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09|回复: 0

2023 年餐饮行业曲线向上发展,两级分化严重,营收同比上升 19.4%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041
发表于 2024-10-15 16: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总问题 3734

作者 |餐饮老板内山内山君

2023年餐饮曲线

向上发展,但两级分化严重

回顾2023年的餐饮曲线,不难发现,这是一条尽管波动但持续上升的线。

首先,餐饮业一改此前的颓势,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与收入相对惨淡的2022年相比,2023年餐饮收入有了明显改善。

据《2023中国餐饮行业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餐饮收入总额为4.39万亿元。受疫情影响,2022年餐饮收入将继续下滑,收入形势较前两年更为严峻。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11月,全国餐饮收入47485亿元,同比增长19.4%,已超过去年水平。

从增速看,中国烹饪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11月,全国餐饮收入和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增速比去年同期分别提高24.8和24个百分点。

餐饮业的快速增长正在成为国内消费需求的重要拉动力,并且这条曲线还在不断上升。但上升曲线往往动荡不安,微观餐饮格局正变得严重两极分化……

餐饮老板内参创始人秦超曾这样形容2023年的餐饮行业:

小白负责预热现场:顺势进场、出场。

黑马负责成长:钻研创新,负责选品

头部负责生长:秘密观察,第二曲线

不少新人进入餐饮行业,但剧变的餐饮环境不再是传统印象中的“低门槛”,餐饮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新玩家加快了餐饮发展速度,但“回暖”后迅速退出市场,关店趋势持续。

另一方面,食材价格的上涨和高昂的租金也成为餐饮人的巨大负担,成为压垮餐饮创业者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新闻报道,杭州一家炸鱼店的租金从40万涨到120万,涨幅惊人187.5%。不断上涨的租金,让很多餐馆老板直言“买不起”、“付不起房租”。为了生存,餐饮商开始灵活开店,包括社区、菜市场、小摊位。过去的单一地点逐渐开始多元化。

“县域品牌”强势崛起



正在“逆袭”一线城市

适者生存。面对复杂的餐饮环境,一大批适应新环境的黑马品牌强势涌现,如蜜雪冰城、华莱士、塔斯汀等。

2020年,蜜雪冰城成为茶饮料行业首个“万店品牌”; 门店数量超过6600家,2023年新开门店超过3000家。

依靠较快的扩张,他们建立了强大的规模优势。他们的门店遍布中国的低线市场,无论是三四线城市还是县城。

同时以其超强的性价比俘获了更多年轻消费者,更符合当下的消费环境。从“旅行特种兵”到“城市漫步”,年轻人出行方式的变化也表明年轻人正在寻求价格与体验之间的“终极”平衡,性价比与体验兼得。

先是在下沉市场站稳脚跟,积累潜力后,“县城品牌”随后踏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向一线城市进军。

美团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11月,一线城市县域餐饮龙头品牌平均增速表现突出,订单量和用户数平均增速超过50%。

其中,上海成为拥抱县域餐饮品牌最活跃的一线城市。上海各方面表现均居四大城市之首——平均门店增速达225%、平均订单量增速达102%、平均用户数增速达94%、平均交易额增速达到225%。 85%。

县城品牌正以高性价比俘获年轻消费者,成为最具活力的餐饮品牌。在塔斯廷的美团直播间,两个汉堡只要12.9元,汉堡+厚土豆+可乐的组合只要13.9元,四人份四汉堡四零食四可乐只要59.9元。人均花费仅14.9元。

价格优惠的同时,创新的中式汉堡也更符合“中国胃”。两者的结合自然会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

“县域品牌”强势崛起的餐饮启示

县域品牌的强势崛起给餐饮人带来怎样的启发?

我们不为生意求金,只求经营多元化。

过去,餐饮企业选址、选店,不顾租金高,就去黄金地段的黄金地段。但在当前降本增效的主题下,不少餐饮品牌主动放弃优质门店,采用更加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来抵消“高客流量的不足”。

《2023中国餐饮行业年度报告》显示,餐饮企业中,“临街”布局的比例为53.2%; “商场、商场”布局比例为42.6%; “社区”布局比例为36.2%; “企业、学校和机构”布局比例为46.8%;“旅游景点”布局比例为13.8%;其他场所布局比例为16%。

与以往相比,中国餐饮业整体选址更加多元化。数据还显示,受访企业租赁物业成本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平均租赁物业成本下降至7.7%。

与此同时,多元化经营策略同步推出。团购、外卖等扩大业务规模、拉平综合成本的方式已成为餐饮企业发展和竞争的关键点;种草、点评、团购、外卖等模式的流行,也有效降低了堂食的门店面积要求。



消除黄金地段高昂的租金成本,在年轻人更受欢迎、使用频率更高的线上平台上“创收”。这种“省”,不仅是节约成本,更是“省力”。能够更精准地找到消费者,与消费者沟通,带来流量到销售的转化。

例如,北京一家蜜雪冰城店的员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店位于商圈“边缘”区域,低廉的租金是其低价的首要保证。店铺开业后,约有一半的顾客来自大众点评、美团等线上平台。 “线上展示比线下租金便宜,所以产品的价格优势能够得到保证。”

2023年,美团等本土零售平台也将推出门店直播功能。塔斯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想培养消费者到直播间主动寻找我们的消费习惯,将流量转化为销量。”

《2023中国餐饮行业年度报告》显示,餐饮行业整体数据中,外卖销售额占餐饮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提升,但餐饮商家外卖支出有所减少。

通过团购、外卖等新的收入方式,有效改善成本和收入结构,让“县城品牌”的“性价比剑”更加锋利。

适应新的消费需求、利用好新的商业模式和工具的能力,成为餐饮两极分化的主要差距。 “性价比+互联网”让“县城品牌”迅速扩张、强势崛起。更多餐饮品牌也正在利用美团等平台“稀释”租金、营销等成本,通过外卖提高获客效率和经营范围,实现对新品牌的弯道超车,或者重新开拓增长曲线。

未来:

餐饮双主场、深度数字化成关键

2024年,是餐饮人开启奋斗征程的新的一年。挑战和机遇已经出现。

首先是挑战。大品牌前来“出击”,主动降价,运行快速灵活。

面对塔斯廷的强势扩张,麦当劳、肯德基等领先品牌迅速跟进,相继推出中式汉堡,满足当下年轻人的消费偏好。

在性价比竞争方面,百胜中国官方表示,为应对部分品牌的价格竞争,今年前三季度肯德基客单价同比降低了5%。

在运营模式上,国际连锁品牌也有新动作。他们依靠数字工具来开发更灵活的扩张模式。

例如,咖啡品牌Tims正在通过店中店、合作店等多种模式覆盖超市、加油站等更多咖啡场景。通过外卖、团购等工具服务消费者,线上线下结合,打造更广阔的服务格局。已扩大。

中国餐饮消费潜力不断被挖掘。国际连锁品牌的快速跟进也将为餐饮人们带来更多挑战。这一挑战也是中国餐饮的发展趋势。打好牌,用好互联网新技术。工具、深度数字化和更多组合来产生收入。

其次,有机会。餐饮有两大主会场,线下和线上业务并重。

一方面,外卖在餐饮营业额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大大降低了堂食的门店面积要求。餐饮企业营业面积增速明显放缓。另一方面,老乡鸡等龙头品牌开始发力外卖店。外卖卫星店成为餐饮品牌新店型,餐饮双主场进入竞速阶段。

随着互联网工具和外卖等业态的进一步普及,餐饮品牌对“黄金地段”的获客和收入依赖度大大降低。

“店在哪里开”这个问题的答案会很多样化,但更难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团购、外卖等方式快速调整结构、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营业额。 2023年县域品牌的崛起将是一个很好的答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2:55 , Processed in 0.07252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