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回复: 0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成功救治胸痛李先生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337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滴答、滴答……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传来“滴答、滴答……”的声音,那是各种仪器发出的,它们相互交织,仿佛在诉说着对生命的渴望 。

李先生一直身体健康,突然感到胸痛,冷汗频频,恶心不止,且症状持续不缓解。他有高血压糖尿病史,不敢大意,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山一大第二附属医院就诊。

急诊心电图显示,下壁导联ST段出现抬高,心内科进行会诊后,初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具体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下后壁心肌梗死、心功能Ⅰ级、高血压病2级,还患有2型糖尿病。情况十分危险,心内科马上商定要为李先生做手术,副主任医师景彩和助手赵健,在吴云主任的指导下,为李先生开展“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血栓抽吸术+球囊扩张成形术+药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术中进行造影时发现,患者的左主干呈现出弥漫性狭窄的情况,其末端狭窄最为严重的地方达到了90%至95%,并且累及到了前降支、中间支以及回旋支开口,这些部位的狭窄程度为80%至90%;右冠脉近中段同样存在弥漫性狭窄,远段则完全闭塞。在术中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狭窄并闭塞病变。此次引发心肌梗死的血管是右冠脉。



在得到患者本人以及其家属的同意之后,医生给患者做了右冠脉介入治疗 。景彩有点担忧 ,因为李先生左右冠状动脉都存在弥漫性狭窄 ,此次心肌梗死肯定会让心肌损害更加严重 ,损害范围广 ,而且急症手术风险极高 ,术中并发恶性心律失常 、心跳骤停的可能性非常大 。正如医生预先推测的那样,李先生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室性心动过速情况,还出现了意识丧失的状况,并且肢体发生了抖动,医护人员立刻对患者展开抢救,待患者情况好转后继续开展手术,最终成功在患者右冠状动脉远段植入了一枚冠脉内支架 。

手术三天后的那个晚上,李先生的病情又一次突然发生了变化。他突然感觉憋闷,咳痰咳不出来,那种熟悉的窒息感又一次笼罩住了他,前所未有的恐惧缠绕着他 。医生考虑患者为急性左心衰,迅速给予呋塞米注射液进行静推,给予沙丁胺醇进行雾化吸入,给予多索茶碱进行静滴,抢救快速且有条不紊地展开,然而患者憋喘的症状仍不能得到缓解,其血氧饱和度逐渐下降至85%以下,出现呼吸循环衰竭,情况十分危急,随后被紧急转入ICU继续救治。

针对患者病情,ICU一区迅速制定了救治方案,李先生属于急性心梗合并心力衰竭的情况,这种病情危重,死亡率很高,抢救难度大,随时都可能功亏一篑,救治如此高危患者如同从死神手中抢人,只能一关一关过,不知道在哪一个关口就可能被卡住。病情被告知给家属后,这个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在面对治疗费用时感到为难,在面对生还可能性时也难以抉择,患者家属强忍着内心的悲痛,试图放弃治疗。

查看患者病情后,ICU主任韩承河不愿就此放弃,他有多年救治经验,曾从死亡线上拉回无数生命。他找到家属,向其说明情况,称李先生还年轻,是一个家庭的支柱,还可以尽力一试。同时,韩承河主任、侯大鹏副主任每天密切留意患者病情变化,采取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措施,采取改善心脏负荷的措施,采取改善冠脉循环的措施,采取调控血糖的措施,采取调控血压的措施,采取控制感染的措施,采取营养支持等综合救治措施,并且依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李先生经过ICU的精心救治,意识渐渐恢复,病情出现好转,5天后脱离了呼吸机,转入心内二科进行后续治疗,最终康复出院。

李先生正在逐步康复,他激动地说,自己十分感激山一大二附院的医护人员,是他们让自己能够起死回生 。李先生的家人满怀感激,为山一大二附院的医护人员送上了锦旗 。

医生说



突发急症常常让人来不及应对。面临生死的选择,往往就在一瞬间。韩承河表示,“我们在一线工作,只有一个信念,就是绝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抓住时机,精确救治,就是这么简单。作为大夫尤其是重症医学大夫,救活一个人,那种成就感,让人十分享受。”

景彩对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颇有经验,急性心肌梗死急救要牢记两个120,一是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二是要把握黄金救治120分钟,疏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让心脏重获血液供应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开通血管的理想时间是发病后120分钟内 。

守望生命,这是医护人员坚持的信念,此信念能为患者解除病痛,助其重获新生,它支撑着医护人员把更多危重患者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还能为更多复杂、急危重症患者保驾护航。

——

编辑|赫俊杰杨一帆 李源

美编 | 张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03:35 , Processed in 0.0655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