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回复: 0

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广东财经大学法学研究生院官网-广东财经大学法学专业组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727
发表于 2025-4-23 20: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603

全国政协委员鲁晓明抵京后,立刻投入紧张忙碌的会前准备工作,对提案字斟句酌地进行打磨。他与其他几位委员相聚在一起,针对提案中的共同话题展开研究交流。他表示:“身为政协委员,我需准确反映老百姓的呼声;身为一线教师,我要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提案里,以更有效地建言献策。”

鲁晓明自 2018 年成为全国政协委员后,一直紧盯民生热点。他制定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进嵌入式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为老年人就业提供平等法律保护。尤其关注老龄化问题,在全国多地展开深度调研,他的多份提案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回应。

今年,鲁晓明重点提案的内容是养老问题。他提出建议,一是要加快公立养老机构的建设,二是要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包括鼓励上门服务以及开展居家照料;与此同时,他还呼吁要丰富公立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打造一个综合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具备老年健康、医养结合、康复指导、老年教育等多种功能。

从国家层面统筹制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开展试点存在哪些难点呢?这两年的试点取得了哪些新效果?农村居民是否纳入了保险?过去的一年,鲁晓明将目光聚焦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问题上,走访并调研了全国众多的养老院和社区,收集了一手素材,还发现了不少养老领域的新课题。

2016 年我国启动了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从那时起,全国约有 50 个城市和地区加入了试点行列。鲁晓明表示,虽然试点地区在保障对象、救助形式、护理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因为缺少统筹协调,依然存在筹资渠道较为单一、规范层次不高以及责、权、利不明确等问题。

去年,鲁晓明递交了一个提案,内容是关于制定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此提案受到了社会以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他提出建议,要制定全国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把各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明确下来,从而形成一个有利于长期护理保险稳定发展的制度环境,这样就能有效地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

鲁晓明在进一步调研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尚未成为真正独立的社会保险。不同地区在发展条件和水平方面存在差异,不同类型家庭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后续各地在衔接长期护理保险的标准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从国家层面统筹制定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制度问题一直是鲁晓明履行职责的关键所在。他身为政协委员,同时也是法学学者,一方面关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另一方面重视对老龄化的法治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将这两方面融合起来加以推进。

2018 年 10 月,鲁晓明依托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推动成立了老龄社会法治问题研究院。该研究院主要研究老年人权益保护等议题,同时也研究老龄社会法治建设、法治保障等方面的内容。并且,通过法学视角来推动解决老龄问题的痛点难点。

以多样化服务解决老人后顾之忧

养老服务属于公益性社会事业,它需要政府、市场以及社会共同发力。鲁晓明认为,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对于应对老龄化问题至关重要,而这也正是他在今年全国两会所关注的重点。

鲁晓明通过在全国各地对养老机构的走访调研,并且长期关注和洞察民生热点,留意到以下情况:我国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在不断增强,然而公立养老机构的数量占比依然比较低,公益性养老服务的供给仍然相对不足。

公立养老机构和设施的建设发展应当具有普惠性。它需要能够涵盖中低收入的老人以及他们的家庭。鲁晓明在调研中发现,部分公立养老机构存在床位紧缺的情况。正因如此,一些有养老服务需求的老人只得选择市场化的养老机构。

对此,鲁晓明提出建议,要加强公立养老机构的建设。需逐步将公立养老院的规模予以扩大,依据老年人口所占比例来配置公立养老机构。尤其应当增加基层公立养老机构的数量以及床位。这样就能形成公立机构与民营机构拥有合理数量配比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现有公立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比较单一。在与老人以及一线工作者交流时,鲁晓明得知老人对服务内容有着强烈的需求。他提议,应尽快制定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公立养老机构把服务内容加以完善,将老年健康、医养结合、康复指导、老年教育等进行融合,构建起具备多种功能的综合服务平台。

养老服务既能“请进来”,也能“走出去”。鲁晓明指出,公立养老机构的建设需逐步进行,在当前这个阶段,延伸养老院的服务以及鼓励养老院提供居家照料服务,会更有利于加快满足实际的需求。



他认为,公立养老机构能够以自身作为辐射点。通过与社区、街道进行联合,培养和培训出一批专兼职的养老服务队伍。这些队伍既可以入驻社区并建设日间照料中心,从而为老人提供餐饮服务以及活动空间。也可以为有需求的老人提供点对点的上门服务,以实现居家照料。通过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和内容,来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

记者手记

履职尽责守初心

为民发声解民忧

鲁晓明在采访中多次提到“责任”这个词。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之后,他察觉到自己身上肩负着沉甸甸的担子。

初次履职时,我内心较为忐忑。我担心自己思考不够缜密,也担心写出来的提案不够充分。鲁晓明表示,随着履职经验的不断增加,如今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增多了,思考问题也变得更加周全。他强调,不变的是服务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初心。

回顾履职历程,鲁晓明所关注的话题始终围绕着民生热点。他作为连任委员,在 6 年时间里提交了将近 30 份提案,这些提案都与民生福祉有着紧密的联系,涵盖了养老、学前教育、高校毕业生就业、民营经济、农村电商等诸多领域。他发挥自身专长,为民众排忧解难,这体现了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担当。

(南方+于2024年03月3日报道链接::)

摄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6:25 , Processed in 0.09305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