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48|回复: 0

停车创业:中国停车场新兴商业圈层全景展现及问题分析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499
发表于 2024-9-20 23: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停车创业公司,后市场的下一个入口?》(国际版)一文中,车云阐述了国外创业者解决车主停车痛点的思路。然而在中国,停车场生意则大不相同,不仅涌现出大量创业公司,BAT等大公司也凭借资源、资金、用户等优势,在停车场管理和车主停车难题上做了深远布局。

在本文中,车云君将从车主的需求、互联网巨头的触角、初创企业的尝试、政府的行为等多个角度,对中国停车场这个新兴商圈进行全景式呈现,并剖析停车场业务存在的问题、风险、盈利模式、业务核心等。

出门时,可以快速到达目的地;停车时,可以快速找到停车位;停好车后,可以愉快地购物、工作;返回时,可以快速找到你的车——这就是愉悦的有车生活。

然而,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道路也越来越拥堵,停车难的问题已经不再局限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二三线城市的车主也同样为停车而苦恼。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停车位数量有限,高峰期出现暂时供不应求的情况。

2、停车场之间相对独立,无法有效调度。

不过,停车难成为车主痛点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商机。

车主需要什么?

具体来说,车主的需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实时停车信息

对于车主来说,在寻找停车位时,需要的是停车场的实时停车信息,包括停车场的收费标准、空置停车位数量、位置等,前者可以帮助车主决定是否去某个停车场,后者可以帮助车主快速停放车辆。

停车场入口

此外,城市道路分为单行道和禁行区,有时候如果错过了路口,可能就得绕半圈才能回到停车场入口,因此当车主得知某个停车场还有空位时,需要有合理的路线规划,才能找到入口。

LBS定位服务

停车是一个强位置场景,LBS位置服务并不是车主的强需求,但车主停车后的行为才是停车创业公司的商机。它包括车服务和人服务,车服务指洗车、汽车保养、维修等;人服务可以简单形容为吃喝玩乐。不管是哪一种服务,都有足够的想象空间,也是大大小小的公司都蜂拥而至看中停车场价值的原因。

停车场搜索

在停车场找车需要硬件设备的辅助才能提供车辆的精准位置,车主可以利用移动设备进行室内导航,主要用于帮助车主在陌生、复杂的停车场中快速找到车辆所在位置。

便捷的付款方式

拎着一大堆包,穿着高跟鞋,你是否还会迷茫,是先找辆车放好你的战利品?还是先去中央收费站交停车费?有些人已经在努力解决停车缴费问题了。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在不久的将来都不是问题。发票问题如何解决?别着急,税务电子发票系统能跟上发展的步伐。

大数据协同服务

上文提到,停车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停车场彼此孤立,信息无法互通。未来,一旦停车场实时停车信息实现共享,将可以为车主提供更加便捷的停车诱导服务,快速引导需要停车位的车辆到达停车位,为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便利。更重要的是,这些大数据将碰撞出更多的商机。

车云观察:

对于智慧停车项目来说,导航、实时停车信息、LBS服务、支付等都依赖于移动互联网的强大支撑,一个将以上功能融为一体的超级APP才是车主最便捷的使用方式。

互联网巨头的触角

智慧停车不只是解决单个车主的停车问题,更是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属于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范畴。在这个层面上,面对大量的停车场,需要系统级的解决方案。据车云君介绍,BAT两大巨头阿里巴巴、腾讯在智慧停车领域布局已久。

阿里云进军智能停车市场

阿里云布局智慧停车最早始于杭州。2014年8月,阿里云联合杭州市城管委、第三方公司共同打造杭州“智慧停车缴费系统”,面向路边停车位。该系统可实现智能地面传感器、手持POS机、云计算平台之间的数据交互,提供停车监管、数据分析、费用结算等功能,并可与服务热线配合实现智慧道路诱导等功能。

目前这套“智能停车收费系统”还仅针对路边停车位,未来城市停车场数据也将纳入云平台,随着数据量和精度的提升,可以实现智能调度。结合更多来自传感器、道路监控、手机APP、车联网的数据,阿里云最终希望依靠数据化运营,系统化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以上这些层面还只是针对交通的解决方案,阿里云希望在正在切入的智慧停车场景中提供更多的内容,包括支付服务、车消费、人消费,甚至广告、增值服务等内容推送。

总体来说,阿里云智慧停车已经上升到了智慧城市概念的层面,结合阿里云平台的算力,智慧停车可以帮助政府或者第三方合作伙伴实现更强的业务拓展和更高效的业务部署。

微信智慧停车连接一切

微信几乎与阿里云同时推出了“微信智慧生活”全行业解决方案。其中,微信智慧停车是“微信智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停车场通过微信公众号向车主提供服务。大型商业综合体广州正佳广场地下停车场是微信智慧停车的首个案例,其服务的微信公众号为“正佳停车助手”。

硬件方面,除了传统的闸机、收费系统,正佳广场停车场还增加了与停车位一一对应的联网摄像头。这样的硬件条件,让智慧停车成为可能。车主开车到停车场时,可以看到停车卡上除了有条形码外,还有一个二维码,车主可以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通过微信支付停车费。

此外,基于硬件设备的支持,车主停车时可以根据停车场内的标识快速找到空置车位;在商场购物时,可以用手机查看停车时间、停车位置、需缴纳的停车费用、车辆5分钟内的照片、商场购物获得的停车券等,甚至可以“一键锁车”(锁车后若未在微信公众号取消锁定,停车场闸机将被视为违法,不予放行)。

未来,微信智慧停车还将能够通过微信公众号提供室内停车场搜索、停车场周边消费信息、优惠信息等服务。

车云观察:

从阿里云和微信入局智慧停车来看,都希望通过搭建平台,让更多第三方使用自己提供的平台服务,从而逐步完成在停车领域的业务布局,这样的策略与阿里、腾讯两家公司的战略定位相契合。

初创公司的尝试



在BAT等企业积极发展停车业务、将触角伸向商业的各个方向的同时,不少创业公司也希望在其中站稳脚跟。与BAT高调的系统平台战略不同,这些初创企业希望先进入其中一个点,再撬动整个停车市场。当然,也有创业公司从一开始就有非常宏伟完整的规划。

叮叮停车,配备智能地锁

钉钉停车的主打产品是智能地锁。相比传统地锁,这款智能地锁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升降,省去了车主下车解锁上锁的麻烦。此外,它还提供充电功能,在新能源汽车越来越普及的今天,这让它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推广方面,钉钉停车希望走B端路线,近期与北京北辰集团旗下新城物业达成合作,将在北京嘉利大厦车位全面安装钉钉智能地锁。在上海,钉钉停车正在与一家大型房地产公司洽谈,希望在该房地产公司新建小区安装智能地锁。

智能地锁的优点是可以精准定位车位、精准计算停车时间,提供车位共享的可能,缺点是成本太高,一次性升级费用谁来承担?如何协调个体车位和停车场整体?这些都是智能地锁推广需要面对的问题。钉钉停车创始人沈傲向车云君介绍,钉钉停车希望通过智能地锁构建车主、停车场、钉钉停车三方共赢的商业逻辑,但这个逻辑将如何全面落地,还有待观察。

PP 希望用APP处理一切

PP停车主要通过手机APP为车主提供停车场搜索、车位搜索及支付服务。相比于相对容易的停车场搜索,车位搜索难度较大,即将上线的新版APP还将提供可用车位信息。据PP停车CEO李健介绍,PP停车通过采集基础数据,结合独特的算法建模方法(预估法),为车主提供停车场可用车位信息,并提供相应的APP支付功能。

PP停车希望通过强大的地面推广团队,获取实时停车建模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停车收费标准,甚至与停车场达成协议,打通支付环节。李建认为,做停车生意没有捷径,停车场那么多,挨个去跟他们谈合作是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当然,PP停车会优先选择核心城市核心区域的停车场谈合作,解决核心区域车主停车难的问题。

轻松关注停车数据

EZ成立于2009年,一直以来定位于服务车联网行业的B端客户,包括车企、地图厂商等。B端客户将EZ的数据集成到车载终端,提供给C端用户。在停车数据方面,EZ可以提供15个城市2万多个停车场的数据信息;在服务车企方面,服务的公司包括观致、奔驰(进口奔驰和国产奔驰)、斯巴鲁等;在服务地图厂商方面,将为百度地图、高德地图提供停车信息。按照计划,EZ计划每年拓展5个城市的停车数据,现有的城市也将继续增加更多的停车信息。

EZ利用自身核心算法,将停车场属性、车位信息、楼内公司数量等作为影响因素,预估停车场可用车位,匹配B端用户提出的红灯、黄灯、绿灯概念,提出空、忙、满状态,为用户提供实时车位信息,帮助车主决策,此外还能帮助用户导航至停车场入口。

在智慧城市项目中,EZ还与政府合作建设了上海陆家嘴智慧停车项目,收集了整个陆家嘴停车场的信息,为“陆家嘴停车”APP提供数据支持,车主可以搜索距离目的地最近的停车场,了解停车位状态、收费标准、地址详情及导航路线等。

但这只是陆家嘴智慧停车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将对老旧小区停车场进行改造,第三步将打通写字楼、小区、道路停车场等信息,实现系统化停车、错峰停车,为解决陆家嘴地区的交通问题提供可能。

上海停车场代客泊车

产品名为“停车宝”的创业公司有两家,一家属于真来电(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主打支付,与上述PP停车类似;而代客泊车的上海“停车宝”则属于上海泊友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国停车媒体运营商“停车传媒”与投资机构共同发起成立,据悉已获得平安领投的1600万元融资。

“停车宝”瞄准上海、广州等一二线城市的三级医院等停车需求旺盛、停车问题突出的场所,以此为切入点,为车主提供停车服务。代客泊车可以说是代驾和停车的结合,相比单纯的代驾,代客泊车还涉及到停车过程中车辆安全的问题;相比单纯的停车,代客泊车还涉及到代驾过程中人车安全的问题。因此,代客泊车需要比代驾和停车更加严格的流程要求和安全保障。

代客泊车是一个服务型行业,为了更好地把控服务质量,“停车宝”的代客泊车司机均为专职司机,并将与其投资方平安保险联合推出“代客泊车险”,解决车主的后顾之忧。目前,“停车宝”的收费标准为38元/3小时,超时将根据不同城市按照4-10元/小时的标准收费。

车云观察:

专注于停车的创业公司,主要聚焦智能硬件、支付、APP应用、基础数据等方向,以LBS为基础提供服务。虽然这些产品和服务最终呈现给C端用户和B端客户都比较简单,但背后却需要大量的线下工作,可以说是典型的“线下大于线上”、“轻应用、重运营”的商业模式。可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虽然停车一直被认为是车主的刚需,创业者不断涌现,但能够撬动如此庞大资源的成功者却寥寥无几,很难迎来大量资本的进入,目前还处于创业初期。

政府在行动——深圳适合停车

随着停车难日益严重并演变为城市拥堵,地方政府也纷纷采取行动解决难题,在这方面,深圳特区政府再次率先行动。

从2015年元旦开始,深圳福田、罗湖、南山、盐田等原特区区域全面启动路边停车收费。深圳市道路交通管理事务中心推出的“停车易”APP正符合这一收费方案。车主将车辆开进路边临时停车位时,需要提前购买停车时长,并在5分钟内通过“停车易”APP完成支付,否则执法人员会上门开罚单。如果停车时间超过限制,必须在24小时内支付双倍费用,否则也将被视为违法停车并受到处罚。

“易停车”由车位编码、智能地面传感器、停车计费表、POS机和云计算中心组成。当车辆停在车位上时,智能地面传感器会识别出该车位已被占用,如果五分钟内地面传感器对应的车位编码没有支付成功,云端会通知附近执法人员前来检查,一旦确认车主已经离开,就会开出违章停车罚单。

除了相对便捷的技术手段,深圳的停车政策还有严格的处罚措施。两者相辅相成,既方便、规范了车主停车,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至于深圳停车政策的相关实施细节,短短几百字无法完全呈现,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

问题与风险

问题一:停车场整合困难

停车场可以分为商业停车场和非商业停车场。

商业停车场:是指向社会开放,为机动车提供有偿停车服务的停车场,如路边停车场、商场停车场等。

非营业性停车场:是指提供免费服务的停车场。

以北京为例,据北京市交通委、交通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10月底,北京共有商业停车场6342个,商业停车位171.3万个,非商业停车位约110万个,合计281.3万个车位,商业停车位占总停车位数的60.1%。对于关注停车行业的人来说,商业停车场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停车场。

对于车主来说,痛点是停车难,对于创业者来说,痛点是停车场太多,权益太复杂,创业者能调动的资源是商业停车场,但商业停车场往往与物业、管理方割裂,创业者需要处理的环节太多、太复杂,甚至停车场入口的管理员都可能增加整合的难度。

对于商业路边停车场来说情况就更加复杂了,层层外包,收费标准不一,着实让人头疼。

商业停车场中的非公共停车场,基本都是不可动摇的资源。因为这些停车场不以盈利为目的,只为给业主提供更好的服务。以车云俊上班的写字楼为例,当公司两个车位都满了,第三辆车就别想进去了。就算这个停车场空了,你愿意付费,管理员也只会回复你:这里不对外开放。

这就涉及到,即便在商业停车场,也存在大量的固定停车位,这些停车位以买断或包月包年的方式被车主长期使用。预计这类固定停车位将占到商业停车场的一半到三分之二。停车场不再有权决定这些固定停车位的使用,唯一的办法就是引入停车位共享的概念。但这意味着创业者需要与停车位所有者打交道,当然还有停车场,因为停车场有管理责任。

停车场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整合的难度。

问题二:实时停车信息准确性难以保证



采集实时停车位信息的方法有两种,我们分别称为估算法和精确法。

估算方法

预估方法是采集停车场过去的停车数据(主要是时间段内的空闲停车位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估未来空闲停车位的数量,这种方法无法准确提供停车场确切的空闲停车位数量,自然也无法提供位置。

精密方法

精准道闸法:通过统计进出停车道闸的人数,可以准确掌握停车场的空闲停车位数量,但无法提供空闲停车位的准确位置。

精准定位方式:通过硬件精准定位车位位置,同时可识别车位状态(空车位或非空车位)。

硬件设备包括智能地锁和摄像头,二者各有优缺点。智能地锁可以帮助预定车位,而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控车辆状况,防止刮蹭等纠纷。借助硬件设备,可以同时结合车位位置和车辆信息,实现停车场找车。缺点是硬件设备价格昂贵。

风险一:“黑色”停车位

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市交通委、交通管理局公布的数据,北京停车位总数为281.3万个。而根据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的数据:截至2014年10月,北京机动车保有量为561.3万辆(理论上每辆车都应该有一个停车位),机动车保有量与停车位比例为2:1。北京市交通委、交通管理局公布的停车位数据为上报数据,两者的区别在于“黑色”停车位数量巨大,这些“黑色”停车位资源本身存在法律问题,并非停车创业公司的重点关注对象。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算法:停车位-法定停车位(50%)-商业停车位(50%X60%)-可供公众经营的商业停车位{50%X60%X(50%~66%预估)}(注:​​以北京为例)。从这个简单的算法可以看出,停车创业者可供公众经营的停车位很少。

于是,能够盘活商业停车位固定停车位的停车位共享概念应运而生,但这真的是个好主意吗?

风险二:停车位共享困境

引入共享停车位的概念,是创业者在停车方面的一个重要考虑。那么,停车场的车辆安全问题,也是停车类创业公司的风险之一。一旦车辆在停车场被刮花、发生车祸甚至被盗,责任的划分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理论上,这些责任都属于有过错的一方,一旦找不到有过错的一方,责任就归于停车场管理方。那么,是否有足够的驱动力去驱动停车场管理方去配合,从过去一个车位对应一辆车,到一个车位对应N辆车?这些都是专注于共享停车位的创业公司需要面对的问题。

利润分析

停车的盈利来源有:第一、停车费;第二、车主后续消费;第三、LBS推送广告。

停车费

创业公司希望提高停车位的使用效率,增加停车场收益,利润分成。这个模式理论上是可行的。2015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文,指导地方政府放开居住区停车收费。这对停车创业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可以带动停车场以价格杠杆作为合作点,实现错峰停车等。但现实中,如何带动停车场合作,如何规避停车过程中的风险,如何解决成本问题,都需要创业者们的努力。

车主后续消费

这里面包括车的消费,也包括人的消费,不管怎么说,买单的都是车主,瞄准这个商机的人,应该努力为车和车主提供服务,这个领域的想象空间确实很大,但还是要看车主的经验。

LBS广告推送

LBS位置信息服务的内容其实和汽车、车主息息相关,但这是广告赞助商付费的,关键是要有足够大的基数和人数,才能说服广告赞助商付费。

还有一些尚处于准备阶段的创业公司表示,其未来的产品将提供三方面的服务:

1、开放停车场动态数据,与地图提供商、大众点评等对接;

2、产品植入到新车前装车载系统中;

3、打造O2O汽车后市场接口,提供汽车保养、维修综合服务。

车云俊认为,这一切美好事物的开始,都源自于精确到车位的停车场动态车位信息。

停车业务的核心——信息化

停车问题的解决,就是及时告知即将停车入场的车主,并引导车主停车。因此,停车领域的业务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信息化。(这里我们指的是自主停车,代客停车是另外一回事。代客停车的信息化更多的是让车主实时了解车辆所在位置和状态,让车主有更好的体验和便捷的服务。)其实,这和国外创业者认为的“网络化、电子化、智能化成为进入停车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是一致的。

信息化可以分为三个步骤:

步骤一:将停车场的实时停车信息信息化,并在车主端实现停车场之间的停车信息共享,这是帮助车主进行停车决策的必要前提;

第二步:室内找车、LBS服务以及移动支付是进一步信息化,为车主提供增值服务,也是整个停车商业模式中重要的利润来源;

第三步:智能交通、智慧城市这个层次是信息化水平比较高,属于大数据协同的范畴。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前两步信息化通过自身努力比较容易解决,至于第三步信息化,则需要政府从顶层设计上配合系统公司共同完成,个体公司更多讲究的是协同。

第一步、第二步信息化的必要手段是硬件设施。无论是智能地锁还是联网摄像头,单个车位的投入都太大。以钉钉停车的智能地锁为例,价格在600多元。而据某上市公司调研大纲显示,室内车辆定位、车辆搜索所需的联网摄像头,每个车位的成本在1000元左右。

车云概要:

停车难,开停车店更是难。

实际上,为了应对停车问题及其带来的商机,政府,互联网巨头,停车设备供应商,停车场所有者,企业家和其他各方都采取了行动,依靠他们自己的优势资源来运行智能停车系统,并为所有地区的空间和所有党派提供了差异。

在中国的停车场中,无论是从系统平台,智能锁,大数据,付款方式还是代客停车服务中,都有不同的问题。他们的思想,从多个方面开始。

小而美丽的是一个希望的梦想,为特定领域的特定人群提供了方便的停车服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08:58 , Processed in 0.07026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