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8|回复: 0

2020年中国总人口不到12亿:人口统计与数据造假分析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098
发表于 2024-12-23 04: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首先介绍人口统计学的要素和术语。然后,我们根据官方数据和已发表的著作进行了科学计算,得出的结论是,2020年,中国总人口将低于12亿,不会超过14亿。我们根据发表的文章和书籍,对人口数据造假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人口数据在发布之前,已经经历了3次“注水”。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人口统计学的要素和术语。然后,我们根据官方数据和已发表的著作进行了科学计算,得出的结论是,2020年,中国总人口将低于12亿,不会超过14亿。我们根据发表的文章和书籍,对人口数据造假现象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人口数据在发布之前,已经经历了3次“注水”。

关键词:总人口、人口普查、人口统计、新生儿、人口数据造假

全国人口总量和人口增减趋势是政府制定长期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

自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取消“一孩”计划生育政策以来,高度重视人口问题并出台相关文件。然而,许多重要人物并没有意识到中国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1) 人口要素和术语的定义

首先,我们介绍有关人口统计的要素和术语。

总人口(总人口):指某一时间点某一地区内居住的个体总数;通常指年末的总人口。

年度统计中的年末人口是指每年12月31日24:00的人口。

年度全国人口统计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和华侨人数。

人口构成:指总人口中男性与女性的比例、各年龄组的比例、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例等。

妇女生育率: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子女数。

更替水平:指同一女性有足够的孩子来替代自己及其伴侣的生育水平。人口更替就是以活人补充死人。

出生率: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定地区的出生人数占总人口的比率。它反映了人口的出生水平,一般以千分之一表示。

年出生率=(当年出生人数/当年总人口)×1000‰。

人口死亡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定地区内死亡人数占总人口的比率,以千分之一表示。本文中的死亡率是指年死亡率,其计算公式为:

年死亡率=(当年死亡人数/当年总人口)×1000‰。

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年内人口自然增长量与年平均总人口的比率,通常用千分之百分数表示。用于描述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和速度的综合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自然增长率=(当年出生人数-当年死亡人数)/当年总人口×1000‰

=出生率-死亡率。

一个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人口增加或减少的主要指标。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英文:Life):是指在假设当前人口死亡率不变的情况下,同一时期出生的人预期继续生存的平均年数。事实上,死亡率在不断变化。因此,平均预期寿命是一个假设指标。

离散户人口:是指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流动人口:指本市辖区内不包括户籍人口的户籍人口。市辖区内的分户人口,是指直辖市、地级市辖区内以及各区之间,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在同一乡镇、街道的人口。也就是说,所谓“流动人口”是指户籍在县级城市和乡镇,但在外地工作、生活半年以上的人口。

(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5月11日消息,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人口将达到1万。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1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均增长0.53%,高于2000年。 2010年的增长率为0.57%,下降了0.04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表示:数据显示,近10年来我国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趋势。

对于总人口中的男女比例,统计局表示:2020年,男性人口为51.24%,女性人口为48.76%。

关于新增人口的男女比例,公安部的数据与统计局的数据有所不同。公安部2021年2月8日发布的《2020年国名报告》显示,2020年出生新生儿1003.5万人,其中男婴529万人,占52.7%;女童474.5万人,占47.3%。性别比例严重失衡。

另外,据新华社2021年3月5日报道,“十三五”期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增加1岁。

2020年我国总人口真的是14.12亿吗? “我国人口是否会继续保持近10年的低速增长趋势?”对于国家决策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注:人口数据发布后,必须进行“修正”。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普查结束后,两次普查之间发布的年度数据一般会根据普查结果进行修订,以反映人口发展轨迹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和刚刚结束的第七次全国经济普查也根据普查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了修正。

(三)2019年、2020年出生人口



我们先看2020年出生的人数,再看2019年出生的人数。

一。 2020年出生人数

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回答记者提问:“202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200万” ”。

2021年2月8日,公安部发布《2020年全国通名报告》(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在公安机关登记的新生儿总数为1003.5万人。

请关注以上两个数据:关于2020年新生儿数量,国家统计局局长表示为1200万,公安部户籍统计为1003.5万。统计局和公安部的数据相差196.5万。统计局的数据比公安部的数据多了20%!

显然,公安部的数据是真实可靠的,因为它是户籍统计数据。国家实行鼓励二孩政策,不会出现新生儿不户口的情况。国家统计局给出的新生儿数量是一个估计值,真实的统计数字不可能是1200万左右。

二。 2019年出生人数

国家统计局公布2019年全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

公安部公布的全年出生人口数为1179万人。

统计局和公安部的数据相差286万。统计局的数据比公安部的数据多了24%!

(4)2020年中国总人口是多少?

2020年中国有多少人口?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第七次人口普查(简称“七普”)结果:2020年全国总人口1万人(14.12亿)。

根据官方数据和科学测算,我们得出的结论是,2020年,中国实际总人口将不足12亿。

我们的依据和计算如下:

一。总人口是根据公安部和统计局数据的差异估算的。

我们已经描述过公安部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和2020年新生儿数百分比差异:

统计局公布的2019年新生儿人数比公安部公布的数字高出24%;

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新生儿人数比公安部公布的数字高出20%。

明眼人都知道,公安部的新生儿数据是真实可靠的,因为它是户籍数据。由此可以推断,统计局的人口总数数据也是不可靠的。

假设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比实际数据增加15%(而不是20%或24%)。然后,求解代数方程,我们得到 2020 年的实际人口:

x(1+15%)=14.12,x=11.77≈11.8,

也就是说,2020年实际总人口不足12亿。

二。总人口是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流动人口数估算的。

2021年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流动人口为37582万人。 【准确数据是:全国人口中,户籍失散人员为10万人。其中,市辖区内每户10万元的失散人员为10万人,流动人口为10万人。 】此数据由公安部提供,真实可靠。

绝大多数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村户籍人口)都是重复统计的:户籍地算了,常住地也算了。作者的很多朋友都被反复数过。

假设65%的流动人口被重复计算。这样算下来,中国2020年实际总人口就是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总人口14.12亿减去重复统计的人数:

14.12 – (3.76×65%) =11.68≈11.7,

也就是说,2020年实际总人口不足12亿。

(五)公布的人口数据被“淡化”3次

对于2020年的总人口来说,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是14亿多,而我们计算的数据还不到12亿,差距很大。根据上一节的论证,我们计算的结果与实际数据非常接近,而统计局的数据与实际数据相差很大。

为何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与实际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因为人口数据存在很多造假的情况。

刘忠良在《大国的危险之旅》(参考文献[3])中说:“地方计生部门的人口数据造假现象非常严重,有的计生人员甚至声称国家编制的人口数据都是假的,因为全国的数据都是来自他们当地的数据,各地的数据几乎都是假的。”



参考文献[2]《揭秘中国人口数据造假:从原始数据到最终发布,三注水》指出,统计局发布的人口数据夸大了人口总量数据;在数据最终发布之前,进行了3​​次“注水”。 ”。文章作者具体而详细地解释了人口数据的三次“注水”,简述如下:

第一次“注水”:虚报原始数据。

一些地方政府在普查过程中下达数字任务,设定最低人口数据目标,将人口数据分解到社区和村庄;如果实际数量不够,他们就会伪造。 “原始数据”造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类:

(一)虚报新生儿的。这些虚报的孩子,有的是随机添加到个别家庭中的,有的是添加到不存在的父母中的,还有更多的是添加到难以核实的流动人口中的。

(2)拉死人来填数字。这是为了使死者永生或复活,并将他们重新添加到总人口中。

(三)新生儿性别比造假。许多地方规定新生儿男女性别比不能超过120:100;如果实际比例超过,则为假。

第二次“注水”:人口数据重述。

对于人口数据的重述,参考文献[5]《大国的空巢:中国的计划生育出了问题》有详细的解释。文章作者易福贤表示:有些流动人口会多次重报(户籍地“普查”、生活地“普查”,也可能“普查”为“人口数量待定”)。

易福贤老师对比了历次人口普查发现,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中18-55岁人口净重超过2000万(这个年龄段的出生人数是无法隐藏的)。他们的孩子当然会报复。此外,18-55岁以外的人群重新登记的情况也不少。据此,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12.426亿中,补报人口约为5000万,2000年实际总人口约为11.9亿。

关于人口数据的虚报,有一个突出的案例:6.8万人被虚增至20万人(参考文献[5])。

2010年10月10日,湖南省人口普查员发帖揭露人口数据造假,将人口数量从6.8万虚增至20万。这位人口普查员在“红网”上说道:

“10月底,我们按照上述规定,对辖区社区人口进行了全面调查。凭良心说,我们觉得数据100%准确。但两天前,该人士负责人突然递给我一份我们社区的名册,要求我们按照上面的规定重新制作表格……看到数据后,我发现我们的底线数据和这份名单有很多差距。 : 底线人口约为比这个数据少20%:这个名单里有很多人已经搬走了,甚至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名字。”

“当我表示疑惑时,负责人就说,你管那么多干什么?反正是上级的要求,你的报酬也是按人头算的。通过我和其他普查员的沟通,我终于了解到了内情。”屈原管理区的人口一直是虚数,登记人口大大超过实际人口。”

第三次“注水”:按照计生委的喜好捏造数据。

在参考文献[2]中,文章作者说道:

“由于原始人口数据不符合计生委的利益,计生委对原始数据进行肆无忌惮的修正。手动修正原始数据的理由似乎很好,那就是‘漏掉’”然而,人工修正却是以漏报为由,修正得如此厉害、无耻,让人不寒而栗。比如,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中国人口学会居然把原始数据提高了50% 从 1.22 到 1.8。”

我们文章披露的事实和得出的结论颠覆了一些人的认知。我们希望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和高层的重视。

参考:

[1] 国家统计局网站,链接:

[2]沙和尚:《揭秘中国人口数据造假:从原始数据到最终公布,经历了三次注水》,链接:

[3]刘忠良:《大国危亡:国家兴衰与人口政策的再思考》,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1月。

[4]易富贤:《大国的空巢:中国计划生育误入歧途》,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年2月。

[5]红网:人民之声——《曲原行政区域人口普查造假,作为人口普查员,我良心不安!》 》,2010年10月10日。链接:

“支持乌托邦!”

报酬

×

乌托邦网

您的奖励将用于网站的日常运营和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弘扬红色文化!

注:附图均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片,因侵权已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4:44 , Processed in 0.35354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