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1|回复: 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黑土地,黑龙江加速蝶变为农产品加工强省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601
发表于 2024-10-1 08:2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聚焦发展现代规模农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率先实现农资装备现代化、科技现代化、现代化加强经营管理、农业信息化、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强数字化科技和生物技术赋能,优先把黑土建设成高标准农田,有效保护黑土。黑龙江考察。

全国每九碗米中就有一碗来自黑龙江。天高地厚、禀赋优良的黑龙江,近年来并没有满足于农业大省的现有优势。坚持“粮先行、粮先行”、“农业先行、工业后行”的方针,拉长和完善“产业链”,提升产品质量。强化“创新链条”,实施“政策组合”,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扩容升级。粮食主产省正在加快向农产品加工强省转型。各种流水线上,大豆、玉米、大米等千变万化,经过精加工后价值倍增。大豆冰淇淋香甜糯糯,辅酶Q10营养健康……越来越多的农作物被现场加工转化,进入千家万户的厨房,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大饱口福。

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929家,加工能力超过1亿吨。基本形成以玉米、大豆、水稻、乳制品、肉类等为代表的主导产业格局,农产品加工业成为经济拉动力。增长的重要产业。全省力争2025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4500亿元,比2022年增加1100亿元以上。

延伸完善“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链”

在齐齐哈尔北纬47度(易县)绿色有机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加工车间里,一粒粒金黄饱满的玉米穗通过清洗槽从输送带上滚下来。经过8道工序,3小时内“转身”。 ,最大程度保证玉米新鲜到达消费者手中。

北纬47度(易县)绿色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原料基地、产业园区、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全产业链龙头企业。 2022年公司加工鲜玉米2.1亿穗,产值4.7亿元,带动群众收入7500万元。

“工厂拥有鲜玉米、速冻果蔬加工车间5个,国内独有的全自动灭菌鲜玉米、蔬菜加工生产线15条。是目前全国技术最先进、智能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鲜玉米加工企业。公司总经理郭忠良表示,公司自成立以来,致力于整合北纬47度优质绿色有机资源,全力打造高端绿色有机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产业集群。

黑龙江省是全国玉米第一大省。 2022年,全省玉米产量4038.4万吨,定点以上加工企业100家以上,营业收入750亿元。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黑龙江省将重点发展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等近十个地区的玉米精深加工,打造多链条联动、上下游配套的玉米加工集群设施。到2025年,全省玉米加工产业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100亿元。

为了延伸产业链,黑龙江省建立了“链主”机制。各省、市、县根据产业规模确定1-2家企业作为本地区重点农产品加工产业链“链主”,并建立长期沟通。建立讨论协商机制,鼓励“链主”企业带头推动产业链补充、延伸和升级。对连锁业主企业在融资、物流、财政激励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鹤岗市绥滨县位于黑龙江与松花江交汇处。该地区沼泽密布,水草茂盛。在肉鹅养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养鹅产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荼。

如何挖掘鹅的价值,将其榨干,使其价值最大化?绥滨的答案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绥滨县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成立两江牧业有限公司,建成鹅屠宰加工厂,年屠宰加工鹅200万只,年利润1000万元。同时引进成套肉鹅熟食加工生产线,形成集肉鹅养殖、屠宰、肉类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龙头+基地+农户”全产业链,打造全国最大的肉鹅黑龙江省东部工业基地。

“春季孵化检疫,夏季分散饲养,秋季统一收购,冬季加工销售。绥滨白鹅一年四季都有生产,这得益于绥滨县鹅全产业链的快速延伸。经济。”两江市绥滨县畜牧有限公司经理陈家英说。

目前,国内不少企业正向绥滨鹅产业抛出“橄榄枝”。 2021年,绥滨县与江西华兆企业管理集团合作成立黑龙江绥滨大鹅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先后开发大鹅羽绒制品、大鹅食品、大鹅酒等项目,设计绥滨大鹅鹅。鹅品牌标志、绥滨板鹅包装、大鹅酒包装,申请注册了“鹅老大”、“鹅司令”两个商标,整合全省鹅产业资源,宣传绥滨鹅品牌。

政产学研携手完善强化“创新链”

“果葡糖浆容易受热分解,如何提高其稳定性,提高产品质量?”几个月前,黑龙江昊天玉米开发有限公司找到了黑龙江省科技厅的服务专员,以满足技术升级的需求。

几天之内,“玉米功能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生产示范”项目在科技部“启示与引领”科技项目清单上向社会公开,很快就吸引了一支团队八一农业大学专家带来该项目。合作“揭晓”技术解决方案。科技部在对接的同时,对研发给予补贴和支持。

如今,走进昊天玉米开发有限公司的车间,新的生产线已经具备了批量生产的能力。玉米粒转化为淀粉,然后经过水解和异构化,转化为晶莹剔透的果葡糖浆和其他淀粉糖。 “通过‘揭榜’项目,我们在新型深加工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开发的新产品年产量预计将超过8万吨,带动公司实现年增收3亿以上元。”该公司副总经理史秉哲说。

突破创新瓶颈,拉长价值链。黑龙江省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通过“揭榜、挂牌”等方式,组织评选国家优势科研单位,解决全省农产品加工“卡壳”问题。目前,农产品加工领域已形成科技攻关项目30个。

在齐齐哈尔山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进进出出的卡车川流不息。每天可加工大豆500余吨,生产高功能活性大豆分离蛋白70余吨、豆油80余吨、低温脱脂豆粕300余吨。

大豆生物水解和大豆加工适用性的关键技术来自东北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技术研究中心。 “通过深加工技术的创新发展,我们将大豆产业链、价值链延伸至世界一流水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阳表示,中心为省内20多家企业提供各类技术支持,“加工成分离蛋白、大豆肽、大豆膳食纤维等产品后,创造的价值每单位重量的大豆增加了一百倍。”

“2023年,省科技厅将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绕农产品加工业基础理论问题实施1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联合指导项目,不断发现和健全农产品加工新机制新机制。”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刘爱力介绍,该省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8个、产业技术研究院17个,拥有有力促进了产学研深度融合。

农作物的深加工和创新在品种的开发和选育阶段已经开始。

走进北大荒马铃薯产业集团北树种业公司试验示范田,96个品种的马铃薯植株正摇曳着乳白色的花朵。其中,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合作开发的早熟“中薯早39号”高淀粉种薯即将上市,马铃薯产业集团将成为国内首个受益单位在全国使用早熟高淀粉种薯。

“‘中熟早39’比其他品种早成熟半个月以上,延长了马铃薯的加工时间。同时,其淀粉含量也较高,平均提高18个百分点,出粉率高处理后效果会很明显。”北树种业公司高级农艺师马丽挖出几个土豆进行比较——新品种肥硕宽大,老品种细长瘦长。

“我们正在与科研院所合作,计划用三到五年培育出5个适合淀粉和全粉加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种薯新品种。”北大荒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俊奇表示,高产、高淀粉、早熟是新品种开发的方向,都是为更加精细化加工服务的和更高质量的产品。

做好“政策组合”赋能产业“提速”

黑龙江生态环境良好,发展优质农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绿色”是龙江农产品的“标签”,是打开市场的“敲门砖”。我省持续推动食品工业走规模化、高值化、绿色化发展道路。 2019年至2022年,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营业收入三年平均增速为7.8%,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平均增长8.7%。 。

“黑龙江省农产品初加工占比较大,只有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才能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实现高质量发展。”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李文德说。

近年来,黑龙江省不断优化政策措施,释放明确的产业导向和政策红利,吸引国内外龙头企业来黑龙江投资,建设了飞鹤、九三、中粮、象屿、黑龙江等一批大项目。宏展大庄、完达山、雀巢、双汇北大荒、宾西集团、一品生物、晶粮、昊天玉米、百威啤酒、蒙牛等五家企业营收已达百亿元。平均收入突破20亿元。

产业结构尚未优化、一体化程度不深、加工转化率不高……面对问题,黑龙江如何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潜力?

今年6月,黑龙江省打出“组合拳”,先后印发《黑龙江省加快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黑龙江省政策与措施》 《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两个文件为农产品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李文德表示,黑龙江省突出产业优势,明确发展重点,进一步明确玉米、大豆、水稻、乳制品、肉类五个重点产业以及食用菌、森林食品、中药材、冷鲜食品等。水鱼、鲜玉米、调理蔬菜和七大特色产业的区域布局、重点方向和发展目标。

黑龙江提出力争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4500亿元,全省农产品加工业迈上新台阶,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增收的作用更加凸显,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政府出台的每一项支持经济发展的政策,财政支持都是保障。”黑龙江省财政厅副厅长徐海晨表示,省财政已多渠道筹措资金约10亿元,确保2023年农产品生产加工政策顺利落实。

强有力的政策和金融支持是做大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有力保障。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一级巡视员王彦江表示,下一步,黑龙江将建设一批龙江特色食品产业集群,打造黑龙江省大米、鲜玉米、豆制品、乳制品到2026年,打造龙江乳品、肉制品、山特产等特色产业集群,巩固龙江奶粉、大米加工能力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开发出一批广受好评的具有龙江地域特色的新产品由市场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到黑龙江考察调研。辽阔的黑土地一直在总书记的心目中。他强调,黑龙江要担当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超过3100万龙江人将这一讯息寄托在心;龙江大地正在加速集聚锻造力量,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2:13 , Processed in 0.06449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