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1-27 08:30:51

雷军小米创业思考:创业与企业管理的10个不要心法,避免弯路与大坑

关于创业和企业管理,很多书籍都会介绍创业融资技巧、企业管理方法、领导力提升策略等。

雷军的第一本商业思考书《小米创业思考》不仅包含了他的个人经历、实用的创业方法和管理思想的故事,还提供了真实的“血泪”经历: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创业者可能会走哪些弯路企业管理者可以避免哪些陷阱?

激情和初心是创业的重要基础,逆境中获得的经验同样宝贵。今天我们来看看雷军在书中提到的10个“不要”心态:

01

做好准备,不要猜测

雷军十年前曾说过:“站在台风口,猪都能飞上天”。很多人用这句话来形容小米的崛起或者调侃小米的低谷。他表示,这其实是一个误会,他并不是鼓励猜测。事实恰恰相反。

他说,《风中的猪》的主题是猪,意味着在进入新领域、寻找新机会时,要放低姿态,虚心学习。不仅要努力,更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 “这只猪指的是我们自己。”

雷军说,能上天的猪,大多都是在风来之前就做好了准备。如果猪遇到风,但能力不够,很快就会倒下。

02

切忌“喜出望外”,要有耐心

小米早期设立论坛是为了吸引手机爱好者,需要招募志愿者“刷手机”。有100名陌生人愿意冒险刷MIUI系统,即“100名梦想赞助商”,他们的ID后来被放在了MIUI第一个正式版的启动屏幕上。没有任何宣传,靠口碑,第一周来了100人,第二周来了200人,第三周来了400人。随后,志愿者人数不断增加。

雷军表示,现在很多创业公司“太高兴了,没有成功”,好像自己没有100万用户,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创业初期,短期内拥有太多用户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和你的核心用户一起打磨产品,这件事你一定要有耐心。

03

不要贪心,少即是多

雷军说,资源永远是有限的。切口越小,压力就越大,突破的力量也就越强。抑制贪婪,少即是多,尽量少做。

从公司的业务布局到产品的定义,在具体的业务目标面前,基于洞察和基础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收敛、聚焦必要的“最小切口”和“单点突破” “,逐步拓展”,一开始就尽量只专注于解决用户的一个迫切需求。

他举了小米2014年推出的空气净化器的例子,该产品主打“空气净化”,并没有“离子香氛”等花哨的功能。其市场客户群广泛,发展迅速,市场供应充足,具有几乎无可挑剔的性能和价格。一经推出,很快就成为中国空气净化器领域第一名。 “决定不做什么与决定做什么同样重要,”他说。

04

不要“几乎”,不要向不完美妥协

小米创业方法论中的“终极”是产品理念,还有竞争策略和经营策略。雷军说,终极就是达到自己能力的极限,达到别人无法达到的高度。我们要在精神上无限投入,不遗余力,力争最好;我们还必须无限地追求最优的解决方案,并了解达到行业和用户需求的本质。

https://img0.baidu.com/it/u=2803582826,610317013&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88&h=500

在核心领域和重点方向上,我们不能“差不多”或“足够好”。我们想要的是“如果我们再努力一点,是不是可以更好?”

雷军举了小米推出的GaN充电器的例子。它小巧便携,充电功率高达65W。它不仅可以为手机充电,还可以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各种带有Type-C充电端口的消费电子产品充电。这是小米工程师长期研发和不断打磨的结果,才最终将创新的应用技术融入到如此小的尺寸中。

05

不到最后一刻不要停止思考和打磨

雷军介绍了第一代小米手机包装盒。设计团队历时6个月,30余次结构修改,上百次打样,制作10000多个样品才最终呈现。

他表示,伟大、极致的产品并非只是天才的想法或突然的灵感,而是需要长期、痛苦的修改和一点一滴的打磨。

产品的发布并不是结束,产品的销售也不是结束。互联网方法论告诉我们,产品的销售是与用户关系的开始,产品也在不断更新、一代又一代迭代改进,一次又一次地改变、改变、改变。 ,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06

不要炫耀你的技能,要炫耀你的情感

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切忌“盲目自我感动”。必须基于对行业和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以“聚焦”的方向为导向,时时检查,防止跑错方向。

雷军回忆,2016年接手手机部门时,他发现小米手机的螺丝供应商只有一家,而且价格比同行贵五倍,因为螺丝上铣出了小米的LOGO 。他的结论是,这是自娱自乐,这些钱应该用在对用户真正有用的地方。

如果追求极致的努力不是朝着用户需求的正确方向,或者不是公司重点的方向,那么付出的努力越大,离主题就越远。然而,此时的投入和努力只能沦为“炫耀感情”的噱头,或者是无用的“炫技”,或者是盲目的“自我印象”。他不同意“极端”。它变成了一个华而不实的噱头。

07

不为剑雕舟,不坐井观天

雷军回忆起一次“误解”用户需求的经历。小米2021年量产的折叠屏手机MIX FOLD因发布会上承诺的功能需要继续打磨才发货而遭到投诉。这对于小米用户来说是正常操作,但对于非发烧友商业用户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MIUI团队根据一系列用户的不满意反馈进行了深刻反思,制定了详细、全面的整改方案。

他表示,口碑门槛的提高是用户价值长期稳定提升的倒逼机制。运营商需要不断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保持良好的声誉。

避免犯“破釜沉舟找剑”错误的方法,就是在观察和思维上不犯“懒惰病”,注重洞察行业趋势和用户需求变化,注重跟踪以及口碑变化分析。

08

不隐瞒病情避医,捂耳盗铃

https://img1.baidu.com/it/u=657699953,376402258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537

雷军表示,面对口碑的负面变化,我们不能隐瞒病情、逃避就医。可怕的不是口碑的负面变化,而是口碑的彻底消亡;就像可怕的不是严厉的骂,而是没人骂。那些愿意追你、骂你最狠的人,要么是铁杆,要么是巨魔。

坦然面对口碑,做好接受最严厉责骂的准备,然后采取最快的行动去改善。他说态度真诚,进步很快,这也是一种口碑。

口碑是标量,而不是向量。它可以帮助衡量和评估产品/服务。在微观层面上,也可以作为改进和提高的指导参考。但从宏观层面看,它是衡量产品/服务效果的标尺,而不是进步方向的指挥棒。 。

09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雷军表示,在追求速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重要的战略思维。

他表示,小米早期忽视了品牌的系统化建设,贸然做出了一些关键决策。例如,红米的命名混淆了小米和红米之间的界限。虽然定义不同的产品线,但客观上却将小米早期的高端品牌形象在大众心目中沦为单一的低价标签。造成品牌认知混乱。

Redmi是小米的第一个“X Mi”命名,树立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榜样。此后,小米生态链内大量企业和产品品牌都沿用了这种命名方式,造成了不少混乱。智力混乱严重稀释了小米的品牌潜力。

速度和耐心之间并不冲突。对于主要关节,我们需要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我们宁愿放慢脚步,想清楚之后再做决定。我们在战术执行上可以快,但在战略上也必须更稳。

不稳定、缺乏踏实,肯定会导致不必要的、非理性的急躁,迟早会出问题。因此,他认为“战略积累不能快,战术演进不能慢”,为了底层的坚定原则和更长远的发展。 ,有时候,只有局部和阶段的慢,才能有全局的速度。

10

不以成败论英雄,支持每一个疯狂的想法

雷军提到,创新需要氛围,需要包容失败和错误。不以成败来评判英雄,支持每一个疯狂的想法,尊重每一个探索未知的勇士。工程师文化是一种鼓励创新的文化。

他说,2014年,工程师们讨论了“未来的手机会是什么样子?”大家一致得出一个结论:手机正面全是屏幕。他认为这是一个很棒的想法,并支持大家去做,无论时间、投资或批量生产。我工作了三年,期间小米遇到了最困难的两年,但项目并没有动摇。

2016年小米MIX的发布震惊了世界,小米拉开了全面屏时代的序幕。全球三大设计博物馆也都收藏了小米MIX。芬兰国家设计博物馆馆长评价:“小米MIX指明了未来智能手机的发展方向。”

不仅是MIX,小米内部的大量技术创新都不是计划好的,而是工程师们在日常工作之外,基于内心的热爱和探索热情而集思广益的。

“老板让我做”和“我主动做”之间的创造力存在巨大差异。自驱动、自组织,只有建立和传承这样一种自发的创新文化和探索氛围,才能真正激发工程师的创新动力和技术才能。



创业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前往星辰大海的路上,难免惊涛骇浪。

旅程并不容易。相信雷军的《小米创业思想》会用他的故事和思想为你的旅途增添一些启发,引领前进的方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雷军小米创业思考:创业与企业管理的10个不要心法,避免弯路与大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