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的回忆:与王益森、张书法相关的青涩往事
我对王以森和张树发不是很熟悉,所以我不确定他们的名字是不是这样写的,所以只能根据他们的发音来写。但二十多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他们的名字,虽然他们的容貌早已模糊。漫长的人生中,有太多的人擦肩而过,留下回忆一定是有原因的。我认识王宜森的时候,他是扬州大学大三学生。我当时就读于南京炮兵学院。毕业回国后,我和在扬州大学读书的发小一起出去玩,还去人才市场找工作。那是1996年,我们还没有手机,所以我们只能写信来交流。信约找发小,终于找到了他的宿舍,却被铁将军把门挡住。原来,杨达已经放假了。我问了隔壁宿舍的同学,说他不回家,去打工了。那时天色已晚,赶回家肯定来不及了。那时我性格内向,没有社会经验,所以很焦虑。我以前从未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后来得知他的名字叫王一森,他对我说,我听你的朋友提到你,如果你在我们宿舍睡一晚,也许你的朋友明天就会回来。我很感激我留下来。到了吃饭的时间,他把我叫过去,和另一个同学在学校外面的大排档吃饭,不让我付钱。我无法和他们说话。我只知道他是学精细化工的,观察到他的一条腿不灵活,有点跛。吃完晚饭,他们有事,就带我去了录像室。我还记得场地是私人的,票价五块钱。我只是坐在那里看视频,一部接着一部。眼见天色已晚,我又焦急起来。这是哪里?如果他不来,我可以把它拿回来吗?就算找到了宿舍,万一不回来,门又锁了怎么办?我胡思乱想,不知道正在播放什么电影。第三部电影拍到一半,王以森来接我回宿舍。经过一个不眠之夜,我的朋友仍然没有回来。我告别了王宜森,去了人才市场才回家。后来我特意托朋友向王宜森表达了谢意。我忘了问他有没有替我感谢我,我想他是的。我完全不记得王以森的长相,但我还记得那个帮助过我的陌生人,王以森。他从哪里来的?毕业后你去了哪里?我对此一无所知。告别之后,我们之间就永远断绝了关系。但王以森这个名字却刻在了我的心里。亲爱的王宜森,感谢您让一个刚走出校门的男孩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让他一踏入社会就不会无所适从,不会感受到世间的严酷。
张书发是孔桥职业高中的学生。我认识他的时候,我正在养猪,研究如何靠猪赚钱。孔桥职业高中在我的养猪场东边有一个实验基地,张树发和他的老师们就在那里生活,种植小西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变得熟悉起来。他告诉我,他的家乡在以养猪闻名的北新镇,他欢迎我去他的家乡参观。于是,一个周日的早晨,我和妻子骑着自行车走了三十英里,终于找到了他的家。不幸的是,我现在记不起那个村庄的名字了。他爸爸听说我们来自他儿子上学的地方,很热情,特地给我们买了食物招待我们。当时张树发年仅17岁。他的父亲让我们好好照顾他,儿子远行万里,母亲很担心。吃完晚饭,张树发带我们参观了一家大型养猪户。我还依稀记得他的样子,圆圆的脸,中分的头发,阳光的脸。现在想来,它已经变得很像我了。我还清楚地记得,他家后面有一个泥土留下的小鱼塘。他们不会捕鱼,所以每年冬天他们都要把捕到的鱼的一半送给渔民。后来我们和张树发就没有太多的联系了。他年轻、乐观、无忧无虑。即使我们请他吃饭,他也不肯来养猪场。他根本不需要我们的照顾。毕业后,他甚至与我们告别,再也没有见过我们。我忘不了张树发因为打扰了他们而没有遵守父亲的指示。也许他们的家人早就忘记了我们,但我们没有。或者也许我们帮助了别人,别人也记住了我们,但我们却早已忘记了。
https://img0.baidu.com/it/u=287736431,3968616092&fm=253&fmt=auto&app=120&f=JPEG?w=500&h=543
我刚参加工作时,我的妻子在宣堡的一家服装厂工作。我经常加班到深夜。有一次,她无意中提到了一件事。原来他们厂里有一个外地儿媳妇,每天晚上家里都有人接她。道理谁都知道:非我族人,必有异心。他们就不怕她跑吗?妻子叹息道:我不如外国人。听了这话,我来了兴趣。从此以后,每当老婆加班,我都会去接她,带她回家。同村的一个女同性恋也在他们工厂上班,但她骑的是电动踏板车,而我们都骑摩托车。但每次我们带着她慢慢开车回家时,我们都会把她放在门口。她非常感激。毕竟,对于一个女同性恋来说,晚上九十点骑自行车还是有点害怕的。后来我们搬到了天河,就和她失去了联系。后来我们搬回老家,我和妻子在孔桥的同一家工厂上班。让我没想到的是,在蔬菜紧缺的季节,她多次专门从壮南送青菜到我壮北家。当我感谢她时,她说她也很感谢我们当年送她回家。后来我才知道,她就是我妹妹梅生安香笔下的孔德琪的母亲。
帮助别人,不用担心他们是否会回报你。当你得到别人的帮助时,你不必刻意报答别人,也不必急于报答别人的人情。把你的爱传播给别人,也是同样的回报。每个人都会互相传递爱,有一天,这份爱会再次传递给你或你的家人。
关于作者
https://img1.baidu.com/it/u=2690717993,879026248&fm=253&fmt=auto&app=120&f=JPEG?w=570&h=340
孔志明(微信账号KZM),一个与工人阶级混在一起的农民,本质上也是一个农民。我喜欢农民,喜欢乡村的一切。因此,我写的文章没有华丽的辞藻,而是简单、善良、踏实,就像我自己一样。我喜欢读书、写作、养蜜蜂和养莲花。我和姐姐美生安祥分享公众号——心灵净土。
请欣赏之前的文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