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回复: 0

支付宝能给微信转账吗-转账微信支付宝卡都被冻结了-转账微信支付宝卡都被冻结了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937
发表于 2025-4-16 04: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新金融洛书

作者| 雷慢

支付宝近期小范围内上线了给微信好友转账的“功能”。

用过的人发现,支付宝会生成一个二维码并发给微信好友,好友需用支付宝进行扫一扫,这样才能领取,领取的金额上限是 2000 元,若超过 24 小时未领取,该金额将被退回。

这样一看,它其实与支付二维码的“互联互通”并无关联。用孔乙己的话来讲,属于同一个支付平台的事情,不能算作互联互通。

为什么计较是不是互联互通呢?

2019 年,央行印发了《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19—2021 年)》。在此规划中,提出了推动条码支付“互联互通”这一目标。

如今 2021 年已结束,2021 年是三年规划的截止年。互联互通尚未完成,它存在两大核心痛点。

第一,支付宝的钱不能直接支付给微信账户。这是因为中间需要清算机构参与进来。同时还涉及到一系列的反洗钱工作以及风险管理等事宜。这套体系是由央行来主导的,并且需要协调央行的监管体系一同参与,其过程非常庞杂。



第二,支付宝与微信之间的互联互通在用户信息、技术系统以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问题。关于支付的费率,需要确定如何制定、如何收取以及如何进行分配,这需要多家进行沟通和分配。即便实现了用户信息的打通,也会涉及到客户的流失或留存问题,而这是商业的核心利益之一。

这么难,那央行为何一直强调要让它们互联互通呢?从表面来看,业界称是为了给用户提供便利,同时避免机构之间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而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反垄断的行为。

这事要从打破支付机构壁垒说起。

去年 5 月,英国一家律所替 1950 万英国和 iPad 用户对苹果公司提起诉讼。该律所称苹果公司对非 IOS 开发商收取 30%的抽成费,存在涉嫌阻断潜在竞争的行为。8 月底,韩国国会对《电气通信事业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法律禁止苹果和谷歌等主要应用商店平台强迫软件开发商使用其支付系统,并收取最高 30%的佣金。

苹果佣金存在争议,其本质是利用自身搭建的场景闭环,为自己的支付系统搭建舞台,然后凭借此赚取了独特的钱财。

世界范围内,不止苹果支付,亚马逊、谷歌这些巨头,为了让消费者更方便地停留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从支付活动中获得直接收入,它们都建起了壁垒,使得用户只能使用自己的支付系统。

中国的支付机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世界的这一边,正面临着相似的质疑与调查。

社会上对于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垄断指责”存在很大分歧。“垄断”这一说法指责它们在第三方支付市场处于绝对统治地位,份额在 95%以上,并且凭借相对优势排挤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而“不具备垄断地位”这一说法的支持者,是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放在电子支付领域来考量它们的地位,两者合计仅占据市场地位的 30%多一点。

支付宝背后的电商闭环与苹果的 App Store 类似,它有着极高的壁垒。微信的社交闭环也有着极高的壁垒。

中国大众对这种壁垒较为熟知。几个大的互联网公司阵营之间存在相互排斥和隔阂的情况。例如,微信拒绝了抖音、今日头条、淘宝等 App 的接入。同时,阿里系的淘宝、天猫、盒马等也没有提供微信支付的服务。



中国监管对支付宝和微信的首要要求,就是拆壁垒。

2021 年 9 月发生了支付机构之间“互联互通”受人关注的事件,微信宣布可以与银联云闪付进行线下条码的互认互扫。在此之前不久,拼多多和美团 App 已经向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支付工具开放,正在等待这些支付工具的响应。

这种开放,主要是一方没有壁垒,而向有壁垒的另一方开放支付工具。就好像在开玩笑似的:光脚的人不害怕穿鞋的人,我已经采取行动并表明了态度,接下来就看你们是否开放了。

支付宝和微信要实现条码互认互扫,并非仅靠一句“开放”即可。对于两家商业企业而言,面临诸多问题。其一,若在京东使用支付宝付款,关于用户的支付数据,如账户信息、支付信息,双方该如何收集,其权属又归属于谁?其二,若在淘宝使用微信支付,收单佣金的利润该如何进行分成?要知道,整个淘宝电商曾经是阿里系电商的一部分,它与支付以及金融服务构成了一个闭环。如今,商家收单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开始让利给微信支付,那么利润该如何分配就成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

整体而言,支付体系的打通会攻破几个大互联网公司的生态闭环,并且会对企业的盈利模式产生影响。因为许多合作伙伴都是基于大互联网公司的生态闭环而存在的,一旦这个闭环不存在了,一些竞争优势和附加价值也就随之不存在了。这是一个更为深层次的难题。

中国第三方支付机构自 2011 年获发牌照后,其发展历程中存在诸多监管套利下的野蛮生长现象。大的支付机构通过低价倾销以及交叉补贴等不公平竞争方式来抢占市场份额。它们垄断了用户、流量和数据,还限制了其他机构的竞争。之后,它们为了追求规模效应,将触角伸向了其他金融业务牌照,从而形成了金控集团。后来,在监管开始严控的时候,人们发现,在“大而不倒”的威胁之下,隐藏着极大的交叉传染风险。这些金控集团不仅不利于自身的创新,还会扰乱市场秩序,压制产业创新。

这种不利的情况,监管是不会答应的。然而,要打破现有的生态闭环,对互联网大公司而言也是会带来一阵剧痛的,在这其中需要进行权衡和取舍。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去年 9 月的一次演讲中提到,未来,在支付领域的反垄断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推进。

留给互联网大公司的时间不多了。

En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23:26 , Processed in 0.07139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