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79|回复: 0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理解市场和估值的重要性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267
发表于 2024-9-16 15: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巴菲特曾经说过,投资者只需要学习两门课程:如何理解市场、如何估值。一家公司值多少钱?这是一个非常专业和复杂的问题。

首先要说的是,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一种适用于所有情况的估值工具。

正如不存在永动机一样,在投资界,也不存在任何一种方法或工具,能够让所有人都赚钱。

因此,每个行业最正确的估值方法是不同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能力圈。例如,在能源行业,重置成本和公司的石油或天然气储量是很好的估值方法。

虽然我们没有万能钥匙,但还是有一些估值工具明显优于PE和PB。

EV/EBIT 方法

其实EV/EBIT是一个明显优于PE的估值工具,PE其实等于企业市值除以净利润,市值只是企业的一部分。

EV/EBIT解决了这个问题,EV指的是企业价值,它不仅考虑股东,还考虑债权人。

所以企业价值=市值+长期负债+少数股东权益-现金。这是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样就避免了PE的问题。

另外,PE不考虑资本结构,所以很多时候,即使是同一行业的两家公司也未必能够直接进行比较。EBIT即息税前利润,消除了资本结构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因此更具有可比性。

重置成本法

重置成本是指新建一个与现有企业具有同等生产能力和效率的企业所需的成本,这才是真正的“PB”。

对于科技股来说,这笔成本几乎无法估量,但对于能源、基础设施、零售等公司来说,重置成本意义重大。

假设今天市场上有100个竞争对手,一个聪明的商人如果想进入这个市场,一般有两个选择:

1. 建立自己的企业并与这 100 名竞争对手竞争。

2.收购这100家竞争公司中的一家,并进入这个市场。

那么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方案一,什么情况下应该使用方案二呢?其实很简单:当一家公司的当前市值小于重置成本时,聪明的商人会选择收购它。当一家公司的当前市值大于重置成本时,商人会选择自己创办公司。

从行业角度看,如果一个行业被周期性低估,其整体价值低于其重置成本,则意味着新进入者将很难进入该行业。

在炼油行业,高价收购炼油厂还是低价收购炼油厂,一个最重要的核心指标就是重置成本,而炼油厂的重置成本,其实就是拆除炼油厂,再重建一个一模一样的炼油厂的成本。

一般重建费用分为:绿地重建费用、污染地重建费用。

绿地重建费用是指在未受污染的土地上重建设备的费用。一般绿地重建费用会有昂贵的环保费用。污染土地重建费用是指在已经发生污染的地方重建设备的费用。

企业的价值等于其未来可产生的自由现金流的折现值。这个定义近乎完美。但请记住,这个定义几乎不可能建模,而且基本上 95% 的 DCF 模型都是胡说八道。

下辈子你绝对不会再看到李嘉诚、王建利、巴菲特在评判一家公司值多少钱时,让两个专家做两个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



当他们判断一家公司的价值时,他们会考虑三件事:

1.该企业目前的资产价值是多少?

2. 公司现在的正常利润是多少?

如果我经营这项业务,我可以削减这些成本,并且可以将正常利润提高多少?

3. 公司的增长潜力有多大?

PB本质上是为了解决第一个问题而创建的指标。为了更现实地思考一家公司的资产价值多少,你可能需要仔细阅读资产负债表,检查重建成本等等。

PE本质上是为了解决第二个问题而设计的指标,但和PB一样,这个指标也被滥用了,有些上市公司有大量的一次性利润,有大量的营业外利润,当你真想直接买这家公司的时候,你只会考虑可持续的正常化利润。

此外,PE 忽略了公司的资本结构,因为它不考虑任何债务。

DCF 预测

折现现金流(DCF)预测(收益法)

在金融领域,收益法使用货币随时间的价值来评估一家公司的价值。根据公司的成熟度和信誉,初创公司的折现率通常为 30% 到 60%。如果一家“新公司”预计五年内收入为 2500 万美元,折现率为 40%,则该公司的净现值 (NPV) 或当前估值约为 300 万美元。

市盈率倍数

如果公司仍在亏损,则此方法不适用,可以使用下面的成本法。否则,公司估值可以通过将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乘以倍数来进行。这个倍数可以参考行业平均水平。如果没有这样的信息,可以乘以5倍。

增长预测

查看细分市场的市场规模和增长预测

如果市场更大,分析师对经济增长的预测更高,那么你的公司估值就会更高。这是一个溢价因素。

如果你的公司是轻资产公司,那么你的目标市场至少应该有 5 亿美元的潜在销售额。如果你的公司是重资产公司,需要大量的房地产、厂房和设备,那么潜在销售额应该为 10 亿美元。

竞争对手评估

评估直接竞争对手的数量和进入壁垒

市场竞争力量对公司估值也有很大影响。如果你能证明你的公司能够大幅领先竞争对手,你就应该争取估值的主动权。在投资界,这种溢价因素被称为“商誉”(它也适用于高质量的管理团队、少数竞争对手、高进入门槛等)。

商誉可以很容易地解释几百万美元的估值。对于一家“新公司”来说,市场并不新,但管理团队是新的,因此我认为该公司在这方面的估值并不过分。

市场规律

评估一家公司价值的一种常用方法是查看一家类似的公司,看看它最近的估值。这通常被称为市场法。这类似于您在出售房屋时查看您所在地区其他房产的售价。



用上面的方法对一家公司进行估值时,除了最后一项,其他各项的估值数字都是累计的,不可能对一家初创公司做出非常准确的估值。

阅读更多:

如何在不同阶段对公司进行估值

牛市的时候,估值体系会倒退,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前两年牛市,很多没有净利润的公司,获得C轮、D轮,甚至E轮融资,都是由传统PE机构投的,因为他们降级,开始用P/S这个低级工具。

这是一家典型的优秀互联网公司的融资史,由连续创业者创办,每一轮都获得知名VC的投资,成立五年左右就上市了。在这家公司中我们可以看到陌陌等互联网公司的影子。那么公司每一轮的估值是如何计算的呢?

让我们再做一些假设,并按时间倒序进行讨论。

上市后,公开资本市场给到该公司50倍市盈率,读者立刻意识到该公司股票投资价值不大,PEG>1(P/E/),看来最佳投资时机还在私募阶段,钱都被VC、PE赚光了。

在C轮,不同的投资机构给公司的估值不一样,有的50倍P/E,有的10倍P/S,有的100元/月活跃用户,但最终估值30亿,不信你可以算一下。

每种估值方法都非常合乎逻辑:

一个准备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给个50倍市盈率,没问题吧?一个典型的互联网公司,给个10倍市销率,在美国这很流行吧?或者用户给个15-20美元的估值,等着看几家公司的估值,再给个折扣。

到了B轮,不同的投资机构给出了不同的估值方式,分歧开始显现:

某机构只用市盈率估值,给某公司50倍市盈率,但该公司没有任何盈利,因此该公司的估值为0;

某机构采用P/S估值,给予公司市销率为10,故公司估值为10*0.75亿=7.5亿;

某机构对这家公司的估值是按照P/MAU,每单位给人民币,所以这家公司的估值达到了1亿*1500万人=15亿人民币。

不同的估值方法差别这么大!我们来总结一下:

这家互联网公司天使轮的估值方式是猜测式的;

A轮的估值方法是P/MAU;

B轮的估值方法为P/MAU和P/S;

C轮的估值方法为P/MAU、P/S、P/E;

也许上市几年之后,互联网公司就变成了传统公司,人们还是会用P/B(市净率)来估值!

想想看,大多数融资的情况不都是类似的吗?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P/MAU估值体系覆盖范围最广,而P/E估值体系覆盖范围最窄。这里我暂且把这个覆盖范围叫做估值体系的阶数。P/MAU是低阶估值体系,容忍度最高;P/E是高阶估值体系,对公司要求最高。

一般来说,如果一家公司没有E,还可以投S;如果没有S,还可以投MAU,但最终还是期望流量能转化成营收,营收能转化成利润。不同的创业公司处于不同的阶段,有的拼命扩大用户量,有的绞尽脑汁想流量变现,有的每天想着如何实现盈利。但最终大家都会以盈利能力来审视一家公司,那个时候,不同阶的估值方式都会有相同的目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9 05:47 , Processed in 0.06350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