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幼儿故事绘本教案:小熊不刷牙,让孩子爱上刷牙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877
发表于 2024-10-9 08: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一名专门教书、解惑的人民教师,教案是可以使用的。编写教案有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写教案才更有效?教案应该如何制定?以下是小编收集的教案样本。它们仅供参考。我希望他们能帮助大家。

中班儿童故事绘本教案第1部分

1、认真听故事,仔细观察图片,了解小熊从不爱刷牙到爱刷牙的转变过程。

2、知道牙齿的重要性,懂得爱护牙齿,坚持每天刷牙。

活动准备:

绘本《小熊​​不刷牙》、ppt课件

2. 小熊晚上做了一个梦。他的牙齿怎么了?一开始感觉如何?

3.小熊在梦中遇见了谁?他们对小熊说了什么?

5. 听完猫头鹰的话,小熊怎么样了?爸爸妈妈是怎么夸奖的呢?

1.老师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刷牙重要吗?听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打算吗?你需要每天刷牙吗?孩子要好好爱护牙齿,坚持每天刷牙,这样就不会蛀牙、不会疼痛,牙齿才会健康。我们应该从小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2.游戏:刷牙。

绘本里有一把可爱的大牙刷。这是一个很好的道具。可以请个别小朋友上来,用大牙刷示范刷牙的正确动作。其他孩子可以双手合十做出手势。

开展“我的牙刷”绘画活动。

中班儿童故事绘本教案第二部分

《谁咬我的大饼》故事情节简单有趣,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当小猪发现谁吃了他做的馅饼时,悬念就开始了。通过询问不同的朋友,他发现每个朋友都有自己独特的牙印,谜团一下子解开了。

“谁咬了我的馅饼”。

语言。

1、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比较了解不同动物的牙痕是不同的。

2.尝试用一个完整的句子来表达:“你咬了我的馅饼吗?” 3、在学、说、做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活动要点:

理解故事内容,学会说故事中的对话。

比较牙痕的差异并做出判断。

1、《谁咬了我的馅饼》ppt; 2.一些饼干。

1:引出主题。老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本很好看的故事书。你想读吗?

展示图画书。

老师:xx,你咬我的馅饼了吗?

老师:xxx,你咬我的馅饼了吗?

那么谁咬了我的馅饼呢?

老师展示饼图:饼图上的缺口是什么样的? (半圆形)。

二。了解故事。

1. 老师:小猪决定去问它的朋友们。它走路的时候遇见了谁? (小鸟)小猪会问什么呢? (请幼儿问)“小鸟,你咬我的馅饼了吗?”小鸟说:“不是我,你看!小鸟咬了一口馅饼,啊!”师:小朋友帮忙看小猪,被鸟咬了是什么样子?和原来的牙印一样吗?是不是被鸟咬了?小朱说:嗯,确实不一样。

2.老师:小猪又遇见了谁? (小兔子)小猪会问小兔子什么? “小兔子,你咬我的馅饼了吗?”小兔子说:“不是我,不是我,不信你看!说完,兔子咬了一口馅饼,你觉得它是小兔子吗?(不是)小兔猪说: : 确实不一样。

3、小猪又遇见了狐狸。谁来帮助小猪并询问狐狸?还有谁会大声问……“狐狸,你咬了我的馅饼吗?”狐狸说:不是我,不是我,狐狸咬了一口大蛋糕。狐狸咬住大蛋糕是什么样子?和半圆形齿痕一样吗?猪会说什么?什么? (这真的很不同。)。

4、小猪又遇见了谁? (鳄鱼)小猪会问鳄鱼什么?鳄鱼说:这不是我,这不是我,你看!鳄鱼咬了一口馅饼。鳄鱼的牙印是什么样子的? (尖的,锯齿状的)看起来不像是被鳄鱼咬的。小猪会说什么? (果然不一样。)。

摘要:小鸟的嘴是一个小三角形,兔子的嘴是三瓣嘴,狐狸咬掉了一个大三角形,鳄鱼咬掉了一个大锯齿,河马咬掉了半个馅饼。它们咬的牙印和这个半圆形的牙印不同,所以不被它们咬。那么谁能咬它呢?多么奇怪啊!

6、老师继续讲结局:小猪的肚子也有点饿了,也咬了一口,啊呜! (呸呸呸)太好吃了!他一边嚼着馅饼,一边想:谁咬了我的馅饼?原来是小猪自己咬的!真是一头迷茫的小猪啊!

3、找牙印(展示不同动物的牙印),让孩子找。它们属于谁的牙印?

中班儿童故事绘本教案第三部分

1、通过活动帮助孩子树立主人翁意识,培养互助、友谊的精神。

2.知道“这不是我的错”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行为。

PPT

1. 如果你在课堂上看到一个孩子在你旁边哭,你会怎么做? (孩子们的回答)

1.理解封面(文字、图片、翻译)

2.听故事,思考并回答问题:“故事中发生了什么?孩子们说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

3.你认为故事中孩子们的态度好吗?

4.你认为他们真的与哭闹的孩子无关吗?

5.第二遍听这个故事。请大家一边听一边想一想,如果你是这堂课,你会怎么做?

6. 看后面的图:你看到了什么?你感觉如何?

简介:世界、自然、我们的班级都是一样的。它们属于我们所有人。我们必须关心、共同努力、共同帮助。我们决不能做一个推卸责任、没有责任感的人。

请班上的一个孩子站在场地中央假装哭泣。请孩子们一一过一遍,自由表演。

反思:故事中的事情其实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读完这个故事,我也感触良多。老师每天在幼儿园都会引导孩子们要互相友善、热爱劳动等,但一回到家,很多家长和长辈就立即开始反教育。前几天,我亲身经历了班上两位奶奶在孩子面前进行反教育。事实上,中国很多教育的失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因素。因此,想要孩子身心健康,首先父母长辈一定要以身作则。

中班儿童故事绘本教案第4部分

《逃家的兔子》是一本充满浓浓的童趣、爱心和温暖的童话图画书。它与简洁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结合在一起。它使用拟人化技术。故事通过兔子和她妈妈的对话展开。通过猜测和讨论小兔子和妈妈的对话,孩子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到妈妈对孩子的深沉的爱,并能够满足孩子。想象力、创造和兴趣的需要对幼儿的情感教育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对母亲的爱,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欣赏、关心母亲和家人,用言语和实际表达自己的爱。行动。

1.学会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兔妈妈对兔宝宝的爱。

2、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学习句型“如果……我会……”,并用它来拓展你的想象力。

3.学会如何接受爱和对待爱,并用行动和言语表达你的爱。

1、愿意大胆表达对故事内容的猜测和想象,能够使用“如果……我会……”的句子结构。

2.愿意通过行动和言语表达你的爱。

1.《逃家的兔子》ppt课件及背景音乐。

2、妈妈提前为孩子录制了一段“情话”视频。

1. 导入。

1. 展示魔法兔子,让我们一起创造魔法。

小兔子很聪明,但是最近很调皮。我们来看看吧!

2. 展示图片:图片里有谁?哪一只是小兔子,另一只是谁?

老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的故事叫《逃家的兔子》。什么是“逃亡者”?

“逃家”就是小兔子离家出走。小兔子为什么要离家出走?

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逃家兔》的故事吧。

2、讲故事:

1.播放ppt图片:

有一天,小兔子对妈妈说:“我要逃走!”

兔妈妈说:“你要是跑了,我就追你,因为你是我的小宝贝!”

2、下一张图:小兔子在哪里?小兔子会游泳吗?谁会游泳?

继续故事:小兔子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会变成小溪里的一条小鳟鱼,游得很远。”

如果你是兔子妈妈你会怎么做?

3. 继续播放图片。兔妈妈说:“如果你变成溪里的小鳟鱼,我就变成渔夫来捉你。”

观察图片,谁变成了兔妈妈?它是怎样抓住小兔子的呢?用什么作为诱饵?为什么要用胡萝卜作为诱饵?

简介: 兔妈妈非常爱她的宝宝。她知道小兔宝宝喜欢吃胡萝卜,所以就用胡萝卜当诱饵。妈妈想得真周到。

4、继续讲故事:小兔子说:“如果你成为渔夫,我就变成山上的一块石头,这样你就抓不到我了。”

猜猜兔妈妈这次变成了什么?观察图片。

兔妈妈:“如果你变成山上的一块石头,我就变成登山者,爬到山上去找你。”

兔妈妈背着沉重的行囊,准备长途跋涉。无论小兔去哪里,兔妈妈都会跟着她的宝宝。

5.思考:你认为这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我们来看看小兔子做了什么?

6、继续欣赏图片,仔细观察。

引导幼儿说话:小兔子变成了什么?小兔子说了什么?

提醒幼儿使用“如果……我会……”

兔妈妈后来怎样了?让我们尝试一起说“如果……我会……”。

“如果你成为一名登山者,我就成为一朵小花,射入花园。”

“如果你变成一朵小花,我变成一名园丁,我仍然会找到你。”

什么是“园丁”

园丁:照料花卉和植物的人。

7、继续观察图片,引导孩子说“如果……我会……”。

“如果你发现我是一个园丁,我就会变成一只鸟,飞到很远的地方。”

“如果你变成一只鸟飞得很远,我就变成一棵树让你飞回家。”

兔妈妈为什么会变成一棵树?

猜猜小兔子还会变成什么?

8.继续观察图片,引导孩子说“如果……我会……”。

“如果你变成一棵树,我就变成一艘帆船,飘向远方。”

“如果你变成一艘帆船,我就变成风,把你吹到你想去的地方。”

9.继续观察图片,引导孩子说“如果……我会……”。

“如果你变成风,把我吹走,我就会成为马戏团的空中飞人,飞得很高。”

“如果你成为空中飞人,我就成为走钢丝的人,走到空中与你见面。”

10.继续讲故事:

“如果你变成一个走钢丝的人,在半空中行走,我就变成一个小男孩,跑回家。”

“如果你是个小男孩,跑回家,我就是你的妈妈,我会用双臂拥抱你。”

11.继续讲故事:

小兔子说:“天哪!我还不如留在这里做你的小宝贝呢。”

兔妈妈说:“动手吧!给我一根胡萝卜吧!”

小兔子终于不再逃跑,回到了妈妈身边。

3.回顾故事情节。

1. 小兔子怎么样了?你怎么说?

引导孩子用“如果……我会……”来巩固故事内容。

兔妈妈现在怎么样了?你怎么说?

2、讨论:小兔子愿意留下来吗?还是你无能为力、无法逃避?

3.你认为兔妈妈爱她的小兔吗?

老师:兔妈妈爱她的小兔子。所有的母亲都非常爱自己的孩子。不管你多么调皮,妈妈都会一直形影不离地跟着你,没有一句怨言,也不怕累,直到你长大。成人。这一切都是因为“妈妈爱你”!

(经过测试,小兔子终于知道妈妈是那么爱它,它想回家,再也不要逃跑,因为它知道只有妈妈身边才是最温暖、最安全的地方。)

4. 如果你是一只小兔子,如果你被赋予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像孙悟空一样变成72个人,你会变成什么?

(展示图片)提供动物、植物、风景等图片,让幼儿想象并表达。

4.体会妈妈对你的爱。

今天石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你想看吗:

播放《母爱》:孩子的妈妈录制的对宝宝的爱视频。

5、活动结束。

中班儿童故事绘本教案第五部分

1、理解故事,感受和理解小蛇吃各种食物,身体变形的故事情节。

2. 使用适当的词汇描述物体的颜色和形状,并愿意表达你的观察、猜测和想象。

3、感受故事幽默搞笑的氛围,通过操作体验阅读的乐趣。活动准备:

老师们为孩子们制作大本书籍和一些操作材料。

学习使用适当的词汇来描述物体的颜色和形状。

能够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猜测和想象。

1、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孩子观察,激发兴趣。老师:今天老师给孩子们带来了一本有趣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出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封面)。

师:看封面上是谁?蛇的身体是什么形状的?它是怎样行走的? (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小蛇,并大胆尝试模仿小蛇走路的样子)。

师:好啦,小朋友们,站起来,我们来学一下小蛇是怎么走路的。 (放着音乐,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小蛇如何“扭扭捏捏”地走路)。

师:扭来扭去,扭来扭去。小蛇累了就找个地方休息吧! (幼儿回到座位)。

老师:“咕噜噜……咕噜噜……”什么声音?它从哪里来? (胃)嘿,你为什么想到你的肚子?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老师:小蛇好饿啊。 (出示森林图片)看,饥饿的小蛇到哪儿去了?这是什么地方?饥饿的小蛇在这里做什么? (找东西吃,提醒幼儿完整地讲故事) 师:猜猜饥饿的小蛇会去找什么吃? (孩子们可以自由猜测)。

2.教师一页一页地讲述故事,并引导孩子们进行初步想象。

老师:(出示香蕉)那条饥饿的小蛇在树林里蠕动。它发现了什么?这是什么品种的香蕉? (弯曲,黄色......)。

老师:猜猜饥饿的小蛇看到那弯弯的黄色香蕉会做什么? (孩子们可以自由想象)。

简介: 一条非常饥饿的小蛇吃了一根黄色(弯曲的)香蕉,它的身体变成了弯曲的形状。 (请个别幼儿用完整的文字描述图片的内容)。

老师:小蛇吃了那根又黄又弯的香蕉后,它的肚子还是感觉空空的。它又去找东西吃了。这次又发现了什么?这是什么蛋糕?小蛇会做什么呢? (请个别幼儿自由讲述故事,学习小蛇如何“哇”地一口吃掉蛋糕,“咕嘟”地一口吞下蛋糕,感受故事的乐趣。)

简介:一条非常饥饿的小蛇吃了一块彩色(或三角形)蛋糕,它的身体变成了三角形。

3、完整地讲述故事,体会其中的幽默和趣味。师:饥饿的小蛇怎么走路呢?

4、延伸活动(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通过操作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

老师:哇,小蛇好饿,吃了很多东西。它舔了舔嘴,说:哇,真好吃!

老师:“咕噜噜……咕噜噜……”肚子又开始响了。它还没有满。饥饿的小蛇这次会找到什么吃的呢? (展示圆圆的肚子的小蛇)小蛇吃了什么,使它的身体变圆了? )孩子们自由表达)。

师:小蛇吃了什么? (圆苹果、西红柿、紫葡萄……)。

师:孩子们的桌子上有很多圆形的东西。如果你认为饥饿的小蛇吃了东西,你可以把它放在小蛇的肚子上。但老师有一个要求。发布后,请看图片并完整地说出。你可以吗? (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并要求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图片)。

中班儿童故事绘本教案第6部分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爱幻想、任性的孩子。这是一个奇幻故事,奇幻与现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图画书中的佩妮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没有时间去关注大人教过他们无数次的鞋带。当鞋带再次散开时,他们仍然不予理睬。幼儿总是热衷于幻想自己想做但暂时做不到的事情:妈妈想让贝尼系鞋带,但贝尼不会,他也没有时间请妈妈教他——因为他急着要去潜水探索他房间里沉没的一艘船;因为他想乘坐自己的飞船去拜访遥远的星球;因为他要和印第安人一起骑马狩猎……在惊心动魄的冒险过程中,贝尼遇到了一个难题:他必须紧紧地绑住一个有两条尾巴的怪物,才能营救小女孩克拉拉……也许每个孩子都会长大。沉浸在奇幻之中,享受在奇幻游戏中学习的乐趣。

1.通过阅读图画书,你可以学会观察图片中的一些重要提示。

2.理解故事内容,理解贝尼做了什么,并大胆表达出来。

3、感受“幻想”带来的乐趣,认识到这些幻想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

绘本ppt,一本适合所有人的绘本,轻音乐,还有一些“带鞋带的鞋子”。

1.对话介绍。

2. 阅读封面。

刺激者:仔细看,你在封面上看到了什么?孩子们,看了这么多事情,贝尼到底想做什么?我想这个故事一定很有趣,我们一起去看看会发生什么吧!

【引导攻略】:封面上出现的东西,都是绘本中贝尼奇幻游戏的“小线索”。通过首先看封面,孩子们可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并从孩子们的观察中想象出图画书的内容(贝尼会做什么)。带着疑问去读绘本,你就能明白更多的东西。

2.老师:这条神秘的鞋带把我们带到了故事的开头——(ppt4:p2-3)看,妈妈和佩妮在做什么?我们来听听,他们在说什么? (播放对话音频)你刚才听到他们说什么?佩妮要做什么?这是真的吗?我们来看一下。

3.教师:请幼儿从椅子后面的书包里拿出图画书,选择一个舒适的姿势,从第4页开始阅读(老师播放轻柔的音乐)。读完后,请孩子们把书放在桌子上。佩妮做了什么?请完整地告诉我。

【引导策略】:孩子在阅读绘本时,享受翻阅、直接体验图画的过程。提前感知故事内容并说出所看到的,有助于你理解整个故事。

5. 呈现(ppt6:第6-9页) 教师旁白:然后贝尼去探索隐藏在黑洞中的秘密。贝尼还驾驶着自己的宇宙飞船访问遥远的星球。

6. Show(ppt8:第10-11页) 从遥远的星球返回后,贝尼游历了热带丛林。师:小朋友们,热带丛林里有什么东西特别吸引你们的目光吗?快来听听吧!引导孩子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丛林。

7. 呈现(ppt9:第12-15页) 老师:贝尼驯服了“百兽之王”老虎,已经筋疲力尽了。他准备放松了。哇,你又在这里看到了什么?天空中有很多鸟儿在自由地飞翔,佩妮也跟着它们一起飞翔。



【指导攻略】:“水下潜水-探索黑洞-参观星球-丛林旅行-马戏团训练老虎-天空飞翔-草原狩猎-攀登最高峰-勇敢营救克拉拉”贯穿幼儿语言的表达和老师的提炼,幼儿都能明白Penny做了什么。

9. 老师:贝尼想到了什么解决办法?下面我们继续讲故事。佩妮终于学会了系鞋带。小朋友们,你们会系鞋带吗?上课前,我调查了班上系鞋带的情况。许多孩子还不知道如何系鞋带。和贝尼一起学系鞋带吧!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鞋子”和鞋带,练习系鞋带(鞋带顺序图一一出现供练习)。现在,贝尼终于学会了系鞋带,把怪物的两条尾巴绑在树上。并成功救出克拉拉。我们还学会了系鞋带,回家后还要多加练习!

中班儿童故事绘本教案第7部分

素材选自绘本《你好》。这本图画书讲述的是朋友见面、互相问候的过程。角色是四只小动物。剧情简单,凸显了沟通的社会主题。小学年龄段的孩子正处于社会阶段。在发展技能获得和快速成长的时期,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和互动是一项非常必要的技能,所以这本教材非常适合小班年龄段的孩子。

1、鼓励孩子观察图画,愿意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图画内容,并在情境中说“你好”。

2.尝试用不同的肢体动作与朋友打招呼,感受交流的乐趣。

多媒体课件。

利用多媒体将小河马、小老鼠、小猪、小鳄鱼的形象一一展示。你认识谁?并向你的新朋友问好。

1.小猪过来打招呼。

有一天,小河马在公园里玩耍。玩的是什么?

播放声音“你好!”你听到什么?谁在说“你好”?

小猪出现了,两个好朋友在做什么呢?你感觉怎么样?

2. 小老鼠过来打招呼。

播放“你好”声音,又有朋友来了!是谁?你猜怎么着。

向“小老鼠”展示:是我,我们一起玩吧!

你现在有多少朋友?数一下他们。三个好朋友在一起会做什么呢?

3.小鳄鱼过来打招呼。

播放“你好”声音。这听起来怎么样?

是谁?他如何向他的朋友们说“你好”?你的朋友喜欢吗?

当小鳄鱼没有朋友可以玩时,他会怎样呢?你感觉怎么样?怎样才能让我的朋友愿意和我一起玩呢?

小鳄鱼最后是怎么打招呼的呢?

4.老师完整地讲述故事,帮助孩子巩固故事内容。

1.“当你和好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你怎么打招呼?”

2、播放歌曲《你好》,引导幼儿互相打招呼。

中班儿童故事绘本教案第8部分

1. 使用故事发展问题来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2、孩子们讨论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了解班级基本行为规则并愿意遵守。

经验准备:有基本的规则意识。

材料准备:

1.故事《汤姆受到惩罚》。

2. 图片。

1.听故事《汤姆受到惩罚》,激发孩子的兴趣。

1. 老师讲故事。

2.教师问:故事中汤姆受到了什么惩罚?

3. 老师问:你认为汤姆做的对吗?为什么?

4、老师总结:其实我们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规则是需要孩子们遵守的。

2. 看图了解幼儿园课堂的基本规则。

1.展示图片,与孩子交流,讨论图片中的内容。

师:小朋友们,看老师手里的图画。你认为照片中的孩子们做得对吗?为什么?

2.从幼儿园的一天开始讨论班上的规则。

老师: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我们班,你会高兴吗?

3. 努力为我们班的日常生活制定规则。

师:那我们在幼儿园应该做什么呢?

4. 得出结论:规则对我们很重要。

3.总结。

中班儿童故事绘本教案第9部分

1、通过阅读图画语言来欣赏故事,感受故事所表达的温暖。

2.了解故事人物对幸福的理解,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和发现幸福。

3、学会用“××的幸福是……”的句型来充分表达自己或他人的幸福。

1、将绘本《幸福是什么》制作成ppt(插入与图片相符的音乐片段)、微笑表情、大字卡:“××的幸福是……”、“幸福是什么?” 。

2、提前向孩子们发放《幸福感问卷》。

1.对话介绍。

Young:我玩游戏的时候很开心。

Young:画画的时候我很开心。

师: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幸福,幸福真是一种美好的感觉。但有一只小老鼠(点击封面)经常问妈妈:什么是幸福? (出示单词卡)你想知道老鼠妈妈是怎么回答的吗?我们一起看书吧。

2.阅读感悟。

1. 老师:(点击第一页)猜猜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在哪里看到的? (引导幼儿观察樱花盛开的场景。)

师:是的,那是一个春天的早晨。小老鼠伸了个懒腰,走出了屋子。他转身问妈妈:什么是幸福?老鼠妈妈回答:幸福就是春天的早晨,推开家门,一阵樱花从头顶飘落。

什么是樱花雨?

杨:樱花的花瓣飘落下来,就像下雨了。

师:说得真好。樱花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花。当樱花雨落在你的头上是什么感觉?说:“幸福就是从山坡上的蓝色风铃草中滑下来,一次又一次。” (带孩子们一起来学习老鼠妈妈的答案。)。

3. 老师:(点击第三页)嘿,老鼠母子俩为什么这么高兴?杨:他们正在荡秋千。

老师:小老鼠紧紧地抱住老鼠妈妈,无限喜悦地问:“什么是幸福?”老鼠妈妈会怎样回答呢?

杨:她说幸福就是荡起秋千,高得像小鸟飞翔。

4. 老师:(点击第4页)除了小老鼠,屏幕上还有谁?他们在做什么?年轻:小老鼠骑着自行车追大母鸡。

师:嗯,他们在玩游戏。嘿,老鼠妈妈在哪里? (请幼儿找出来。) 师:老鼠妈妈在远处看着呢!你猜老鼠妈妈此时的感受如何?当小老鼠问“什么是幸福?”时,老鼠妈妈会说什么? (孩子们抢着说话。) 杨:幸福就是小老鼠玩得开心。

年轻:如果鼠宝宝快乐,他的妈妈就会快乐。

老师:是的,老鼠妈妈说:“幸福就是看着你快乐地玩耍,吸着鼻涕,舔着棒棒糖。”。

(小孩子笑)谁会模仿老鼠妈妈呢?讲话? (请个别儿童重复一遍。)。

5. 老师:(点击第5页)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来了,外面下雪了,天气很冷,但小老鼠的家里却很温暖。母子俩为何如此高兴?杨:他们正在喝热汤。

杨:幸福就是外面很冷,家里很热。

师:“热”可以说是“暖”。老鼠妈妈说:“幸福就是在下雪的冬夜,有一个温暖的家,有美味的绿豆汤喝。” (带孩子来听听老鼠妈妈是怎么说的。)

6. 老师:(点击第6页)小老鼠把头靠在妈妈身上。他们在看什么?

杨:他们看着太阳落山。

老师:是的,他们正在看日落。你认为他们此时的感受如何?年轻:非常安静、舒适。

老师:“什么是幸福?”小老鼠又问。 “幸福就是静静地看大海,静静地看日落,静静地和你在一起”。

老师:老鼠妈妈说她和谁在一起很幸福?来,我们也感受一下这份幸福——(音乐响起)把头靠在妈妈的肩膀上,静静地,静静地……好舒服啊!

3.欣赏故事。

老师:小老鼠一直在问妈妈一个问题。有什么问题吗?是的,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幸福是什么》。现在,孩子们将成为小老鼠,老师将成为老鼠妈妈。让我们一起欣赏故事,分享快乐,好吗?小老鼠们,记住:每次换地方的时候,都要问妈妈——什么是幸福? (提醒孩子提问时要用快乐和好奇的语气。) 好的,让我们开始吧。 (师生共同分担不同角色讲述故事)。

中班儿童故事绘本教案第10部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21:13 , Processed in 0.07515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