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zixun8 发表于 2024-11-27 23:24:40

新报发展历史:从周报到日刊,见证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信息来源

发展历程播报

编辑

1861年11月,由紫林洋公司出资,在上海发行。由英文版《华北快报》主办,首任主编是伍德。它最初是一份周报。 1862年5月,改为每周三版,周日停刊。 1872年7月改为日报。刊物言:“一般来说,商人的贸易比信息的流通更重要。我们图书馆印制的这份新报纸,包含了一切国家大事和军事信息,世俗的信息。”利弊、商业价值以及航运和货运量。”

从1868年2月1日起,采用英国式的固定页面排列,并扩大到四页。新闻和评论集中在第二版。第一、三、四版都是广告或船期新闻、商业信息等。新报自创办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以来,刊登了大量有关太平天国运动的新闻。由于当时上海出版的报纸屈指可数,《上海报》成为人们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来源。

新闻头条于 1870 年 3 月 24 日推出。

创刊10年来,《上海报》一直是上海唯一的中文报纸,变化不大。直到《宣言》的出现,这种局面才被打破。

1872年后,为了与《申报》竞争,开始发表短文、诗歌,同时降低价格(《申报》每份卖8篇,而新报卖20篇,后来不得不改为8篇)。由于使用进口白报纸的成本太高,不可持续。

1872年12月31日,经过与《申报》长期竞争,失败而停刊。

功能介绍广播

编辑

总是传教士写的,第一位是MF Wood(美国),第二位是J. Fryer(英国),第三位是林乐智(美国)。

作为上海最早的中文大众报纸,《上海报》更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在华外国人的看法,反映了外国势力在中国扩张尤其是文化渗透的一个方面。其编撰历史按时间顺序可分为三个阶段:强调信息的新闻财经报纸阶段、强调教育的地方综合性报纸阶段和强调商业的娱乐阶段。这三个阶段是外界对中国认识加深在大众传媒上的体现,体现了外国人对中国传播策略的演变,也是中国早期华文媒体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报发展历史:从周报到日刊,见证太平天国运动的重要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