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7|回复: 0

企业标准化管理:提升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的关键策略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390
发表于 2024-12-5 07: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自MBA智库百科()

(重定向自)

企业标准化管理 ( )

目录

[编辑]

什么是企业标准化管理

企业标准化管理是指企业标准化部门在企业法人或其指定代理人的领导下,根据国家标准化方针政策和企业业务,对企业标准化工作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标准化的活动。发展目标。实施和监督活动的过程。简而言之,标准化管理就是通过有效组织和协调企业标准化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的标准化水平,从而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建立科研和生产的最佳秩序、获得最佳效果的目的。经济成果。

[编辑]

企业标准化管理内容

企业标准化管理有很多内容。从专业角度来看,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一、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是指导企业进行技术管理的基础和基本依据。是针对企业标准化领域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制定的标准。技术标准管理(或称技术标准化管理)主要在于明确技术标准体系的构成,把握各标准分支的具体要求和基本特点,精心组织实施各类型、各层次的技术标准。 。通过技术标准化管理,在标准化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正确思维指导下,以“标准”为基础,建立有效的、内部统一、协调的技术管理体系,促进技术标准的持续改进和全面实施。标准。 ,实现管理目标。

2、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针对企业标准化领域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而制定的标准。是技术标准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管理标准化主要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易于考核的管理标准;二是精心组织实施管理标准;三是采取有效措施。采用方法评估管理标准化绩效,认真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并及时纠正。在过去的标准化工作中,存在忽视管理标准化的倾向,这使得技术标准化管理难以持续有效,也造成了管理中不标准化行为的不断出现。新形势下推进企业标准化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管理标准的制定、实施和考核,实现企业管理标准化。

三、工作标准

工作标准是针对企业标准化领域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项目制定的标准。它们是针对人员或人群的工作范围、职责、权限和工作质量的规定。工作标准主要研究和规定各个具体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履行的职责和权限。对各项任务的数量、质量、期限和考核要求作出规定。企业工作标准化管理主要包括明确工作标准的内容和对象,科学制定工作标准,精心组织实施工作标准,对工作标准的完整性、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严格考核。

企业标准化管理实质上是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三大标准体系组成的企业标准化体系(或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编辑]

企业标准化管理的作用

企业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标准化管理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手段。

企业管理现代化是一项宏伟的系统工程。要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首先要做好管理基础工作,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以标准化为手段,统一和规范企业科研、生产、销售等方面的基础工作。经营管理等活动。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实现科学组织管理,充分发挥公司人、财、物的作用,达到对公司各项活动进行有序管理的目的。

2、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标准化部门的管理职能。

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有利于实现和发挥企业标准化部门的统一管理职能。如果企业标准化不包括统一规划、有效指挥、强制约束等大量管理活动,企业标准化部门的管理职能就无法实现。

3、通过标准化管理活动获得最佳协调效果

由于企业标准化活动涉及企业各个部门和专业领域,只有通过大量协调工作的标准化才能实现统一和简化。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是协调各方利益、密切协作、充分协商的过程。先进的标准应该是优化协调的结果。由此可以说,企业标准化工作大量是协调工作。只有加强标准化管理,才能充分发挥标准化的协调作用,取得最佳效果。

4、加强标准化管理,有利于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统筹安排和合理组织

随着标准化领域的不断拓展和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不断深入,企业标准化工作不再单纯是标准化部门的事情,而是涉及到企业生产、技术、管理等部门的工作。企业标准化是企业全员标准化、全过程标准化、综合标准化。因此,企业标准化部门应根据企业科研和生产发展的需要,统筹安排、合理组织,将各部门之间的标准化工作有机衔接,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整个企业。

[编辑]

企业标准化管理任务

1、组织宣传贯彻国家及上级标准化方针、政策、法规,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国家及上级标准化方针、政策、法规是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的主要依据。企业只有认真贯彻落实,才能顺利开展标准化工作并取得预期效果。

2、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

企业应根据国家和上级标准化方针、政策、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一套标准化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作为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的规定,使企业标准化管理有法律法规可依。可以跟随。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标准化管理标准和规章制度,根本就没有企业的标准化管理。

3、组织建立健全企业综合标准体系

组织建立健全企业综合标准体系,编制企业综合标准体系表,是企业标准化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一项全局性工作。不仅概述了企业标准化的现状,也为企业标准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制定企业标准化规划和计划,加强企业标准化管理,指导企业标准化工作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4、编制企业标准化工作计划和计划

企业标准化工作计划和计划是指导企业标准化活动的重要文件。它们也是企业科研、生产和技术开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用行政手段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有效途径。制定企业标准化工作计划和计划的目的是明确一段时间内标准化工作的主要方向和目标,以便调动各部门的力量,协调配合,全力以赴实现既定目标企业标准化。

5、组织制定企业标准并监督检查标准的实施

为适应企业科研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完善企业综合标准体系表,有计划地组织企业有关部门制定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使标准能够协调配合,监督标准实施。对有关部门标准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和评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企业的标准化水平。

6、组织开展标准化活动



企业标准化是一项全员工作,涉及企业全体员工。因此,企业标准化部门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标准化知识普及、宣传等活动;主要标准讲座和培训;评估标准化的经济效果;标准化问题讨论和标准化学术交流。通过这些活动,使企业全体员工更加认识到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使他们了解标准化,自觉参与标准化活动,使企业标准化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编辑]

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职能

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职能是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企业内部标准的制定、修订、实施等整个标准化活动,保证标准化任务的完成。

1. 规划职能

企业标准化的规划职能主要是对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发展进行综合考虑、综合平衡、统筹安排。其目的是把宏观标准化和微观标准化结合起来,正确把握未来,使企业标准化工作合理组织、科学安排,动员全体标准化人员及相关人员为实现企业标准化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

2、组织职能

企业标准化的组织职能主要是科学划分和协调企业标准化活动,合理分配和使用企业标准化投入,正确处理标准化部门与各业务部门的关系。其目的是将标准化活动的各个要素、部门、环节合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立标准化工作的正常秩序。

3. 命令功能

企业标准化的指挥职能主要是对企业标准化体系内各级各类人员的领导和各业务部门的标准化业务进行指导。其目的是保证参与企业标准化活动的相关人员按照企业标准化计划的要求相互配合、合理安排、统一步骤,保证计划的顺利完成。

4. 监督职能

企业标准化的监督职能主要是按照预定的目标和标准对企业标准化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当发现问题或偏差时,可以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以便各项标准化活动按要求开展。其目的是保证各单位的实际标准化效果与预期目标相一致,使标准化计划和目标得以实现。

5、协调职能

企业标准化的协调职能主要是平衡和规范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和标准化活动,使它们之间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有效完成企业标准化计划和目标。

规范管理的上述五项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通过规划,确定标准化活动的目标;通过组织,确定实现目标的手段;通过指挥,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通过监督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纠正偏差;通过协调,各方面工作和谐发展,从而达到标准化管理的最佳整体功能。

[编辑]

参考

吴智慧.家具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9 ^ 吴文珍.石油行业标准化培训教程。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从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7 23:40 , Processed in 0.06248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