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8|回复: 0

开学季来临,辅修双学位成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好方法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382
发表于 2024-9-22 14: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夏已过,秋季渐渐来临,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学生都在为九月份的开学做准备,开学带来新的气象,学生们很快就要面对新的学校、新的老师和同学、新的课程。

此刻,你对自己的专业还满意吗?大学生活过得很快,往往一眨眼就过去了。在这四年里,我们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双学位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你可以通过辅修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扩大你的就业机会。接下来,我将和你谈谈辅修。

01

什么是双辅修?

第二辅修学位是指在本科学习阶段,在学习主专业的同时,还可以选修另一辅修专业的跨学科学位课程,达到规定要求后,同时获得另一门辅修专业的学士学位。不满足申请学士学位条件者,可视相应条件获得辅修结业证书。

辅修分为在校辅修和跨校辅修两种,在校辅修是在本校选择额外的专业学习,跨校辅修是到其他名校上课学习。学生可以仔细阅读学校官网公布的辅修报名文件,根据自身发展定位选择不同的科目和专业学习,充分享受学校提供的教育资源。

02

艺术生可以辅修普通专业吗?

首先要明确艺术生可以辅修,必须修双学位。一般来说,艺术生进入大学后可以转专业,但政策规定只能在艺术类内转,艺术生不能转到普通类。这个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艺术生的发展。此时修双学位辅修就成为艺术生跨学科学习的有效措施之一,只要学生符合报考辅修的条件,一般都可以顺利修读辅修专业。

关于辅修科目政策,其中一项规定是辅修本科专业应与主修本科专业属于不同的本科专业类别。这恰恰符合了艺术生跨专业的愿望,即辅修艺术以外的普通专业。因此,艺术生可以辅修普通专业。

03

对未成年人有什么要求?

修读辅修专业的基本条件有以下两个:1、学生须为全日制本科生;2、学生须为本专业优秀学生,并有充足的学习时间。

下面我给大家举两个大学关于辅修科目的具体规定的例子。



(杭州师范大学关于2020级本科生辅修科目报名工作的通知)

(华东师范大学关于2021年辅修专业报名工作的通知)

从以上通知中,我们可以简单看到:①辅修课程的报名时间一般在入学后的下学期;②辅修课程需要报名,报名条件是成绩评定;③对于校外辅修课程,需要关注所要辅修学校的具体公告,并明确一些重要信息。

04

您获得的辅修学位证书是什么样的?

辅修成绩达到要求毕业时是否会颁发辅修专业学位证书,要看学校的具体规定。有的学校会颁发辅修专业学位证书,毕业时会获得两个学位证书加一个毕业证。有的学校不颁发辅修专业学位证书,但会在主修专业学士学位证书上注明。

05

未成年人有什么好处?

双辅修学位与第二学士学位不同。双辅修学位是指在全日制本科学习期间修读不同专业的辅修课程。完成学习期后,可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您可以获得辅修专业的额外证书。

第二学士学位是指在完成某一学科类别的本科专业学习,准予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后,继续攻读另一个学科类别的本科专业,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准予毕业,获得第二学士学位。

辅修双学位的价值没有第二学士学位高,攻读第二学士学位不亚于考研,完成学习期后,获得第二学士学位的待遇与研究生相同。辅修双学位获得者将按照第一专业就业,毕业生待遇一般视为学士学位。但辅修第二学位可以作为参考,有些省份也承认这一点。



辅修专业虽然不如研究生或者第二学士学位那么重要,但是对于艺术类考生来说,接触更广泛的知识面,保持勤奋好学的状态,还是有很大帮助的,毕业后找工作也是一大加分项。

06

还有什么证书可以帮助大学加分?

大学生活,努力与勤奋依然是主旋律,除了攻读双学位,学生还可以积极报名参加一些技能考试,为自己未来的履历增添光彩。

1.常见的有大学英语四、六级、教师资格证、计算机二级等。

第二,一些跟专业相关的,比如播音员需要考普通话证,记者证,主持人证等等,艺术生一般不需要考任何证书。

3.与个人兴趣相关的证书,如JLPT日语能力考试、TOPIK韩语能力考试等。可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查看报名时间和条件。

07

一些高校关于未成年人的官方文件

杭州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重庆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复制链接到浏览器即可查看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05:18 , Processed in 0.06456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