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栟茶高级中学九十周年庆典:平民教育与乡村振兴论坛探讨教育助力乡村发展
【智库思考】平民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近日,位于南黄海之滨的江苏省团岔高级中学组织庆祝建校90周年系列活动,并举办以“平民教育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专题论坛,进行深入回顾探讨农村中学践行平民教育的思想理念。 ,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笔者作为团岔高中校友,目前从事教育研究。我受邀参加了庆典大会和主题论坛。我深深感受到平民教育理念的可贵。一批批农村高中努力践行平民教育。这让农村平民的受教育意识不断增强,教育为乡村振兴梦想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平民教育的思想可以追溯到五四运动时期的平民教育思潮。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认为,要救中国,首先要改进和创新教育。只有广大工农群众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也来中国推广平民教育思想,主张通过“民粹”教育实现“民粹”政治。 1920年,平民教育之父颜阳初从耶鲁大学毕业回国。 1922年,发起全民扫盲运动,号召“扫除文盲,成为新公民”。随后,河北省定县开展了为期十一年的农村平民教育试点。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知识、生产力、力量和团结,造就真正的“新民”,从而达到救国强国的目的。现代平民教育主要是指教育面前人人平等,即教育平等的政治权利。教育平等权不仅是国际公约规定的基本人权,也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公民权利。今天,我们倡导的平民教育理念,首先要致力于让平民阶层,特别是下层阶级的孩子,平等地享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
作为一所农村中学,团岔中学自建校以来始终秉持育人为民、立校为民的情怀。持续为当地农村普及知识、提高素质、振兴经济做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中教育的快速发展,团岔中学明确响应时代需要和人民群众期盼,关爱职工子女通过高质量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改变了一批又一批普通工农的命运。进入新世纪,团岔中学在已故平民教育家姚志平校长的带领下,以平民教育为基本办学理念,确立了以平等教育为基本内涵的教育定位,提出了以“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平民教育的成功”为口号,开展系统的平民教育实践。团岔中学在高考中屡创佳绩,一批批平民家庭的孩子被录取重点大学,彻底改变了人生和家庭的发展轨迹,同时,在众多“超级中学”通过抢夺生源和考试建立竞争优势的同时,学校并没有被自己的成绩冲昏了头脑。失去办学底线的定向培养,团查中学始终会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践行素质教育,强化学校品牌意识作为提高办学质量的根本手段。面对生源质量无法与众多市县中学竞争的基本现实,学校从普通农村初中招收了大量学生,着力打造“低进、中出、中进、高出、高进、优出”系统。 “中学现象”,帮助工农子弟在高中实现非常显着的教育增值。
https://img1.baidu.com/it/u=2803478001,284001207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77&h=500
平民教育不仅仅意味着帮助平民阶层的孩子实现“鲤鱼跃龙门”。平民教育的更深层次意义在于教育要引导学生时刻关心老百姓。无论他们的生活轨迹如何变化,他们仍然能够坚持融入平民群体,始终坚持平民生活方式,始终用善意做事。合格的公民。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团岔中学校友李金华认为:“公共教育是培养不仅关心自己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关心自己如何生活的人。”关心老百姓的生活。”与平民教育相对的概念是贵族教育。平民教育不是引导学生成为平民,也不是引导他们排斥精英意识。相反,平民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打开平民子弟的心胸,培养他们成为优秀的职业精英和社会栋梁。新时代,团岔中学不断丰富和优化平民教育内涵,明确把“培养有平民情操、有责任精神的人”作为新时代的教育目标。这实际上是大众情感与精英意识的融合。
平民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一方面,它的学生是平民阶层的孩子,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帮助平民阶层的孩子获得更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更好的教育资源。政府公共资源应优先配置到民办学校,打破重点学校、示范学校优先吸纳资源的恶性循环。各级各类平民教育学校要把帮助平民儿童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核心使命。然而,平民教育并不是要把原来的平民子弟培养成“新贵族”、形成“新阶层”。培养他们成为善良至上、追求卓越、不忘初心、心系大众的“新精英”。从这个角度来看,平民教育和精英教育并不是对立、割裂的。加强农村平民教育和城市平民教育实践,有利于从根本上克服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平民教育的本质是为人民服务的教育。平民教育思想理念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农村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作者:张端红,同济大学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来源:《教育家》杂志2018年第23期。本文为原稿,发表时经过修改。)
https://img2.baidu.com/it/u=542864505,216755861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63&h=442
上一篇:【海外动态】密歇根大学如何建立高效的数据治理体系
下一篇:【规划参考】我国部分高校参与“大挑战学者计划”介绍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