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分析:兖矿能源、中国神华等核心数据对比
煤炭行业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国内煤炭行业上市公司主要有兖矿能源()、中国神华()、金控煤炭()、陕西煤炭()、山西焦煤()、中煤能源() 、华阳股份有限公司()、晋煤国际()等本文核心数据:产量、销量、营业收入、毛利率、研发投入强度
1、中国神华VS中煤能源:煤炭布局历程
中国神华()成立较早,于2007年在A股市场上市。中煤能源()继2006年在香港股市上市后,于2007年第二次在A股市场上市。 2008年。
从煤炭业务布局来看,中国神华较早涉足海外煤炭市场,而中煤能源则专注于提升国内产能。
2、煤炭业务布局及经营状况:中国神华实力雄厚
——煤炭资源对比:中国神华资源储备较为丰富
煤炭资源是煤炭相关企业开采的基石。我国虽然是煤炭资源储量较大的国家,但由于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国家对资源进行严格控制,并通过授权进行市场化。从煤炭资源储量来看,中国神华旗下矿区资源储量较为丰富,无论是资源储量还是可采储量均大于中煤能源的相关储量。中煤能源矿区分布广泛。除三大煤炭资源大省(山西、陕西、内蒙古)外,中煤能源还在新疆、江苏、黑龙江等地拥有矿区,覆盖范围广。
——煤炭产销规模对比:中国神华产销规模优势明显
两大集团的煤炭资源储量都较大,但相应的生产和销售规模却相差较大。 2016年至2021年,中国神华煤炭产销量均大于中煤能源相关规模。 2021年,中国神华煤炭产量3.07亿吨,是中煤能源煤炭产量的2.7倍;中国神华煤炭销量3.12亿吨,是中煤能源煤炭销量的2.8倍。
——研发投入对比:中煤能源研发投入强度较高
https://img1.baidu.com/it/u=4051196365,2998105881&fm=253&fmt=JPEG?w=973&h=644
随着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清洁能源布局逐步加大,进一步带动煤炭行业相关企业加大对清洁能源及相关智能开采的投入。从两家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来看,中国神华2020年相关投资金额较大,但中煤能源的投资强度高出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中煤能源的研发投入强度较大。
——智能矿山对比:中国神华作业面更智能
企业的智能采矿水平是其研发投入资本化利用的正反馈。从2020年两家公司的智能化开采水平来看,中国神华拥有10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数量上占优势。而且,中国神华与华为等专业技术公司的合作,可以有效加速智能矿山水平的提升。
——客户集中度对比:中国神华风险控制能力强
客户集中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经营风险是否分散。从两家公司前五名客户的集中度来看,整体占比在10%左右。其中,中国神华剔除关联方收入后,2020年客户集中度下降至9.7%,业务风险控制能力较强。
注:数据不包括关联方收入。
3、煤炭业务业绩对比:中国神华市场份额遥遥领先
——煤炭业务收入对比:中国神华市场占有率高
煤炭业务收入直接反映了公司在煤炭行业的市场状况。具体来看,2016年至2020年,中国神华煤炭业务收入高于中煤能源。 2021年前三季度,中国神华煤炭业务收入达1998亿元,同期中煤能源煤炭业务收入为487亿元。从煤炭业务收入占比来看,煤炭业务虽然是中国神华的核心业务,但2020年(含)之前占比将低于60%。中煤能源2020年煤炭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80.8%。2021年前三季度,两家公司煤炭业务收入占比呈相反方向变化。
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国神华以6.9%的份额排名第一,中煤能源以5.7%的份额排名第二。
https://img0.baidu.com/it/u=887807337,93198805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937
注:市场份额按企业煤炭业务收入占上述全国煤炭企业收入的比例计算,仅包含上市公司数据。
——煤炭业务毛利率水平对比:两者不相上下
毛利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煤炭业务的盈利能力。具体来看,2016年至2020年,两家公司的毛利率相差不大,中煤能源略高。中国神华在毛利总额上更具优势。总体来看,两家公司的盈利水平较为接近。
4、前瞻视角:中国神华更好
在煤炭行业,煤炭资源是企业生存的基础。煤炭产销规模是公司经营能力的体现。研发投入是公司智力和前瞻布局的关键要素。客户集中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实力、煤炭业绩是煤炭行业企业的核心要素。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前瞻认为,综合考虑各项指标,中国神华作为我国煤炭行业的龙头企业,表现更为出色。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煤炭工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地图、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等服务。包括招商、IPO募资可行性研究、IPO业务及技术写作、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深入的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家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人员交流互动。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