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3|回复: 0

天津商业大学全国排名-天津商业大学排行榜-天津商业大学全国排名是多少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721
发表于 2025-4-23 14: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学院发展历程

天津商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于 2005 年成立。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 1957 年,当时是国家城市服务生产企业局首次举办的制冷训练班。1958 年,北京制冷专科学校成立。1960 年,该专科学校并入北京商学院。1980 年,天津商学院成立,制冷专业成为该校建校初期最早的两个专业之一。学院目前在校的本科生有 2523 名,研究生有 326 名,教职员工有 153 名。

学院在制冷空调行业和机械制造行业中具有重要影响。

二、学院师资水平

学院的教师和教辅人员一共有 153 名。其中有 20 名教授,41 名副教授,119 名博士。学院拥有 4 名兼职和合作博导,50 名硕士生导师。有 2 名国家级人才,2 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 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才,2 名天津市教学名师,7 名天津市高端人才,还有 3 支天津市级教学团队。外聘了 2 名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有 1 名欧洲科学院院士。在 2024 年,有 5 名教师成功入选了全球前 2%顶尖科学家 2024 年度的榜单。涌现出了全国工人先锋号集体,还有全国劳动模范。同时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以及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天津市教育系统也有先进集体,天津市劳动模范也在其中。此外,有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天津市五四青年奖章。天津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也崭露头角,天津市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科技人才也表现出色,天津市五比双创先进个人以及天津市高校领航工程样板支部等一批优秀集体和个人纷纷涌现。

三、学科专业建设

学院拥有 6 个本科专业。其中有 2 个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分别为能源与动力工程以及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还有 2 个是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即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包装工程;另外还有 2 个新工科专业,分别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智能制造工程。



学院具备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这一一级学科的硕士点。它有 3 个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是制冷及低温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还有 2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即能源动力(动力工程方向)、机械(机械工程方向)。工程学已进入 ESI 学科排名的 1%。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是天津市一流学科,也是天津市重点学科、博士点建设学科,还是天津市冷链物流特色学科群的牵头学科以及天津市冷链能源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的牵头建设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是校级重点学科,并且是科创中国“一带一路”国际农产品冷链装备专业科技创新院共建单位的牵头学科。

四、教学科研平台

也体现了培养综合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办学特色。

拥有近20个省部级及以上教学和科研平台。建立了能源 + 冷链产业创新实验班。

五、课程建设情况

《制冷原理与设备》首批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制冷装置设计》是国家级精品课,同时也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工程师职业道德与责任》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材料力学》《现代冷冻冷藏技术及云控制管理》《包装动力学》《工程热力学》等课程为天津市一流课程、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天津市工程专业学位优秀课程。同时,建有一本关于自然工质 CO2 制冷热泵技术与应用的教材,且该教材是天津市高校课程思政优秀教材。

六、科学研究水平

学院对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以及成果转化工作予以重视。各学科逐渐构建起知识结构合理、学历结构合理且年龄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在制冷技术与装置领域,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在食品冷冻冷藏技术领域,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在再生资源利用领域,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在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领域,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在绿色包装技术领域,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在智能优化及包装工程 CAD/CAM 领域,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在运输包装技术领域,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在产品造型设计领域,形成了自身的研究特色。2016 年之后,完成了 60 项国家级项目,还有 101 项省部级项目在研究中,有 4 项国际合作项目,以及 261 项校企合作项目,每年的科研经费平均超过 1500 万元。出版了 20 多部专著和教材,获得了 1140 项专利、软件著作等知识产权。年均发表 170 篇论文,其中每年被 SCI、EI、ISTP 等收录 60 余篇。成果转化了 146 项。获得了 1 项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二等奖,1 项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 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3 项技术进步二等奖,5 项技术进步三等奖以及多项其他科技奖。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

七、人才培养情况



学院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在充分调查人才市场需求之后,依托科研,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载体,努力拓宽专业方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在六十余年的办学历史中,培养了众多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且具备深厚商学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累计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近 1.5 万名毕业生。这些人才中涌现出了行业精英和业界翘楚,还有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一批优秀人才。学院为国家的暖通制冷、冷冻冷藏、新能源发展、机械制造、包装设计等行业的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教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且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评价。

学院以创新驱动人才发展为理念,鼓励并指导学生积极加强实践锻炼,同时注重开发创新思维。学院承办了天津市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还联合天津市各有关院校连续近 20 年主办了天津市高校暖通制冷创新设计大赛、天津市高校包装之星大赛、天津市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多项专业创新竞赛,以此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近年来,学生团队在多个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 2 项;“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创业实践挑战赛获得银奖 1 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荣获一等奖 7 项;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得一等奖 2 项;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获得一等奖 3 项;全国大学生化妆品创新大赛获得二等奖 1 项等,共计获得国家级、省部级荣誉 300 余项。

八、国际交流合作

这些合作促进了人才培养交流。

(数据更新至2024年12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6:16 , Processed in 0.0648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