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4|回复: 0

史玉柱新书热议:坏老板领导力与企业成功之道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524
发表于 2024-12-8 10: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史玉柱的新书最近很受欢迎。他在新书中提到,他和马云在飞机上讨论“企业家一定是坏人”,两人的对话非常投机。事实上,不仅仅是史玉柱和马云,“坏老板”的案例也不少。

无数证据表明,“坏老板”领导团队的执行力远好于“好老板”

有评论说,历史往往是“坏人”创造的,比如半个“流氓”的刘邦、从小调皮捣蛋的曹操、逼父造反的李世民、无耻的朱元璋等等,因为只有“坏人”,我们才敢于反抗、敢于改变。创建一家好公司或许也是如此,因为“坏老板”的神经更强,思维模式更鲜明,有勇气突破约定俗成的界限、习惯的束缚、传统的束缚。毕竟,商业竞争是一场“强硬”的游戏。 “坏”者在一场狭隘的遭遇战中获胜。归根结底,这是一场“坏人”(硬汉)与“坏人”(硬汉)之间的竞争。

下面盘点那些成功的“坏老板”,并分析如何做一个好的“坏老板”。

1、史玉柱:“只问功绩,不问努力”。

中国有句古话,“无功劳”。一般情况下,如果某件事情做得不好,当事人多半会给自己找这样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人们很可能会用这句话来安慰当事人。

然而,在史玉柱的心里,却不是这样的。史玉柱追求的是:在公司里,只认功绩,不认辛苦。这句话也是捷安特企业文化中的第一句话。

这听起来有些狠,但这就是史玉柱所做的。史玉柱说,捷安特的一线销售人员如果做得不好,连300元的底薪都拿不到。如果他们做得好,他们可以获得高得惊人的销售佣金。

史玉柱还制定了非常特别的激励政策:对于销售任务完成最好的前五名,史玉柱颁发了金色奖杯以示表扬,对于最后五名的市场开拓小组,则颁发了一面带有镀金字母的黑色锦旗。 。 “X自下而上”这几个字就让人尴尬了。史玉柱的挑衅手段果然奏效。对于获得“倒数第X位”黑旗的球队来说,羞耻感更有利于奋起直追。

在新书中,史玉柱提到,在做产品和营销时,他会进行详细、真实的消费者访谈,但访谈中也会存在欺诈行为。为保证采访报道的真实性、有效性,史玉柱出台了《采访舞弊处罚法》。全国会议期间,被查出是骗子的人被要求上台演讲一百次。他叫张三,他说了100遍“张三没有信誉,张三没有信誉”。下次我不敢再这么做了。

这些做法听起来可能有些“反常”,但史玉柱确实打造了一支国内最具竞争力的营销团队。

2、马云:对于刚入职不到一年的人来说,谁提出战略谁就走!

2011年8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发出内部邮件,非常直接地批评了一些新员工的浮躁和态度。他警告任何加入公司不到一年的人不要为他写战略报告。谁提策略就滚!

他直接说道:



1)我们永远不会承诺你会致富或升职。在阿里巴巴,我们一定会承诺,你会倒霉、郁闷、委屈、痛苦……很沮丧……

2)刚加入公司不到一年的人千万不要给我写战略报告,更不能盲目提及阿里巴巴的发展计划……谁提了谁就走!但当你成为阿里巴巴员工三年后,你怎么说?我绝对洗耳恭听。我们喜欢小建议和改进...我们感谢您采取的每一个小改进行动。

3)公司雇佣我们不是为了自我发展。公司付钱给我们是为了开发客户。我们通过发展客户来发展自己。

马云的基本意思是:我付钱给你是让你做事,而不是给你想法。这话非常直接,听起来也很刺耳。

这封写给新员工的信看似无情,但确实是马云管理理念的体现。马云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执行力的作用。据说马云和孙正义曾经讨论过一个问题:一流的想法加三流的执行水平,还是三流的想法加一流的执行水平,哪个更重要?结果,两人得出了同一个答案:三流的想法加上一流的执行力。马云曾称阿里巴巴是“执行团队而不是创意团队”。

3、“毒舌”任正非:你最近进步很大,从很穷变成了比较穷。

任正非老板有多“坏”,从下面这句话就可以看出:

1)“加入华为就进坟墓”。

——任正非对刚加入华为的新员工说。

2)“华为没有院士,只有院士。如果你想成为院士,就不要来华为。小改进,大回报:大建议,只有鼓励。”

——任正非批评一些开发商忽视市场、只注重研究

3)“你最近进步很大,从很穷变成了比较穷。”

——任正非评价某财务总监的“进步”。

4)“如果这个人有精神疾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有病,建议开除他。”

——任正非批评一名刚加入华为时给自己写的“万字信”的北大学生



5)5年内不准进行幼稚创新。您将不被允许按照顾问所说或使用的任何内容采取行动,即使他们认为这是不合理的。 5年后,当你使用好系统后,我可以授权你进行部分更改。至于结构性变化,那是10年后的事了。

——任正非对华为干部说

从任正非的这些犀利的语录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华为的企业文化:持续的危机意识、决一死战的能量、制度的一致性。然而,正是这种企业文化,造就了一支令业界羡慕的“狼性”团队。

4、张瑞敏:以“小人”改造人

以“砸冰箱”、“不允许员工随地大小便”起家、被誉为中国企业现代企业管理教父的海尔张瑞敏曾说过“伟人先恶”。当今广为流传的海尔管理经验,往往是由关于“恶人”管理的小故事组成。

胡勇说:“会议结束后,大家必须把椅子推回原来的位置。”

谢爱林说:“如果某某下班后不把椅子放回原位,就会被罚款。”

张瑞敏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改造人”。他提出了“日日毕,日日毕,日日升”的管理理念。其内涵是要求每一个工作者和管理者学会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目标。海尔研究人员称之为“OEC管理法”,即对每一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进行全面控制。

通过成为“小人”,张瑞敏完成了海尔人的转变。

事实上,企业家中有很多坏老板。据说,微软的比尔·盖茨和鲍尔默经常咒骂未能完成任务的员工,并对不能很快理解其意图的员工进行讽刺。戴尔电脑的迈克·戴尔更是被誉为IT界的“恶棍”。拉里·埃里森甚至将“杀死你的对手”这一具有挑战性的宣言直接印在企业员工的T恤上。

文/创业学院

(我们将提供最新的创业故事、案例分析和行业趋势,帮助您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请关注创业学院微信公众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19:04 , Processed in 0.0662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