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1-23 20:36:28

宝宝吃饭问题困扰全家,家长喂饭原因大揭秘

每当提起宝宝吃饭的话题,相信都会是每个妈妈乃至整个家庭最头疼的话题。宝宝吃一次,可以说是一部妈妈斗智斗勇、展现十八般武艺的辛酸史。这需要良好的耐心、强大的体力、细致的观察力、快速的反应力以及快速捕捉新事物的敏锐感觉。

父母想要自己吃饭的原因

食物散落各处,为什么不用手喂呢?

宝宝自己吃饭的时候,总是会吃到脸上的食物。一碗米饭可以浪费大半碗。如果是汤的话,不仅餐桌、衣服要遭殃,连地板也不能幸免。如果父母是洁癖者,真的受不了这样的场面。 ,来吧,我们自己喂它吧。

您还在担心孩子吃不饱吗?再吃一口就够了吗?

爸爸妈妈们都担心宝宝被放进嘴里,因为他们害怕宝宝会融化。如果把它们放在高处,它们就怕掉下来。如果不喂它们一口食物,它们就害怕挨饿。他们还不如给婴儿多塞一口。否则,他们最终可能会喂养一个胖婴儿。

不注意吃饭总是玩玩具?

宝宝有很强的好奇心,总是被其他事物所吸引。他们玩的时候忘记吃饭。很多时候,爸爸妈妈越是爱吃,宝宝越是喜欢在吃东西的时候逃跑。

吃了两个小时,饭菜都凉了?

宝宝吃饭的速度比大人慢很多,不耐烦的父母可能会等不及,想吃完饭、洗碗,然后看电视、玩游戏。这么简单粗暴,孩子们能配合,真是太神奇了!

爸爸妈妈要耐心劝孩子吃饭。如果宝宝不吃饭,可以适时把食物拿走。如果这样做几次,宝宝就会知道按时吃饭很重要,否则他们就会没有食物并且会饿。

喂养小贴士

1.坐着吃饭

吃饭前将宝宝放在椅子上并扣好安全带。尽管他一开始会挣扎,但一定要忽略他。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学会坐下来吃饭。如果宝宝一挣扎就抱起来,以后就惨了。

2.全家人同时吃饭

尽量和宝宝一起吃饭,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宝宝的老师。他可以学习如何吃饭并强化吃饭时坐着的概念。

3.不要看电视

吃饭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打开电视。因为婴儿往往会盯着电视而忘记吃饭。

4.不要关心混乱

刚开始学习吃饭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各种洒、滴的情况。这个时候就不用怕弄脏了。等宝宝吃完后自己清理干净,不要给宝宝太大的压力。

5、及时鼓励

https://pic.rmb.bdstatic.com/7ee6d03b9e41042887f6795cdffaa0bd@h_1280

只要把食物放进嘴里,就应该鼓励他,让他吃得越来越有劲。

6.养成良好的清洁习惯

注意每次饭后清洁,这样宝宝以后就会慢慢模仿,变得很爱干净。

7.灌输营养观念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宝宝以后挑食。

8.多种烹饪方式

孩子可以独立吃饭,只要他们对食物感兴趣。妈妈可以多做一些宝宝喜欢吃的食物,或者对宝宝喜欢吃的食材采用各种烹饪方法,比如煎、煮、炖等,发挥妈妈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不要一直重复同样的食材给宝宝吃。很长一段时间。毕竟,无论食物多么美味,每天都会吃腻。

9.可爱的造型吸引宝宝

孩子们有探索新事物的天然欲望。妈妈可以通过搭配食材的颜色或形状来吸引宝宝,激发他们对食物的兴趣。将食物摆成可爱的形状,然后将其从锅中盛出。如果觉得麻烦,网上也有儿童辅食专用的研磨工具,简单易操作。

孩子自己吃饭的最佳时间

发芽期:10个月

当宝宝10个月左右的时候,就会开始对餐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喂固体食物时,宝宝喜欢从大人手里抢餐具。现在是开始训练宝宝使用勺子自己吃饭的好时机。

能够抢到食物,说明她开始对食物感兴趣了。家长鼓励宝宝抓食物、餐具,培养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细粒度的抓握能力,也能增加宝宝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不要强迫宝宝吃饭。当宝宝不肯吃奶的时候,可以停止喂奶,不能强行给宝宝喂奶。宝宝虽然年纪小,但已经具备了感知饥饿感和饱腹感的能力。宝宝应该能够决定吃多少,让吃饭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

黄金诱导期:12-18个月

一般来说,当宝宝1岁多一点的时候,是训练宝宝自己吃饭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以后往往很难训练宝宝!这个时期,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发展很快。如果诱导得当,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个时期的宝宝会拒绝妈妈的喂食,有意识地将小勺子上的食物放进嘴里,甚至直接用小手去抓食物。一顿饭,身上、桌子上、地板上都沾满了食物。这个时候妈妈要做的就是乖乖打扫战场,尽量不要干扰宝宝独立吃饭。

巩固期:2岁以后

孩子两三岁以后,已经可以独立吃饭了。这个时候宝宝的协调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能够熟练的掌握餐具,但是到了实用阶段还不是很熟练。这个时候,家长需要做的就是耐心地陪伴宝宝,在宝宝慢慢吃饭的时候不要着急。即使食物有点脏,他们还是要压抑内心想要给宝宝喂奶的冲动。但问题是,这个时候的孩子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小逆反心理,有的孩子不爱吃饭。面对这样的问题,老一辈就会追着孩子喂饭。事实上,这是非常糟糕的。这种方法有很多缺点。可能会导致孩子消化不良,更加不爱吃饭,或者有时还会让孩子更加叛逆。其实,当孩子不吃饭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让孩子挨饿。当孩子饿了的时候,他就会主动吃饭。

https://bj.bcebos.com/bjh-pixel/17065818110072303688_6_ainote_new.jpg

宝宝吃饭的一些注意事项

培养宝宝专心吃饭的好习惯。为了让宝宝多吃一点,有的家长会用手机、iPad吸引宝宝的注意力,趁机快速给宝宝吃一勺。

这种做法短期效果不错,但不利于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另外,吃饭时注意力集中在电子产品上,放入口中的食物会被吃掉但不会吞咽,会堆积在口腔中,不利于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

不要给宝宝吃太多零食。如果宝宝主餐吃得不多,家长担心宝宝会饿,所以会在两餐之间给宝宝吃零食。这其实是一种纵容,不让宝宝按时吃饭,零食也不会充当主餐。有利于人体营养的摄入。

主餐前半小时禁止吃零食。如果主餐不好吃,就得等到下一顿饭时间才能吃。偶尔的饥饿疗法不会影响宝宝。

给孩子喂奶的危害

“喂养”不仅体现在现实行为上,还延伸到孩子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长此以往,孩子自身的机能就会逐渐退化,他们的独立发展和自然的学习、探究能力也会受到遏制。

生理影响

1、导致咀嚼功能不足,影响消化吸收。

如果孩子吃得太快,不能充分咀嚼食物,不仅会增加宝宝胃肠道的负担,还会影响牙齿的正常发育、面部肌肉的锻炼,甚至对孩子今后的美观产生一定的影响。

2.影响运动平衡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自主进食需要手、口、眼的配合。家长给孩子喂食就会失去训练孩子动作平衡和手眼协调能力的好机会。

3、影响食欲的控制,使孩子更容易超重。

过量喂食可能会使孩子的胃变大,导致孩子肥胖。

心理影响

1.使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失去吃饭的乐趣。

孩子在喂食时往往注意力不集中,会东张西望、离开吃饭的地方、到处乱跑、玩玩具、看电视等,家长的催促、强迫也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让他们感到吃饭是一种负担。 ,一种容易诱发厌食或挑食的强迫性任务。

2.使孩子缺乏自助能力和独立性。

孩子们认为吃饭不是自己的事,而是让父母开心的事情。不吃饭可以用来敲诈父母。这种异常行为会导致孩子认知错误,很容易产生依赖性和懒惰。 、生活能力低、不负责任、怕困难等不良习惯。

3、延伸到生活和学习中,遏制孩子的独立发展。

习惯了“喂饭”的孩子,以后的一切也会依赖父母,比如请父母帮自己做题、做作业、整理书本和课桌、制定各种辅导计划等等,家长都满意他们的照顾需求,却扼杀了孩子原本自然的学习和探索能力。长此以往,孩子自身的机能就会逐渐退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宝宝吃饭问题困扰全家,家长喂饭原因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