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81|回复: 0

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加速跑,国企成首选,校企合作探索多样化协同方式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379
发表于 2024-9-15 09: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光明日报记者 杨飒 柴瑞金

6月份,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开始“提速”,猎聘网近日发布的《2022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显示,应届毕业生求职首选的公司类型主要为央企/国企。企业,占42.32%。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当前广泛开展的校企合作中,高校与国有企业正在探索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共同培养和输送人才。

加大走访企业力度,拓展就业岗位

“我对无人机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早就立志要从事这个行业。”入职两个多月的孙德鑫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2022届毕业生本科毕业于航空航天专业,主修飞行器设计。今年初,硕士毕业后的他如愿进入中航工业(成都)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成为一名无人机飞控工程师。

有了对的专业、理想和兴趣,孙德信找工作的目标很明确,再加上学校的国防氛围浓厚,选择去西部工作几乎是理所当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一直都有航空报国的红色基因,冲上蓝天的蓝色梦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主任王晓说。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李建军介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秉承“航空报国”的办学传统,优先、重点、持续为国家输送高素质人才。国防现代化建设,一大批优秀毕业生进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发动机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重点企业。

每年9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防招考月”都会邀请行业重点单位来校举办专场国防招考会,此外,学校300余名师生组成10余支队伍参加并每年深入全国18个省区市100余家国防单位、科研院所、军工企业开展“面对面”国防企业活动,巩固拓展就业市场“三航”实体包括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船舶、兵器、核工业和民航系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2022届博士研究生陈锡辉在读期间,曾在南京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三院第三十一研究所等单位工作在上司的带领下,他深刻感受到军工企业踏实务实的文化,他有一个坚定的志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祖国的国防军工建设贡献力量。”在他投递的15份简历中,他意向的公司均为航天领域的军工企业,最终他选择了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南京晨光集团。



数据显示,今年西北工业大学近3000名毕业生中,60%到航天民航等国防军工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就业创业,90%以上到校务公开、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工作。抓好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工作。

预训练阶段

校企合作促就业,不仅是毕业季的亮点,更需要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早日落地,引入行业需求、企业资源进行人才培养。浙江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衢州分校工程学院、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以下简称“浙大衢州院”)正在进行突破性的尝试。

“三年来,我们围绕衢州化工、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设立‘高端化工先进制造’卓越培训计划,利用自身优势,助力当地“吸引和培养人才是关键。”浙江大学工学院衢州分校校长、衢州研究院院长任启龙说。

2020年,浙江省制造业国企巨化集团与浙江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基地和平台,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企业参观、实习、模拟操作等实践机会也为衢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今年3月,浙江大学工学院衢州分校首批26名硕士毕业生中,7人继续攻读博士学位,16人进入化工及新材料专业。中石化等相关企业员工4人留在衢州工作。

“其实,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就是要建立一个共生共赢、可持续的‘利益共同体’。”在衢州市委常委、董事长周立阳看来巨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建军表示:“这个联合培养机制如果发挥好作用,不仅有助于打通企业与高校之间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也有利于企业介入高校与高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的前端,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除了传统工科,金融等人文社科类专业也积极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培养合作。2017年5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美国国立科技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粮期货与中粮期货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在专业共建、实验实践学分课程、科研项目、科研人员互聘、人才需求互助等方面开展校企合作。

“不仅提升了我独立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我未来的职业道路积累了经验。”在参加中粮期货举办的为期两个月的原油期货集训营后,金融工程硕士罗丽丝完成毕业论文《“保险+期货”产品设计、定价与风险管理研究——以天然橡胶为例》荣获全国优秀金融硕士论文。毕业后,罗丽丝成功担任新手产品经理为期货风险管理公司提供场外衍生品业务,帮助实体企业规避、转移风险。



“在中粮期货等公司的实践经历,为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服务经济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很受学生欢迎。”财经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春雷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铺就直接就业之路

“在读研期间能接触到实际项目,相当于比别人早两年进入工作岗位,对工作目标、任务、内容等有更清晰的认识。”回忆起自己参加在唐山首钢京唐西山焦化有限公司焦化废水生化处理项目中,北京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的孙斌至今仍感觉收获颇丰。

虽然一开始“以学生身份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有点迷茫、紧张,也有点慌乱”,但此后一年多的实践经验为他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春节前,我收到了五六份Offer(录用通知),大部分都是央企、国企的。”成功入职国家能源集团国能朗信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孙斌透露,自己也推荐了为许多同学提供工作。

孙斌的导师、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学院姚红教授认为,“理论研究和实验室工作与企业实际生产之间还有一段距离,如果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经历实际生产,仅仅学习书本上的公式、模型,做理论研究,就很难很快适应企业的工作要求。”

为给学生创造更多产学研合作培养机会,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学院与中国检测认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检测认证集团”)双方共同成立了“智慧环境联合研究中心”,不仅为学生奠定扎实理论知识基础提供了平台,也为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就业铺设了“直达通道”。

“毕业之后,团队里有一部分学生,包括本科生、研究生,会留在国检组继续研究之前的课题,相当于直接给我们输送人才。”总经理助理邱燕说国家督导组组长、科技发展部部长李文亮介绍,“通过这种校企合作,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做的课题和国家督导组的需求是重合的,如果学生“能干,集团就留他,这样相当于多观察了一年多,也省下了员工入职后的培训成本。”

光明日报(2022年6月29日第01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04:57 , Processed in 0.07440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