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1-23 07:24:49

伏地魔:从天才学生到心狠手辣大反派的黑化之路

本文作者为作家@罗白克

电影取代了一个更符合我们欲望的世界

前段时间,法国新片《冈特一家》上映。

这部由粉丝资助的粉丝电影讲述了伏地魔的过去和现在的故事。

作为哈利波特宇宙中最大的反派,伏地魔出人意料地俘获了众多粉丝。

他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该系列的正派主角。

相关衍生作品还有两年前的《冈特家族》和《伏地魔:后裔的起源》。这部同人作品也是由粉丝资助的,版权由华纳兄弟发布,可以说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两部作品均以《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为灵感,聚焦伏地魔从天才学生一步步转变为无情恶棍的黑暗过程。

除了影视作品之外,伏地魔在流行文化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他是第一个屠杀哔哩哔哩的人。在阿妈们的不懈支持下,他在国内外拥有一大批优质CP。像林黛玉那样矜持,像汉尼拔那样凶猛,像韩商言那样冷酷,他们都倒在了伏地魔的石榴袍之下。

就连猪八戒、斗森也纷纷倒下

关于伏地魔的表情和笑话也层出不穷。

没有鼻子的脸意味着很多含义。

你想说一些性感的话;

当您目睹令人困惑的行为时;

当你追的CP给你糖果时的你;

即使登上热搜,伏地魔的风格也清新脱俗。

他不仅摇身一变,成为了连提都不能提的流量,还屡屡被另一位反派格林德沃的粉丝嫌弃。

如果你是粉丝,请专注于自己。当你又老又漂亮的时候,不要提示。

伏地魔的受欢迎程度也证明了他有多受欢迎。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伏地魔?

因为这次很难吸引观众,所以主角高大全已经不能引起我们的兴趣了。

最好的角色设计依然是:美丽、坚强、悲惨的反派。

毫无疑问,伏地魔拥有所有三个讨人喜欢的法则。

在讨论自己的美丽之前,肖万想问第一个将“”翻译为“伏地魔”的人:什么……你觉得呢?他是食死徒心中最柔软的人。请尊称他为“汤姆·里德尔”。

汤姆·里德尔的美貌是有目共睹的,至少对于斯莱特林级别来说是这样。打哈利,踢马尔福,一点问题都没有。

看看原著中对他年轻时外貌的描述:“黑玉般的头发;高瘦的身材;修长的手指,高亢而冰冷的笑声。”

啧啧,页面上出现了一个酷酷霸道的boss形象。

因此,相关影视作品中扮演汤姆·里德尔的演员一直都是顶级的颜值担当。

拉尔夫·费因斯(成人版)、克里斯蒂安·科尔森(幼年版)、弗兰克·迪兰(16岁版)、英雄·费因斯……《哈利·波特》系列中的蒂芬(11岁版)和马克森斯·达奈·维韦尔《憔悴家族》中给人直观的感觉:帅!

如果说汤姆·里德尔的舞台是24k纯帅,那么伏地魔的舞台则是萌萌哒。

虽然他没有鼻子,但他依然是所有妖兽中最耀眼的一个。

反派再坏,外表永远是第一生产力。不信,看看隔壁雷家的洛基。有着一张让人怜惜的脸,观众自然会在心里给他绿灯。

伏地魔除了英俊之外,还非常强大。

能够和哈利波特等人一起度过N年,也算是旗鼓相当的对手了。

才华横溢: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时,伏地魔是一名品行优良、学习成绩双丰收的好学生,有资格担任级长和学生会主席。

就连邓布利多多年后也对他感叹道:“他是霍格沃茨历史上我见过的最聪明的学生。”

强大的领导力:离开学校后,伏地魔很快聚集了大批追随者。在他的煽动和洗脑下,食死徒们都接受了巫师的纯血统理论。

如果他活在今天,他就非常适合从事传销业务。

强大:伏地魔被誉为“史上最危险的黑巫师”,普通人甚至不敢直呼他的名字。

他不仅拥有蛇佬腔、独立飞行等特殊天赋,还无师自通地制作出多个魂器。

深谙哲学:肖万不负责任地推测伏地魔应该熟悉尼采,高度认同“超人哲学”,并以此作为一切行动的准则。

他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种族,并用居高临下的视角来奴役麻瓜出身的巫师。

很多观众都抱着崇拜强者的心态,不自觉的就被强者所吸引。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期待伏地魔这样强大的反派,而不是一些电影中意志薄弱的反派。

当然,“帅+强”只能激起观众的好感,而“悲剧”则可以让人一睹他脆弱的一面,从而爆发出强烈的保护欲。

伏地魔和哈利·波特有很多相似之处,就像硬币的两面。但正如邓布利多所说,有一种东西是哈利·波特拥有而伏地魔所没有的,那就是鼻子之爱。

伏地魔的人生怎么会如此悲惨:父亲不关心他,母亲也不想要他,他在孤儿院长大,与同龄人格格不入,被排斥、被欺负,没有及时出现的人生导师。

这段悲惨的经历,让他从小就在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将自己彻底孤立在了内心的孤岛上。因为他没有安全感,没有自己可以把握的友情、亲情、爱情,所以他盲目地追求永生。

在追求永生的路上,他率先埋葬了自己“人”的一面,只剩下无尽的欲望。不断的死亡与重生让他在悲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被一举消灭。

伏地魔有着“美丽、强大、悲惨”的性格,巧妙地克服了观众的防备。

对美的欣赏、对力量的钦佩以及对苦难的同情会在人们心中产生强烈的同理心。同理心是建立爱情关系的核心。

另一层长期被忽视的心理动机,就是隐藏在观众心中的破坏秩序的欲望。为什么我们爱看黑帮电影、黑帮电影?为什么这么容易站在一个悲剧恶棍一边?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

弗洛伊德认为,人与生俱来有两种本能:一是生命本能,代表爱与建设的力量;二是生命本能,代表着爱与建设的力量。另一种是死亡本能,代表仇恨和毁灭的欲望。

观众心中的破坏欲望在伏地魔身上以补偿的方式实现了。看到他杀伐果断,翻天覆地,这种与生俱来的危险感给了观众一种别样的快感。

电影的最后一章,伏地魔被彻底击败,正义终于战胜了邪恶。观众也完成了心理的宣泄,成功地回到了道德立场上。

多年后,当我们回忆起伏地魔被打败的那个下午时,我们不禁感叹:

那年杏花细雨,你念《阿瓦达索命》。也许你从一开始就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好了,肖万讲的就是受宠的伏地魔的一生。好消息来了:4K修复3D版《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将在中国大陆大规模重映!

巫师们,巫师们,做好准备吧,霍格沃茨即将开学了。请在King's Cross9¾站台等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伏地魔:从天才学生到心狠手辣大反派的黑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