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80|回复: 0

2019中国财富论坛:李东荣谈财富管理风险防控与监管科技应用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273
发表于 2024-11-29 08:5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东荣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

新浪财经讯 2019中国财富论坛将于7月5-7日在青岛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是“财富助力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出席并致辞。

李东荣表示,要依靠监管科技,切实提升财富管理风险防控能力。对理财产品发行、销售、投资赎回等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动态、穿透监管。特别是向上要识别产品的最终投资者,向下识别产品的基础资产,真正实现理财业务的穿透式监管。

以下为文字实录:

李东荣: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刚才王伯明老师和王老师进行了非常有趣、精彩的对话,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也给出了很好的解答。这对于与会者形成对未来经济前景的看法非常有帮助。

现在回到今天的话题,今年是国家批准青岛设立财富管理和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五周年。在这样的时刻,我也很荣幸受邀参加今天的2019青岛中国财富论坛。在昨天的开幕式上,国家金融监管部门的负责同志就财富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做了非常重要的讲话,阐述了一系列重要主张,给我们很大启发。根据本次论坛的主题,今天结合当前的新形势,就关注金融科技推动中国财富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谈几点看法。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个人知识,供大家参考。

金融科技在加强科技创新、发展普惠金融、推动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在财富管理领域,我认为金融科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



一是有利于推动财富管理行业稳健转型。自2018年国家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一系列资管新规、银行理财新规等政策文件以来,我国理财产品多层次、刚性兑付等行为持续减少,资本体系正在从实体向虚拟转变。这种现象也得到了遏制,整个行业正在朝着既定政策回归本源、统一布局、风险防控的方向转型。同时,也暴露出如何科学高效处置现有资产、开发符合资管新规的新产品业务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此过程中,如何正确综合运用各种金融科技手段,聚焦存量资产处置、增量业务培育、服务流程优化等关键领域,可以促进科技含量和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才管理,有利于为整个行业的改革转型提供新动能、新可能。

二是有利于提升财富管理市场供给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正如刚才提到的,越来越多的人会更快地进入中等收入阶层水平,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社会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主题从高净值客户拓展到中等收入群体客户,需求类型从单一的储蓄存款向多层次、多领域的综合财富管理需求转变。需求范围从主要面向国内金融市场扩大到全球资产配置。需求期已从偏重短期理财偏好转向注重中长期规划和家族财富代际传承,体现出强劲的需求驱动。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目前正处于起步阶段,从业人员能力参差不齐,财富管理专业人才储备不足,产品和服务普遍同质化。在此情况下,更需要关注金融科技的创新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开发差异化、定制化、精准化的金融产品,逐步消除金融领域的供给缺口和供需错配。当前的财富管理市场。问题。

三是有利于财富管理体系的普惠性。从发展普惠金融的角度来看,一个运转良好、功能齐全的财富管理体系应该能够让不同收入群体从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中受益。过去,我国金融体系更多注重通过银行中介动员社会资源,为经济建设提供低成本资金。长期以来,对居民财富管理重视不够,特别是对中低收入农民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缺乏足够的回应。今年,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总收入持续增长、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公共理财市场容量和潜力不断扩大。金融科技的积极应用,有利于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范围,合理降低服务门槛和成本,使得传统上小众、高成本、主要针对高净值人群的财富管理服务可以依赖于财富管理服务。依靠科技手段实现规模化、低成本的服务,从而飞入寻常百姓家。

综合来看,现代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为我国财富管理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增长市场空间。但我们也必须客观认识到,当前我国财富管理行业运用金融科技的能力仍有待提高,尤其是业务发展理念方面。一些财富管理机构迫切需要培养数字化转型思维,以适应数字化时代客户的利益。产品需求。

近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网民购买互联网金融产品规模为1.51亿,网民使用率为18.3%。同期,网上支付和手机支付的使用率分别达到72.5%和71%。我认为,从市场供给侧来看,缺口就是方向,缺口就是空间。财富管理行业要抓住新时代新形势下金融科技带来的新机遇,科学高效地设计出既符合监管要求又满足人民群众财富管理需求的产品。在此,我有一些建议。

一要坚守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初心使命。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重点。金融服务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是基础。财富管理行业一方面连接着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另一方面连接着实体经济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具有较强的资本杠杆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为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数字技术,科学合理把握资产配置和资本投入,为构建现代经济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提供精准金融支持,推动实体经济高端化。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们在谋求财富保值增值的同时,努力配置财富资源,推动行业稳健发展。

二是积极稳妥推进金融科技在财富管理领域的应用。要鼓励和支持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资管等财富管理机构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形成层次分明、有序完整、数字化程度高的产品和服务体系,充分利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 、渠道和平台,打造线上自助化、规范化、线下专业化、个性化、线上线下良性互动的财富管理新模式。挖掘和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精准营销、投资决策、风险定价、客户服务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根据不同物业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差异化精准服务规模、风险偏好和分配要求。优化金融服务,支持财富管理机构与金融科技公司在合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开展深度合作,不断丰富财富管理生态系统和产业链。



三是依托监管科技,切实提升风险防控能力。财富管理一方面是发展,另一方面是风险防控,特别是防控创新中形成的新风险。防范风险始终是金融工作的根本任务。由于理财产品往往具有跨行业、跨市场、跨地区的特点,其风险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传染性和溢出性。金融科技的深入应用也可能会带来业务、技术、网络、数据等多重风险的叠加效应,一旦出现,使得财富管理领域的风险结构更加复杂多变。 。因此,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发展监管技术,夯实综合数据统计和风险监测基础设施,努力提高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行为监管的技术应用水平。对理财产品发行、销售、投资赎回等经营管理各个环节进行全面、动态、穿透监管。特别是向上要识别产品的最终投资者,向下识别产品的基础资产,真正实现理财业务的穿透式监管。

四要做好金融消费者保护和风险教育。金融科技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社会群体进入财富管理市场,提高财富管理体系的普惠性。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很多客户缺乏金融知识、风险意识、风险承受能力。要做好投资适当性、有效保护消费者的风险教育、统一信息披露、风险提示等手段,增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全流程的透明度。同时,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据技术,优化金融产品风险评级和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体系,有效落实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强调卖方责任。针对高净值客户、长尾客户等不同客户群体,分类别开展金融知识和理财教育,引导金融消费者树立“享其利、取其利”的正确观念。自担风险,打破刚性交易的不合理预期。同时,要继续组织严厉打击以互联网理财、互联网金融为名的非法集资、非法营销、商业诈骗等侵害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营造更加诚信健康的财富管理市场环境。

各位来宾、朋友们,财富管理是一个处理社会财富和个人家庭财富的行业。它既是关系国家经济金融发展的大事,也是关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实事。如何实施财富管理?办好它需要市场、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相信在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政策引导下,通过积极运用金融科技,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的潜力将得到进一步挖掘,金融市场服务供给将日益丰富。

最后,祝愿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不断取得新成果,为全国树立有益榜样。

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记录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发言人审核。新浪发表本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9 05:57 , Processed in 0.09204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