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5|回复: 0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一季度金融数据:贷款利率低位运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显著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330
发表于 2024-12-11 08: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4月12日发布一季度金融数据。业内专家表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总量平稳增长、分布均衡,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较低水平。同时,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处于历史同期较高水平,M2增速保持稳定,流动性保持在合理充裕水平。

对于近期市场热议的话题,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加大国债买卖力度,业内专家表示,未来央行可能将国债买卖纳入政策工具储备丰富流动性管理工具箱;但货币金融总体状况仍将保持合理适度。这与欧美国家用尽正常货币政策、被迫购买大量国债的行为有着本质的区别。

数据一览: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4.8万亿元,同比增长8.3%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46万亿元

3月末社会融资存量390.32万亿元 同比增长8.7%

一季度累计增加社会融资规模12.93万亿元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9.46万亿元,基本符合预期。数据显示,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09万亿元。虽然一季度贷款累计增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仍较2022年同期多增加1万亿元以上。



事实上,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波动主要受基数影响。去年一季度银行业“开门红”大幅走高,导致随后三季度出现一定透支。去年下半年以来,央行重点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均衡信贷投放,避免资金闲置,为实体经济可持续支持留下空间。

信贷资金的价格和流向也有不少值得期待的亮点。数据显示,3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75%,比上月下降1个基点,比去年同期下降22个基点。考虑到部分配置偏紧的领域利率较高,实际上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贷款利率下降较多。

同时,信贷结构持续优化,经济增长潜力增强。可以看到的是,央行加快了“五大文章”的布局。新的5000亿元PSL额度已全面释放。近期设立了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持装备更新和经济转型,还将放宽普惠政策。小微贷款认定标准。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驱动下,商业银行信贷结构加速调整优化。

记者了解到,3月末,绿色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均保持在20%-30%左右的较高水平;民营企业贷款增速继续快于全部贷款,目前获得贷款支持的科技型企业90%以上为民营企业。

社会融资规模仍然较高

社会融资方面,业内专家表示,社会融资规模保持较高水平,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扎实,质量和效率提升。数据显示,3月末,社会融资存量同比增长8.7%,略低于前两个月,但仍明显高于名义经济增速。

谈及社会融资存量同比增速下降的原因,业内专家表示,这不仅是部分储备项目贷款发放合理延迟所致,也受到社会融资存量同比增速下降的影响。政府债券发行进展缓慢。纵观全年,新发国债总规模预计将接近9万亿元,新增贷款也将保持在合理水平,社会融资增速仍将受到支撑,实体经济将保持稳定。

M2方面,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4.8万亿元,同比增长8.3%。从数据看,M2同比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的匹配关系正在逐步恢复正常年份。同时,3月末M2同比增速虽小幅回落,但仍相当于疫情前水平。

“需要看到的是,随着国内经济持续回升向好,M2同比增速因应疫情从高增长状态适度回落是合理、正常的。”业内人士表示,这反映了银行资产的扩张和货币的创造。走向更加稳定、平衡、可持续的轨道,也与经济复苏背景下资金周转周期趋于盘活、降水闲置现象得到缓解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从总量上看,业内人士表示,M2总量突破300万亿元,体现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是充足、有力的。大量的现有资源掌握在企业和居民手中,为促进投资、消费和整个宏观经济的复苏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应该看到,金融总量的规模确实不小。随着经济加速复苏、结构转型升级、新动能进一步培育,现有金融资源使用效率将显着提高,有利于稳增长、防风险。平衡。

保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今年以来,央行加大力度,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市场资金面保持稳定。一季度银行间市场平均利率DR007为1.87%,围绕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平稳运行。 4月份以来,人民币资金景气指数一直维持在50以下的相对宽松区间,市场预期保持稳定。

“长期国债利率出现阶段性下降,主要受市场供需影响。”业内专家表示,今年以来,长期国债利率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在2.3%左右。目前,市场机构对国债等无风险资产的偏好日益增强,而长期国债发行速度较前几年有所放缓。供应缺口导致收益率下降。中长期来看,长期国债利率主要由一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和通胀预期决定。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目标为5%左右,物价也出现温和复苏迹象,有利于支撑长期债券利率回归合理区间。

展望后续资金情况,市场目前预计二季度或将迎来国债发行密集期,特别是特别国债也可能启动发行。市场预计央行还将灵活调控公开市场逆回购等政策工具的操作,精准对冲财政发债因素的短期影响,维护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此外,针对近期热议的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增加国债买卖的话题,专家表示,历史上,我国央行曾在1997年尝试买卖国债,但很快因资金短缺而中止。市场深度和广度不够。多年来,我国国债市场持续大幅发展,为央行开展国债现货买卖操作提供了条件。未来央行可能将国债买卖纳入政策工具储备,丰富流动性管理工具箱;但总体货币金融状况仍将保持合理适度,这与欧美国家用尽正常货币政策、被迫大量购买国债的行为有本质区别。

审稿人:倪明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7 21:33 , Processed in 0.08842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