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1-22 19:09:23

芦荟的养护技巧:温度、湿度、光照、水分管理

1保持芦荟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和湿度

芦荟生长所需的适宜温度为15至30摄氏度之间。冬季,如果室温没有达到8摄氏度,就应该提高温度。夏季要遮荫降温,通风口要尽量开大。冬季也需要适当的通风。湿度应保持在75%至85%之间。

2灯

一年中春秋两季的日照时间和强度最适宜芦荟生长;夏季应适当遮阳降温,可选用50%遮阳网。冬季应采取保温、增温措施,补充照明。

3 灌溉与排水

https://k.sinaimg.cn/n/sinakd20115/676/w642h834/20240427/32f3-0438b2eccc85331aba5481f1a34c7901.jpg/w700d1q75cms.jpg

芦荟生长期间要注意水分管理。

每次浇水都要彻底。如果每次都浸泡表皮,上下层之间就会留下一层“干夹层”,对根系危害很大;考虑土壤质地和结构,粘土应少浇,沙土应多浇;芦荟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的需求也发生变化。苗期浇水要少,植物旺盛生长期浇水要多。

排水适用于露天种植的芦荟。根据天气和降雨情况,及时排除雨水,避免造成积水。

4 中耕、除草、培土

中耕可以细碎土块,疏松土壤,使空气流通,有利于根系呼吸和土壤需氧微生物的活动,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

https://pics6.baidu.com/feed/cdbf6c81800a19d8bfa166551b0d2886a41e46c0.jpeg@f_auto?token=463ef0104e19998b0858faf17c72e130

栽培深度应随着芦荟植株的生长逐渐加深。离苗较远的行要深翻,靠近植株的要浅翻,平均深度3~6厘米。应将土块打碎。易板结的粘土应多耕;沙土不易板结,可减少中耕人数。天气干燥时,要及时中耕,保湿。大雨过后,土表易板结,应及时中耕。除草应与中耕结合起来。

除草是消灭杂草,减少土壤水肥消耗,防止病虫害的孳生和蔓延。除草方法有人工除草和化学除草。小面积种植可采用人工除草,大面积可采用化学除草。对于多年生杂草,应将根全部挖出并处理。

芦荟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栽培中后期,植株较大时,应及时合理培土定根,防止倒伏,保持鲜叶的产量和品质。植物的中期和后期。筑土还可使采叶后茎上萌发更多侧芽,夏季有降温作用,冬季可提高地温,保护植物越冬。培土应与中耕、除草、施肥、采叶等结合进行,不仅省工、省时,而且有利于芦荟的生长。

另外,为了增强芦荟植株的抗寒能力,从秋季开始应逐渐减少浇水,多施有机肥;耕作土壤应保持温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芦荟的养护技巧:温度、湿度、光照、水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