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8|回复: 0

科技赋能展览:5G、人工智能与3D打印在文物活化中的应用与创新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324
发表于 2024-12-11 21: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宋美璐 编辑魏冠红

在当今的展览中,技术正在从很多方面突破展览的边界,增加展览的宽度、厚度和深度。

近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银河回响——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振兴座谈会”上,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朱晓云表示:“在“犀牛的数量”等展览中综合运用5G、人工智能、3D打印等,不是叠加和炫耀技术,而是创造一个领域,我们希望每个观众都可以像保护工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眼睛去探索,找到很多问题的答案。”

南宋《天象图》碑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大型石刻星图之一。据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杨帆介绍,国家博物馆将与剑南春合作,盘活“天文图”碑,推出一系列文创产品。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李耿表示,振兴“天文图”碑对于向世界传播中国古代天文学和中国哲学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技术的运用不是叠加和炫耀技术”

杨帆 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

作为国家文化客厅,中国国家博物馆按照“上云,用数据赋能智慧”的要求,持续推进智慧国家博物馆建设,建成了具有丰富内容的馆藏大数据平台。资源、快速链接和高效搜索。国家博物馆从物理空间到数字空间的映射已初步实现,国家博物馆“古今相似”的虚拟数字人“艾文文”已陆续上线。 “他们不仅是虚拟博物馆的形象代言人,也是数字时代博物馆的传播者,未来他们还将继续与观众线上线下进行沟通和互动。”杨帆说道。

2023年5月30日,《几头犀牛》展览开幕。这是国家博物馆第一次构思以一件物品为主题的展览。此物为西汉金银云纹铜犀,为西汉时期的饮酒器。

中国国家博物馆国际联络处副主任朱晓云表示,之所以选择这件文物作为展览主题,首先是因为它承载着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艺术、科技和当代性。价值观。令人惊讶的是,实际展厅中并没有犀牛雕像。朱晓云解释说,犀牛雕像作为一级文物,也是极具代表性的西汉历史公证。显示在集合中后无法移动。然而,中国国家博物馆通过远程交互,在两个展厅之间建立了联动。 “一定程度上,《蜀说犀牛》为因各种原因无法移动的高档文物提供了一条活下去、走出去的途径。”



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外联络办公室副主任 朱晓云

朱晓云认为,“当今数字时代,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便捷,单向输出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我们看到了一种互动、探索、协作的新生态”。 ——创作博物馆。在《犀牛》这样的展览中综合运用5G、人工智能、3D打印等,不是为了叠加和炫耀技术,而是创造一个我们希望的领域。每个观众都会像我们一样,用自己的眼睛去探索和寻找许多问题的答案。”

杨帆介绍,国家博物馆将与剑南春合作,盘活“天文图”碑,推出一系列文创产品。南宋《天文图》碑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大型石刻星图之一。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李耿表示,这张星图上有很多小点,每个小点代表一颗恒星。这幅石质天文图上共有1440颗星星。中国古人不仅将星辰雕刻成星图,其背后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哲学理念,认为天人相通,天人合一。 《天文图》碑的振兴和利用,对于向世界传播中国古代天文学和中国哲学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妥善活化和利用文物,不仅有利于传承历史文化,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其中,古蜀文明发祥地之一、三星堆遗址的四川德阳无疑是典范。

“三星堆是德阳最耀眼的‘金字招牌’,也是打造世界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最大底气’。”德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廖凯表示,德阳正在规划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三星堆遗址保护和考古发掘质量发展和提升。打好“保护、创新、提升”三张牌,擦亮“世界三星堆、天府后花园”的城市名片。

保利文化集团纪委书记李文亮:“唯绿”巡演经济效益吓人!

三星堆管委会副主任贾素柱在研讨会上表示,三星堆虽然有精美的文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创意、构思、开发。 “我们一定要谨慎,有原则、有底线,尊重文物,遵循市场规律。一方面要保持文物的内在机制和固有文化特征,另一方面要了解受众和市场需要什么。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大胆探索。 “目前,三星堆在文物复兴方面的尝试主要包括文创产品、纪念品、艺术品、IP授权等方面的开发。下一步,要把文化带出海外,进行跨境交流,让古蜀文化得到转化。”以新的形式走出国门。

贾素珠 三星堆管委会副主任

腾讯文旅首席专家孙辉认为,文化与科技具有共同价值,可以赋能千行万业。腾讯文旅过去积累了很多浅层融合的案例,未来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文化博物馆数字化。深度融合,迈向时空参与、沉浸式体验的新阶段。比如,我们与全球很多博物馆合作开展线上文化活动,让文化超越时空。



如何打好“保护、创新、弘扬”三张牌,是每个文物保护者都在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故宫文化频频在娱乐圈崭露头角,被网友称为600年的“网红”。

故宫博物院文化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斌在研讨会上表示,近年来,故宫博物院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坚持诚信与创新,更好地融合故宫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与时俱进,在全社会推广。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传播和弘扬。

故宫博物院文化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斌(图中右)

2023年,故宫博物院与东方演艺集团联合制作的歌舞诗剧《唯有绿色》,以宋代名画《万里河山》为灵感。自首映以来,它一直很受欢迎。一票难求,这一点还是比较好体会的。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对于“唯绿”之旅的经济效益,保利文化集团纪委书记、监事会主席李文亮用“吓人”两个字来形容经济效益。 “市场效果很好,但一票难求。”

目前,故宫博物院与民间文化公司合作的儿童剧《鹿端》正在巡演中。 “故宫博物院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专业的研究能力,但如何活化和利用文物仍然需要社会各界和大量人员的支持。”有责任感、有使命感的企业要共同努力,保护和弘扬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李斌说。

“文化企业,乃至更大范围内的非文化企业,应该共同在民族文化发展和当代中华文明建设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李文亮总结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7 21:21 , Processed in 0.05865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