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22|回复: 0

2024 年纯碱供需将迎转变,过剩格局下行业或探索更多出口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7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75129
发表于 2024-10-3 14: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姜世玉

投资咨询资质:

核心思想

展望2024年,纯碱供需将发生变化,从今年的紧平衡转向供需过剩。供给方面,随着远兴后续生产线逐步稳定生产,以及连云港碱业明年新增产能,预计全年供给端整体增量将在300万吨以上。结合下游浮法和光伏产能变化预期,预计下半年纯碱供需将较上半年宽松,即过剩将有所缓解。下半年更加明显。下游浮法工艺纯碱需求将呈现减少趋势。预计明年底产能将缩减至16.5万吨/日左右。光伏将呈现逐月增长趋势,预计年底将增至11万吨/日左右。下游行业整体日熔化量或将由当年的26.89吨增加至27.5万吨-28万吨左右,且纯碱需求增量远小于供给增量。因此,在明年日益宽松的形势下,纯碱行业可能会探索更多的出口渠道来消化供应压力,也可能会出现高污染、高耗能的氨碱工艺企业退出市场。建议警惕一致性较差的预期,把握周期性供需错配下的结构性市场状况。

文本

1、市场回顾

上半年纯碱市场分为两大板块,年初至4月初的高位震荡行情和4月中下旬开始的高滑行情。 2309主力价格从2600点高点跌至1550点左右低点。 4月份之前,市场宏观经济氛围向好,对疫后经济复苏抱有很大期待。商品整体气氛热烈。纯碱结合自身的低库存和紧平衡的供需格局。现货价格坚挺,市场维持高位震荡。 4月中旬,随着远兴开工逐渐临近,行业上中下游持货意愿极低,碱厂开始小幅积累库存。受此影响,心态变得宽松,现货价格自高位回落,市场快速走弱。五一过后,随着现货价格暴跌,短短半个月就下跌了1000元/吨。市场进一步大幅下跌。主力09年跌破1600点,跌至氨碱法成本线附近开始企稳震荡。市场的波动一直持续到8月份。由于远兴生产推迟,叠加检修季产量受到较大影响,市场碱难寻,出现供需缺口。 8月份现货价格和市场价格均大幅上涨,且上涨趋势持续。持续到九月初。 9月中旬,随着检修损失的生产恢复,元兴二号线投产,供需拐点出现,库存开始积累,9月中旬至10月市场走弱。 11月,青海环保问题发酵,远兴3号线供料延误,供应端出现较大扰动。下游积极补库存,上游消耗库存。纯碱再次超预期,形成市场暴涨。

2、2024年纯碱实际产量将大幅增加,供应压力或将凸显。

2023年上半年纯碱供应形势总体保持稳定,厂家将维持高负荷运行,利润高。下半年检修旺季,加上新增产能推迟以及环境扰动,纯碱生产供应相对不稳定。预计全年纯碱产量约为3300万吨,较2022年的2938万吨增长约12.3%。产能方面,预计2023年纯碱产能为3965万吨,主要是由于元兴500万吨和金山五期新增产能200万吨,较2022年的3275万吨同比增长21%。今年,元兴一期原计划有4条生产线,产能500万吨。目前,1、2、3号线已点火。其中,1号线于6月28日点火,2号线投电时间推迟至9月。材料将于11月底交付。整体投料时间滞后于市场预期,导致市场预期较大。金山五期也已投产,但进度比预期要短。 200万吨联检产能于10月正式投产,11月全面达产。达到生产后,也发生了设备停机的情况。因此,新增产能的不断延迟和意外,使得市场此前预估的供应增量大幅降低。



预计2024年纯碱产量将进一步增长。连云港碱业2024年新增的120万吨产能预计下半年投产。另外,远兴四线尚未投产,可能推迟至2024年。随着23年新增产能的新增逐步稳产,预计纯碱总产量将有较大空间以求明年有所改善。预计2024年产能为4085万吨,实际年产量可能在36-3800万吨之间,同比增长9%-15%。

总体来看,明年纯碱行业产能将大幅增加,天然碱占比将逐步提升。目前,我国天然碱产能为180万吨。加上明年一期500万吨天然碱进入市场,天然碱总量将达到680万吨。天然碱在生产成本和环保问题上比合成碱具有明显的优势。天然碱成本仅为1200元/吨左右,而目前氨碱法成本约为2000元/吨。与此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届时碱法可能面临产能淘汰,南方碱业60万吨产能明年或将退出市场。随着远兴一期、二期、三期产能逐步投产,预示着未来几年纯碱供需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2021-2022年供需偏紧的局面将得到缓解。逐渐转向过剩。由于远兴一期500万吨将分批投产,如果6月如期投产200万吨,7-9月陆续投产剩余300万吨,则按到2023年底,纯碱产能净增12%-16%。如果明年供过于求的矛盾突出,不排除氨碱工艺产能将被清理。我们预计下半年纯碱供需压力将大于上半年。检修季节,整体产量可能会通过调整检修节奏来控制,但如果过剩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负荷减少或产能出清的情况。

3、2024年下游整体需求增加,预计光伏增速放缓,浮存产能萎缩。

今年纯碱下游浮法玻璃日熔量明显恢复。随着利润恢复,今年玻璃产能大幅增加,从年初的日熔量16.18万吨增至目前的17.26万吨,产能增幅达6.7%。 2022年下半年,由于行业整体亏损,玻璃走上产能提升之路,日熔量从18万吨高位萎缩至16万吨左右。今年一季度,由于玻璃生产整体利润尚未转正,日熔量并未出现明显增长。玻璃利润在季初开始恢复,产能也随利润出现明显恢复。第二、三季度产能大幅增长。四季度,由于利润再次走弱,同时也因为金九银十备货旺季已过,玻璃产能扩张放缓,基本维持在17万片。吨级。

今年光伏玻璃产能扩张较2022年有所放缓,从年初的7.588亿吨增至目前的9.628亿吨,增长26.88%。光伏浮标日熔化总量由年初的23.77万吨增加到目前的26.89万吨,增幅13.12%。因此,今年以来,随着浮法、光伏产能的扩张,纯碱下游需求稳步增长。总体来看,全年纯碱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部分时段甚至出现供需缺口,例如7-8月的密集检修季节。

2024年玻璃产能可能先增后减,需求可能相对集中在明年春节后的二季度,保证建筑存量的完成,玻璃产能预计将维持高位。下半年,无论是从房地产周期还是保交楼进度来看,竣工预期都比上半年更加悲观。玻璃需求可能大幅下降。预计三、四季度玻璃产能将有所回落,这意味着新一轮的去产能将开始。清除。预计年底玻璃日熔水平或恢复至16.5万吨左右,环比下降4%左右。因此,明年上半年浮法端纯碱需求仍将维持高位,但下半年可能会出现需求大幅萎缩。光伏方面,预计明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将增长15-20%,对应光伏玻璃日熔量约为10.5万吨。综合今年光伏玻璃市场情况,预计明年产能扩张将进一步放缓,明年新增产能可能在1万吨-1.5万吨左右,增幅10.4%-15.6%。



随着国民经济的复苏,明年纯碱的需求预计将进一步改善。轻碱下游主要涵盖日化洗涤、日用玻璃、调味品等,与国民经济关系密切。预计明年宏观经济进一步复苏的背景下,轻碱需求将会提振。此外,2024年碳酸锂产能扩张也将带来一定的轻碱需求增加。

4、2024年进口萎缩,出口带来新需求点

今年纯碱出口环比大幅下降,符合预期。 1-10月纯碱累计出口量133.6万吨,同比下降20%。 2022年纯碱出口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受地缘政治和天然气价格高企影响,美国纯碱、土耳其纯碱海外纯碱价格大幅上涨。海外碱成本大幅上涨,加大了我国纯碱出口优势。我国对南美国家纯碱出口量增加。这部分主要来自于对美国原有市场份额的挤压。今年能源价格下跌,我国纯碱因供需紧张而出现价格高位,失去了出口优势和必要性。受国内周期性供需缺口影响,今年纯碱进口量较去年大幅增加。比如,7-8月检修季,新增产能推迟,全国找碱困难。因此,7-8月进口需求受到刺激。 ,出货时间为1-2个月,因此9-10月纯碱进口量升至15万吨/月,创下单月历史新高。 1-10月纯碱累计进口量52万吨,同比增长368%。由于11月份纯碱价格再次上涨,国内龙头玻璃企业和进口商的进口订单也大幅增加,预计这将反映在12月至明年1月的纯碱进口量上。

随着2024年国内纯碱供需结构发生变化,预计进出口格局也将发生相应变化。随着供需逐步缓解,预计进口量较今年将大幅下降。国内碱企业也将寻求更多的出口渠道,以解决国内过剩的问题。因此,预计明年纯碱出口将为纯碱带来新的需求增长点。

5、市场展望

展望2024年,纯碱供需将发生变化,从今年的紧平衡转向供需过剩。供给方面,随着远兴后续生产线逐步稳定生产,以及连云港碱业明年新增产能,预计全年供给端整体增量将在300万吨以上。结合下游浮法和光伏产能变化预期,预计下半年纯碱供需将较上半年宽松,即过剩将有所缓解。下半年更加明显。下游浮法工艺纯碱需求将呈现减少趋势。预计明年底产能将缩减至16.5万吨/日左右。光伏将呈现逐月增长趋势,预计年底将增至11万吨/日左右。下游行业整体日熔化量或将由当年的26.89吨增加至27.5万吨-28万吨左右,且纯碱需求增量远小于供给增量。因此,在明年日益宽松的形势下,纯碱行业可能会探索更多的出口渠道来消化供应压力,也可能会出现高污染、高耗能的氨碱工艺企业退出市场。建议警惕一致性较差的预期,把握周期性供需错配下的结构性市场状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24 02:33 , Processed in 0.06208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