们更快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马斯克和贝索斯之间最早也是最频繁的摩擦围绕着火箭回收问题。

第一次冲突始于 2013 年,原因是争夺火箭发射平台。马斯克愤怒地斥责蓝色起源的策略是“假封锁策略”。

2013年,NASA完成了亚特兰蒂斯号的最后一次发射,并让所有航天飞机退役。 NASA 决定将肯尼迪航天中心先前使用的 39A 发射平台的使用权拍卖给私营公司。 39号发射台是一个传奇,也是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的“王座”。谁获得了这座发射塔的使用权,就等于被加冕为载人航天的“指定继承人”。

首先它表示了兴趣,而NASA也更愿意租给有合作关系、有成功发射经验的人。贝索斯的蓝色起源后来也加入了竞争,甚至拉拢了与马斯克不和的ULA(联合发射联盟),以推广可以引入更多租户的开放租赁模式。马斯克目前手里有一些商业发射订单,他基于自己的利益势必会赢得这些订单。他将它们租赁给一家公司的想法将最大限度地促进航空航天业的发展。当时蓝色起源尚未推出任何产品。马斯克认为,在没有火箭发射的情况下租赁发射台是一种流氓行为,并愤怒地称之为“假封锁策略”。最终,双方签订了20年的独家租约,赢得了这场战斗。 。

2014年,与蓝色起源因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专利问题再次爆发冲突,进一步恶化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早在2010年6月,蓝色起源就已将火箭再利用技术的概念注册为专利。其中包括在沿海地区发射火箭、在海上无人船上回收一级火箭以及照顾火箭飞行轨迹,这样可以节省更多燃料。 2014年我在开发火箭回收技术的时候,突然发现受到了这个专利的限制。如果遵循该专利的要求,它可以向蓝色起源支付数千万美元来使用该技术。

有人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抗议,理由是日本发明人在 1998 年的论文中充分讨论了该技术。经过大约一年的审查,专利商标局最终裁定取消蓝色起源的专利。 Space X 再次获胜。

2015年11月23日,蓝色起源首次实现火箭发射和垂直回收。该公司成功将公司研制的New(新谢泼德火箭)发射到100公里高空,随后火箭体在预定着陆点完好无损地垂直降落。地面位置。马斯克虚伪地祝贺了对手贝佐斯,还高调称赞了自己的火箭,公开指出蓝色起源的发射难度远没有那么大。同年12月22日,猎鹰9号一级火箭首次垂直着陆成功。

https://i1.hdslb.com/bfs/archive/cfccadc572caa74ef22bf91287cbead08005cc36.jpg

同样的垂直回收再利用技术,新谢泼德火箭和猎鹰系列火箭的难度系数完全不同。如果说谢泼德火箭是一支笔,那么猎鹰九号就是一把长剑。从机身尺寸到发射质量再到发射高度,它们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谢泼德火箭只到达了太空边缘100公里的高度,甚至没有到达低太空轨道;而猎鹰9号则具备发射到200公里高度的能力,真正具备将有效载荷送入太空的能力。

猎鹰9号

从时间点来看,蓝色起源整整提前了一个月实现了这一目标,以至于贝索斯当时非常自豪,并开玩笑地发推文:欢迎加入火箭回收俱乐部。

“一箭飞七次”,贝佐斯在火箭重复使用记录上领先一步。

今年10月13日,贝佐斯旗下的蓝色起源率先创下新纪录:同一枚火箭/太空舱成功完成第七次发射和回收。仅从重复使用次数来看,它在全球航天工业中创下了新的高度。竞争十分激烈,一个多月后的11月25日,Space X也实现了“一石七飞”。

两家公司做到“一箭七鸟”,既有基于实际情况的考虑,也不能排除情感成分。

蓝色起源总共发射了13次,只研制了三枚谢泼德火箭,分别是谢泼德火箭1号、2号和3号。其中谢泼德1号于2015年4月29日成功发射和回收过程中坠毁。新谢泼德火箭2号成功发射2015年至2016年发射和回收五次,一石飞行五次。新谢泼德三号火箭从2017年至今已成功发射和回收7次,实现了一箭七飞。蓝色起源不具备火箭数量和发射次数的优势,只能增加在其他指标上的存在感。

马斯克有很多火箭可供选择,其中包括一些已经重复使用了三四次的火箭。第七次发射他只选择了已经发射过六次的火箭。不排除有人对贝佐斯感到愤怒。元素。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疫情的原因,蓝色起源的发射是2020年以来的首次发射,今年已经执行了23次任务!火箭持续高效、成熟、常态化的发射和回收,让业界内外普遍认为,它是真正掌握火箭重复利用和回收技术的第一家航天公司,是真正的航天先锋。

2019年4月,亚马逊推出全球卫星宽带计划,项目代号“柯伊伯计划”(“ ”),将发射3236颗卫星,构建全球网络。马斯克@Bezos 评论道:“抄袭者。”

马斯克于2015年1月在贝佐斯之前宣布了“星链”计划,率先提出构建全球网络通信系统,为全世界提供以互联网接入和通信为主的数据服务。 “星链”计划计划发射约1.2万颗在轨卫星,覆盖世界各个角落,这一数字后来增加到4.2万颗。

2019年5月23日,猎鹰9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首批60颗星链卫星送入太空,正式开始“星链”部署。截至目前,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星链卫星已发射16批,每批数量在60颗左右。截至目前,累计发射卫星近955颗,近期已启动商业公测。可以说,实现了从0到1。

互联网全球卫星通信服务是一个门槛极高的服务项目,往往需要数十亿美元和数年的持续投入。从局部覆盖到全球覆盖,从单频段到多频段覆盖,必须分阶段实施。以“星链”项目为例。建设大型人造卫星星座,综合组网的完成基本分为三步:一是利用1584颗卫星完成初步覆盖(主要在北美);二是利用1584颗卫星完成初步覆盖(主要在北美);第二步,利用2825颗卫星完成初步覆盖。卫星已完成全球组网;第三步是利用7518颗卫星组成更加激进的极低轨道星座。

三维组网后,可以同时满足高速率和低延迟的组合要求。由于卫星数量众多,可以动态控制数据资源的流动,这也解决了地面网络未覆盖的偏远地区的网络需求。

“星链”计划有很多优点,但并非独创。其他著名的互联网星座包括 、 、 、 波音和铱星项目。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铱星卫星计划(),该计划由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于1987年首次发射。计划将11颗卫星均匀分布在7个轨道平面上,实现全球覆盖。因铱元素77具有电子而得名。当演示总数减少到66个时就实现了覆盖。铱星项目在提出时前景广阔,但结局却有点令人失望。最终,该项目因入不敷出而破产。后来美军介入,成为美军专属的全球通讯网络。

目前,“星链”计划已达到800颗卫星的最低要求。前天向美国部分用户发起测试邀请。美国网速测试统计公司Ookla的最新数据显示,“星链”卫星互联网服务的试用速度已超过,超过美国95%的宽带连接。网速表现也让很多用户感到惊讶并贴在网上。

贝佐斯的“柯伊伯”项目于今年7月获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批准。相比之下,并没有什么进步优势。虽然发射还没有开始,但获得频段战略资源就等于箭已经上弦了。我们还有火箭,只要我们准备好了,就可以随时发射。官方公布的组网步骤分为五个小阶段,与星链的三步流程类似。一只脚刚刚踏出0的起跑线,还没有到达1。

“柯伊伯”项目处于后来者地位,有一些前人的经验可以参考,可以更好地避坑取巧。 “柯伊伯”项目仅拟覆盖北纬56度至南纬56度地区,目标是为世界95%的人口提供卫星通信服务。它不像“星链”计划那样旨在覆盖世界每一个角落,也不像铱星卫星。计划联网的卫星数量如此之少。与星链相比,所需卫星总数大幅减少至 3,236 颗。虽然最终的覆盖范围和覆盖密度不如,但可以以不到一半的成本解决90%的需求。著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亚当·乔纳斯也认可了该网络的潜力,称其代表着“1000亿美元的机会”。

放眼全球,柯伊伯计划是目前唯一可以与台湾进行数量级竞争的卫星星座计划。虽然上线进度暂时滞后,但贝佐斯拥有与现有业务联动的想象力,这也算是另一个强大的优势。未来,亚马逊的云业务可以融入卫星,个人Prime会员增值服务也可以捆绑。新的流媒体服务 Fire TV 也有可能以其内容压倒运营商业务。

星链项目已经领先了第一圈,但长远的目标还远没有结束。

今年9月21日,美国宇航局发布了“阿耳忒弥斯”探月计划的官方规划报告。阿尔忒弥斯是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阿波罗的妹妹的名字。她也被称为月亮女神,可见NASA对这个项目寄予厚望。此次NASA不仅建造了自己的火箭和一系列飞机,还通过外包合同寻求外部公司的合作,这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蓝色起源与竞争对手争夺的目标。但这一次,竞赛已经从基础火箭技术转向技术含量更高的复杂航天器。

2019年5月10日,贝佐斯公布了蓝色起源的探月计划,并亲自演示了月球着陆器“蓝月亮”。马斯克当天在推特上调侃,发布了一张“蓝月亮”的修改照片,着陆器侧面的名字也改为“蓝球”。

https://pic4.zhimg.com/50/v2-2b6d585a22cbdb2ebe9032df58b05bbf_r.jpg

与此同时,家族的星舰()也在紧锣密鼓的开发中。 2019年1月,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曝光了模拟图。在这个过程中,他也经历了很多挫折。今年2月,星舰原型机SN1在液氮压力测试中发生爆炸。一直持续到今年8月4日。当天,全尺寸“星舰”原型机SN5刚刚完成150米跳跃试飞。试飞持续约1分钟。

据外媒9月27日报道,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蓝色起源和月球着陆器均已通过NASA的审查。 NASA还将月球着陆器合同授予了蓝色起源和NASA三个竞争对手,合同总价值达9.67亿美元。蓝色起源获得 5.67 亿美元融资,并获得 1.35 亿美元融资合同。由于承包业务的内容不同,不能简单地以金额来判断成败。获得 NASA 的认可是一个胜利。这次两家公司可以说是打成了平手。

马斯克和贝佐斯都是成功的企业家,他们追求太空的梦想源于童年的迷恋。将时光拨回到2004年,当时亚马逊还不是一个电商帝国,特斯拉在人们心目中还不是一辆汽车而是一个名字。当时两人同桌吃饭,聊着火箭,是亲密的极客好友。 ,现在已经很难再回到从前的日子了。

蓝色起源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创始人的理念给公司注入了不同的灵魂。贝佐斯信奉“慢即是平稳,平稳即是快”,奉行长期主义,而马斯克则一直在高调取得进展。

1999年底,美国互联网泡沫即将破灭前夕,贝佐斯出现在美国三大电视台之一的NBC晚间新闻节目中。贝索斯烧钱、低价扩大市场份额的策略屡遭质疑。 NBC著名主播汤姆·布罗考在接受采访时用挑衅的语气问贝索斯:你知道利润这个词怎么拼写吗? ? “我当然知道,”贝佐斯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先知,洞察机会)。

多年来,他始终践行长期主义,最终将亚马逊打造成为全球顶尖公司。

与贝佐斯风格完全不同的马斯克练出了一套“吸睛本领”,是媒体的宠儿,这也为他的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关注。

美团王兴此前评论称,马斯克是一个深谙艺术之道的人(注:“汽件”是指尚未开发完善之前的促销),这意味着马斯克的产品和促销是错位的,他总是能不要等待将任何东西放入其中。进展情况已公开。人们总能从直播中见证“猎鹰一号”、“猎鹰九号”和“龙”的发射,即使有时会面临失败。

最有趣的是,除了直接竞争之外,贝佐斯和马斯克还有一些调皮的“行为艺术”。

贝佐斯为他的长期主义建造了一座纪念碑。他在德克萨斯州建造了一座由未来学家西尔斯设计的万年钟。这个钟的指针每百年移动一次。布谷鸟一千年才报时一次。

万年钟里面

成立之初,为了吸引NASA的注意,马斯克将七层火箭装上定制的拖车,穿越整个美国运到华盛顿。原来热狗摊的地方,矗立着一座七层楼高、闪亮的白色火箭。

埃隆·马斯克和杰夫·贝索斯为我们提供了出色的产品和服务以及精彩的故事。两人在太空领域的竞争仍在继续。一位名人曾说过:“宇宙是最大的春天的画”。接下来看看马斯克和贝佐斯如何涂鸦。

引用:

“马斯克已超越盖茨,在彭博亿万富翁指数中排名第二

》、凤凰网科技

《成功挑战新纪录:一箭七飞七回收》,腾讯新闻

中国的“星链”有何特别之处? 》、搜狐

执行第十六次星链发射任务,将60颗卫星送入轨道”,新浪科技

《NASA更新阿耳忒弥斯计划,2024年宇航员重返月球》,腾讯新闻

“马斯克和贝佐斯之间的不和从何而来?” 》、新浪财经

“首批星舰乘客将于 2023 年 1 月开始绕月之旅”,

《新龟兔赛跑:马斯克与贝索斯的太空竞赛》,新浪科技

“贝佐斯的长期主义”,经济观察报

《贝索斯公布登月计划:2024年送人登月,着陆器将被称为蓝月亮》,澎湃新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埃隆·马斯克的火星移民梦又近了!Starship SN8 原型机最早或于 12 月 2 日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