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5|回复: 0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年龄最大的获奖者-诺贝尔文学奖年获得者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880
发表于 2025-4-19 21: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诺贝尔奖是世界科学和人文最高奖项

这些奖项用于表彰在相关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人。

诺贝尔奖于 1901 年首次颁发。奖项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医学奖以及文学奖。1968 年,瑞典中央银行增设了“瑞典中央银行纪念诺贝尔经济科学奖”。此奖在 1969 年首次颁发,人们通常将其称之为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每年进行一次评选并颁发。诺奖的甄选委员会在每年 10 月公布相关信息。颁奖典礼在每年 12 月 10 日举行,这一天是诺贝尔辞世周年纪念日。授奖仪式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由国王主持。单项奖金起初为 15 万瑞典克朗,之后逐渐增加,到 2020 年增加到 1000 万瑞典克朗(约 110 万美元)。奖品包含一枚金牌,还有一份证书以及一笔奖金。在 2019 年的时候,一共授予了 919 位个人和 24 个团体。其中有 4 位个人以及 1 个团体获得过两次奖项,1 个团体获得过三次奖项。

中国和华人获得的诺贝尔奖

近、现代的中国,在自然科学发展方面相对较为落后。在中国,获得相关奖项的人比较少。而其中的 4 位获奖者,都是在建国之后获得的奖项。



2015 年,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创制了新型抗疟药,包括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2012 年,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凭借幻觉现实主义的手法,把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了一起。

1957 年,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提出的“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两人获奖时都是中华台北籍贯。李政道在 1962 年加入美国国籍。杨振宁于 1964 年加入美国国籍,2015 年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青年李政道与杨振宁

2017 年初,姚期智教授依照《中国科学院章程》和《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由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海外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

丁肇中于 1936 年在美国出生,是美籍华人。1974 年,丁肇中和伯顿·里克特一同发现了 J/ψ 粒子。1976 年,他们因这一发现而同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丁肇中年仅 40 岁。

李远哲于 1936 年在台岛出生。1974 年,他加入了美国国籍。1986 年,他凭借分子水平化学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与赫施巴赫以及约翰·波兰伊一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当时他 50 岁。1994 年,他放弃了美国国籍,回到台岛担任中央研究院院长。

朱棣文于 1948 年在美国出生,他是美籍华人。1997 年,他因“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他 49 岁。2008 年至 2012 年期间,他担任美国能源部部长。

崔琦于 1939 年在河南平顶山出生。他是美籍华人。1998 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崔琦、哥伦比亚大学的霍斯特·路德维希·施特默以及史丹佛大学的劳克林三人,因“发现了电子量子流体现象”而获得 1998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在获得该奖项时,崔琦 59 岁。

1948 年,高行健出生在江西。1987 年,他移居到了法国。1997 年,他加入了法国国籍。2000 年,由于作品《灵山》,高行健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并且他成为了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华人作家。

钱永健于 1952 年在美国出生,是美籍华人。日裔美国科学家下村修、美国科学家马丁·查尔菲以及他,因在发现绿色荧光蛋白方面有突出成就,而共同分享了 2008 年诺贝尔化学奖。他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也是一位美国华裔化学家。

高锟于 1933 年在中國上海金山区出生。他拥有英美双国籍,曾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2009 年,他因在“光在纤维中传输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突破性成就,与发明半导体成像器件——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的韦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一同获得 2009 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他 75 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21:17 , Processed in 0.06318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