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回复: 0

门诊常见患者误认胃疼,上腹痛原因多,腹痛知识先普及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170
发表于 昨天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门诊,我们常碰到患者捂着肚子,说自己胃疼,还要求开开胃药,最终却被诊断出有其他问题。我们发现,只要是上腹痛,患者都会说是胃疼。但实际上,上腹痛不一定就是胃疼。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胃处于上腹部。胃的前壁右侧挨着肝脏,左侧靠近膈,下部与腹前壁接触,而后壁和胰腺、左侧肾上腺、左侧肾脏、脾脏、横结肠等器官相邻 。

胃病是导致上腹部疼痛的常见缘由,像胃炎、胃溃疡、胃痉挛等,然而上腹部疼痛不一定意味着是胃疼,其他一些疾病也能够引发该部位的疼痛,诸如肝胆疾病、胰腺疾病、肾脏疾病、腹膜疾病。

腹痛分三种

先说一下腹痛的知识,再来说胃痛。腹痛依据发生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三种,分别是内脏性疼痛,躯体性疼痛,牵涉痛。

内脏器官障碍引发的疼痛称作内脏痛,它可由机械性牵拉、缺血以及炎症刺激诱发,这种疼痛就是内脏性疼痛。内脏痛具有定位模糊的特点,这是由于感受痛觉的神经在内脏的分布相较于躯体更为稀疏,并且内脏感觉的传入途径较为分散。此外,胃的前后左右皆是各类内脏器官,所以当腹部出现疼痛时,我们无法仅凭自身感觉确定疼痛的明确位置 。

腹膜壁层及腹壁病变引起皮肤痛感,这种痛感叫躯体性疼痛,其特点是定位准确,程度持续且剧烈,会有局部肌肉紧张,疼痛会因咳嗽、体位变化而加重,简言之,这种疼痛能明确指出疼痛位置。

内脏性疼痛牵涉身体体表部位的疼痛被称作牵涉痛,牵涉痛的特点是定位明确,疼痛剧烈,存在压痛、腹肌紧张及感觉过敏等情况,其位置与神经分布和腹部脏器的关系紧密相关,体表感应部位在上腹部的器官像胃、肝脏、胆囊等,我们能够依据体表位置来推测病变的器官。

一种疾病引发的腹痛,可能同时涉及多种机制。以急性阑尾炎为例,在疾病早期,疼痛出现在脐周或者上腹部,还常常伴有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这属于内脏性疼痛。随着病情不断发展,持续且强烈的炎症,会对相应脊髓节段的痛觉传入神经产生刺激,进而出现牵涉痛,此时疼痛会转移至右下腹。炎症进一步发展,炎症波及腹膜壁层,此时会出现躯体性疼痛,疼痛程度剧烈,疼痛可伴有压痛,还伴有反跳痛,同时伴有腹肌紧张。

胃疼未必是胃病



既然胃疼不一定意味着是胃本身在疼,那么有哪些疾病会出现上腹部疼痛的情况呢?我们着重讲讲那些最为严重的所谓“胃疼” 。

少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仅表现为上腹部急性疼痛,还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会出现上腹压痛、腹肌紧张。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40岁以上人群,若出现病因未明的急性腹痛,特别是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或心绞痛发作史的患者,要高度警惕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这种疼痛常常突然出现,程度十分剧烈,劳累、情绪激动会诱发疼痛或者让疼痛加剧。部分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甚至会休克。因为心电图和心脏损伤标志物的改变都需要一定时间,所以胃疼患者不必奇怪医生为何反复要求做心电图。

夹层主动脉瘤这种病症比较少见,有些病例会呈现出腹部症状。对于中年及以上的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而言,如果出现急性剧烈腹痛,同时伴有休克征象但血压却不下降,那么就应当警惕夹层动脉瘤的可能性,能够借助CT、MRI来明确诊断。

腹主动脉瘤在中年人中常是梅毒性的,这是由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引发的心血管病变,在老年人中常是动脉硬化性的,它会引起剧烈腹痛,患者能在中上腹摸到搏动性包块,按压会诱发腹痛,借助听诊器能听到滚筒样杂音,通过多普勒超声、CT、MRI或腹主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

缺血性肠病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常常以难以忍受的剧烈腹痛开始发病,动脉缺血发病急骤,静脉缺血发病缓慢,止痛药效果不好,早期腹痛和体征不相符,部分重症患者会出现溃疡以及穿孔。慢性心瓣膜病伴有心房颤动时,会出现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还会有高血压动脉硬化,也可能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或者是腹部手术后发生急性腹痛,此时需要考虑腹腔内脏器血管发生痉挛、梗死或血栓形成的可能性。这种病发展速度快,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很快出现感染性休克,病死率很高。多普勒超声、MRI以及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对诊断有帮助。

急性胰腺炎起病很急,它主要和暴饮暴食有关,特别是过多的高脂食物、饮酒、胆道蛔虫以及精神激动等这些诱发因素。患者常常表现为急性上腹痛,疼痛位置大多在中上腹,平躺的时候疼痛很明显,而坐着或者向前弯腰时疼痛能够减轻。疼痛大多呈现为持续性钝痛、钻痛或者绞痛,常常会阵发性加剧,并且向左腰背部放射 。患者常常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也会有恶心、呕吐的情况,呕吐大多在腹痛发生后不久就会出现。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发生休克。对诊断胰腺炎来说,检测血清和尿淀粉酶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发病早期,血淀粉酶可能检测不出变化,需要数小时后再次进行复查。

急性阑尾炎主要表现为脐周或中上腹疼痛,还伴有恶心、呕吐,随着病情发展,疼痛会转移或集中在右下腹,阑尾压痛点有明显压痛、反跳痛以及腹肌紧张,老年人急性阑尾炎并发早期穿孔的风险高,但其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凡是可疑病例,一定要密切观察、反复检查,以免延误治疗。

腹部突然发生剧烈疼痛,同时伴有压痛、反跳痛以及腹肌强直的表现,这提示可能存在胃肠穿孔,也就是消化道穿孔。要确诊的话,需要依靠X线腹部平片来提示膈下气体的存在。典型的患者通常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或者有多年反复发作的胃痛史。疼痛大多持续不缓解,而且可能非常剧烈,甚至会导致休克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乳酸性酸中毒引起的腹痛,多见于青少年患者,腹痛呈阵发性,程度相当剧烈,还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产生腹痛的原因,主要是酸中毒时伴有失钠、失氯、失水等严重水、电解质紊乱,进而导致肌肉痉挛。有时这种腹痛可伴有发热,白细胞增高,腹部压痛与腹肌紧张。这种患者一般在发病前,会经历一段多饮、多尿的过程,往往先是出现呕吐症状,之后又会腹痛,检验时会发现pH值下降,血糖明显升高,尿糖呈阳性,尿酮体也呈阳性,经过积极治疗后,症状能够在数小时内完全消失。

胸膜炎会导致膈肌出现炎性改变,这种改变同样能引发胃疼。胸膜炎从名字就能知道,是胸膜发生了炎症。胸膜是贴在胸壁和肺表面的一层薄膜,覆盖在肺表面的那部分叫脏层胸膜,其余的叫壁层胸膜,其中覆盖在横隔上面的叫膈胸膜。当胸膜炎影响到膈胸膜时,就会产生疼痛,而且疼痛会向腹部扩散。这种疼痛会随着呼吸而加重,同时可能伴有咳嗽、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通过抽血化验血常规常常能发现白细胞升高,做胸片能够看到膈肌运动受到限制,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出现胸腔积液、胸膜粘连的情况 。

前面仅列举了一部分较为常见的、危重的上腹痛病因,除此之外,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可诱发上腹痛,比如腹型癫痫、脊髓疾病、变态反应,还有结缔组织疾病也可诱发上腹痛,像腹型过敏型紫癜、腹型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另外血液系统疾病如急性溶血等同样可诱发上腹痛。

真正的胃痛通常与进食关系紧密,比如疼痛出现在餐后,或者出现在餐前,在食用某些食物后,或者过饥过饱、暴饮暴食时出现。另外,胃痛常常伴有打嗝、胀气、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服用治疗胃病的药物后,胃痛症状显著缓解,这也表明是胃病导致的胃疼。

敲黑板!胃疼经常会出现,当症状出现时,特别是症状反复出现或者持续不能缓解时,一定要及时去看医生,千万不要疏忽大意,否则会贻误治疗时机。

作者是,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消化内科的主任医师,叫蒋绚

文字整理 | 谢珊

审核 | 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李景南

策划 | 谭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4 22:09 , Processed in 0.0625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