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71|回复: 0

从久石让到养老孟司、内田树:意识活动、自我同一性与主体性的探讨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4110
发表于 2024-10-17 13: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同一个我。每个人都这么认为,所以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但仔细想一想,那个肚子疼的我,那个早上醒来,宿醉、头痛、眼睛浮肿的我,还是同一个我吗?一定是大脑的指令让我认为是“同一个我”——所谓的“自我同一性”。如果不是这样,意识活动就不会存在!

久石让,2011(照片 | 维基百科)

对此,先生在《大脑理论》中写道:“意识活动是大脑的产物”。内田树先生提出,“也许意识活动的偏差与认知不一致,世界与人脑不一致。整合是智能的起源”,“将不同事物识别为同一事物的功能是主观性。” ”关于主观性,内田先生这样定义:“将不同的东西误认为相同的能力。”

意识偏差也是视觉和听觉感知信息不一致的结果。为了应对这种偏差,人类发展了语言并创造了空间和时间的概念。 ——这个在之前的文章里已经写过。

一些让你想起久石让音乐的风景

又开始谈论一些神秘的事情了。我想问的是,自我的存在可信可靠吗?谁是正确的人来评判我是谁?从空间角度思考,自己与他人的界限是清晰的——自己与对面的人无疑是两个人。那么,如果按照时间线来思考这个问题呢?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在历时上处于不同的时间点,所以还是不同的!

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讲述了主人公一天早上醒来,突然变成了一只蟑螂或毒虫的故事。原本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我”的存在突然变成了别的东西,我所信仰的自我认同瞬间崩溃了。然而,体内的意识是一样的,无论是人还是昆虫,“我”始终是“我”。然后,“我”身体作为虫子的特征就变得更强、更明显。不但被家人拒绝,还把天花板当作避难所。这部超现实主义小说提出了一个哲学命题:“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同一个我”。其深刻而有力,是其他作品所望尘莫及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没有人知道卡夫卡写这本小说时的想法。

另外,对于“主观性”一词,字典是这样解释的:“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判断行事,并为此负责的态度和本质”。内田先生说,“主观性”是“被认为是同一事物的功能的不同事物的组合”。换句话说,正是主观性将这两个明显“不同的我”识别为“睡觉前的我”和“起床后的我”作为“同一个我”。人们把这种主观性称为“我”和“我的个性”。

一些让你想起久石让音乐的风景

最近,社会上充斥着诸如“我自己”和“我的个性”之类的表达方式,尤其是在年轻运动员中。在回答记者“对明天的比赛有何看法?”的提问时。他们回答说,只要他们能“踢我自己的足球”、“打我自己的高尔夫”和“打我自己的网球”,他们就能赢。二十几岁就说自己是“我自己的……”——我很想问,你的世界真的那么肤浅吗?我也想知道这些球员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应该说“我不知道明天的比赛会发生什么,但我会尽力利用平时训练中积累的所有力量”吗?日语教育有问题吗?顺便说一句,即使到了这个年纪,我也从未说过任何关于“我自己的音乐”的事情。我没有一封信这么说。他们贸然谈论“我自己”、“我的个性”,但通识教育却让他们放手。这是自由教育的结果还是自由教育的受害者?不不不,怪他们有什么用呢?问题还是出在你周围的成年人身上。

又跑题了。让我们回到“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否是“同一个我”的问题。

一些让你想起久石让音乐的风景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常常以“不同的我”为前提做事。例如,我每天起床后,先弹一会儿钢琴。有两个目的。我把刚起床时的昏昏沉沉的状态视为音乐会中遇到的各种负面因素(如紧张、身体状况不佳等)。如果我能保持这种状态,那么演唱会就可以了。第二,子弹速度是否和平时一样。节拍器的速度应该是一样的,但是跟着节拍器有时感觉快,有时感觉慢。如果你觉得节拍器很慢,那显然是因为你想弹得快。发生这种情况时,您通常会睡眠不足或精力不足。之所以感觉节拍器很快,是因为我还没有掌握音乐,无法与自己融为一体,或者是因为我的身体还在睡觉(笑)。无论如何,对我来说,“昨天的我”和“今天的我”是有区别的。

最后我们来看看《平家物语》中的名句:“祗园精砂钟声,诉说世间无常”。即使20年前的钟和现在的钟有一些氧化和生锈的差异,但声音应该不会有太大差异。然而,人们却在钟声中听到了世事无常。这是因为听钟声的人不同。

一切都在流动,没有人被遗漏。

(本文摘自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笹川日中友好基金“读日本”丛书《久石让的音符》。除特别注明外,文中图片均由Kuso拍摄。请转载请留言授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6 05:10 , Processed in 0.25170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