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回复: 0

怎么设置指纹支付-微信怎么选择指纹支付设置-微信怎么选择指纹支付设置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949
发表于 2025-4-16 03: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给商家以及消费者带来了便利。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动起了歪脑筋,有的人会把摊点上的支付宝二维码偷偷地进行调包。店主在前台辛勤地干活,汗流浃背,而不法分子却在暗地里愉快地收钱。

7 月 10 日晚上 10 点半,武汉 28 岁的摊主小张在小推车上忙碌地烧烤生蚝,汗水不断流下。一位朋友过来对他说:“最近有人把他人摊位上的支付宝偷偷进行了调换,你检查一下自己的摊位,看看有没有这种情况。”

小张低头仔细瞧着自己小推车前的支付宝。他真的发现了异样,推车上的支付宝二维码和他自己的一样大,然而中央位置却没有他的头像。他仔细盘点了当晚的收入,发现少收了 100 多元,于是赶紧打电话报警。

他怀疑,在回到租住地将小推车放到门口的时候,可能被他人暗地里调包了。他还说,通常客人点单之后,会把支付宝付款界面展示给自己看,“真的完全没想到还有这样的骗局”。

近日,温州鹿城警方也侦破了一起跟二维码有关的盗窃案件。

商家二维码遭调包 营业款不翼而飞

林先生在温州市区开着一家蛋糕店。他的店内既可以用现金支付,又可以用微信支付,还可以用支付宝支付。不久前,一位老顾客在付款时留意到,放在收银台前的二维码旁边还张贴着另一张二维码。顾客用手机微信扫一扫,发现收款方并非林先生。顾客觉得此事奇怪,便提醒林先生进行核对。

监控画面显示,这名男子的左手握着一张白色纸张,其大小为半个手掌。他在店内徘徊了 1 分多钟,随后拿了一个蛋糕走到收银台前。此时,营业员正忙于扫描顾客手机上的二维码以收钱。男子用左手拿着蛋糕遮挡住标志牌,并且不时低头查看。紧接着,标志牌开始出现明显晃动。大约 20 秒钟之后,男子转身将蛋糕放回原位,然后离开了烘培店。

二维码还可能内藏木马

警方称,普通二维码变为“带毒”二维码较为容易。其一,可植入木马病毒;其二,能用技术手段直接将二维码做成钓鱼网址链接。如此一来,受害人支付宝或其绑定的银行卡内的钱就容易被转账或消费。在外地,曾有不法分子在共享单车及交通罚单上贴上“带毒”二维码的事件。所以,扫描二维码务必得谨慎。



不良支付习惯:支付方式太便捷

手机支付较为便捷,于是有些人做得更彻底。他们不设置屏保密码,让手机门户处于敞开状态;在登录支付工具时,直接选择了“记住用户名”以及“十天内自动登录”等设置;有些人因懒得输入密码,便直接设置了指纹支付;另外还有人直接开启了小额免密支付功能。

防范措施方面,支付方式切不可贪图省事,即便可能会多费些事,也一定要确保保险。手机密码设置主要有数字符号、手势以及指纹识别等几种模式。在使用手势开启手机时,最好避开他人,并且设置的手势不要过于简单。

可以对支付工具进行实名认证并绑定身份证,这样能防止手机丢失后被恶意找回密码。若有两部手机,最好将接收验证码的手机与下载支付软件的手机分开绑定。设定消费限额,以防万一出现问题时能避免更大的损失。

如果已经开通了指纹支付功能,那么就尽量不要让他人的指纹输入到自己的手机当中。对于已经设置好的支付方式,要时常查看其是否有发生变动,以此避免被他人钻了空子。

不良支付习惯:使用软件太随便

有些人购物时随时随地都会进行。只要看到便宜且合心意的东西,他们不会去考虑来源,而是直接拿起手机付款。对于商家宣称的扫二维码付账以及赠送礼物等情况,他们也不会进行甄别,拿到就直接去扫。

5. 不要见到免费 WiFi 就去蹭,也不要见到二维码就去扫。

不良支付习惯:使用支付工具不退出

那么运行程序中的信息就有被窃取的风险。

防范措施如下:每次使用手机支付之后,都需要将软件彻底退出。因为每个手机彻底退出程序的方式各不相同,所以一定要等到看到程序询问“确定要退出吗?”这个提示之后,再点击确认键,这样才算完成退出操作。

不良支付习惯:手机存有和支付相关信息

这些行为都存在安全隐患。

防范措施:手机里的信息和记录,特别是与个人信息、财物信息相关的那些记录,在使用完后必须要完全删除。同时,在修理手机以及出售旧手机之前,一定要提前将相关信息删除掉。

现场鸽碎碎念

手机支付非常便捷

也正因为如此

有人偷梁换柱

鱼目混珠



将有害的二维码用来钓鱼

我们千万不要见码就刷

商家也一定要提高警惕

请互相转告家人好友

点个大拇指

1个1块钱

鸽等着买鸽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23:47 , Processed in 0.06374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