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4|回复: 0

文旅中国元宇宙第二届生态大会:INZ LAB 创始人全一明分享元宇宙时尚品牌合作案例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689
发表于 2024-11-7 23: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0月19日,第二届文旅中国元宇宙生态大会分论坛在北京举行。INZ LAB  Lab创始人全一鸣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元宇宙时尚品牌合作案例分享》的演讲,该演讲为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嘉宾:

早上好,我是全一鸣,INZ LAB的创始人。

今天很高兴与您分享我们正在做什么,以及我们如何考虑未来要做的事情。

INZ LAB 被定位为数字艺术和未来技术创新的全球平台。首先,我在大学就开始创业了,在这个行业已经十年了,因为我喜欢数字媒体,我有北大的硕士学位,其实从我开始创业开始,我就做了很多跨界的事情,一路走来,从资源到数字技术,再到数字内容, 然后到一些后期的场景探索,比如展览、文旅,我们都涉足过。因为数字艺术是一种多跨界、多融合的模式。我是哈尔滨人,本科时也去过哈尔滨,老年在哈尔滨获得了很多荣誉,之前参加过很多比赛,这些年基本上参加了几百个证书和奖项。

2020 年,我带着团队去了央视,展示了我们的技术,包括艺术创作,这在当时还是在行业内引起了小小的轰动。现在我从技术转向市场营销,包括一些市场营销,我们现在会和一些大学合作建立研发合作,我们与航达有联合实验室。

其实做 INZ LAB 是一件很有成就的事情,很多人都在把数字艺术归类为 web3,而实际的数字艺术也有一个新的媒体链接,所以我先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现在世界上艺术家的一些行业案例,看看新媒体艺术在做什么。

其实我们会从数字艺术和新媒体艺术的角度切入这种东西,我们说的是用艺术切入生活,所以我们发现,其实数字媒体和数字艺术会非常接近我们的生活,我们会切入现实生活中的场景。

首先,我们想介绍一下 INZ LAB,这是我们的数字艺术实验室,我们立足于这个平台,我们在成立 INZ LAB 的时候就在想如何为客户创造更好的价值,同时能够整合全球的艺术内容,在艺术和商业之间起到更好的平衡, 所以我们签约了,代理了全球很多艺术家开发者,我们做了内容输出和体验到中国的城市文旅和品牌消费两个场景。

我们在世界各地签下了很多优秀的头部艺术家和开发者,他们有的是实力雄厚的创作者,有的是非常成熟的工作室,他们有业内知名的 IP 属性,有很强的创作能力。这些艺术家希望将艺术与真实的商业市场联系起来,同时保持艺术的独立性和原创性。结合这个因素,我们这些年的优势,我们会有几个方向:这个因素其实是视觉艺术的核心,基于人工智能的体验和互动艺术,包括装置艺术,这三个维度改变了我们场景的更新。

包括我们自己的能力,其实我们有很好的能力签约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现在我们与世界各地的数字艺术家有 280 份独家合同,其中包括 700 位合作艺术家。

结合我们近十年的技术积累,从底层算法的积累到应用层算法,我们已经为很多海外团队提供了技术支持,包括我们也是国内最早的底层算法开发团队,我们懂艺术、懂技术,所以当我们和艺术家聊的时候, 我们发现,其实艺术家并不完全是商业化的,他需要的是能够保持自己独立的思想,他可以有更好的创作传递,他也需要有一些展览的传播。因此,我们希望帮助中国的艺术家做商业对话、项目落地、传播和整体 IP 推广,同时满足一些商业需求。

包括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在做整合营销,从整合营销生产传播的全链条,到从城市文旅到我们打造的品牌的供应链体系,其实我们都能搭建平台,构建生态。

现在我们已经服务了几百个客户,我们从营销和空间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够在每个场景中创造一些新的标准和一些新的模式。

我们现在所做的实际上是相当低调的,我们正在做三个场景和三个方向。



一个是数字媒体,我们希望现在能看到很多户外的广告屏,包括室内屏,如果媒体被激活,让媒体有更多的新内容和新的生命力,让更多的人关注媒体,从而产生传播和营销,这就是我们重构的品牌升级理念。从裸眼 3D 和 CG 的角度出发,我们将从艺术跨界的角度对其进行更新。

第二个是空间。其实最早的新媒体艺术是在空间和建筑场景中更新的,当然海外更好,我们也在考虑如何在空间里打造这种沉浸式、智能化、场景体验的空间,并利用技术和艺术做跨界的联系和赋能。三是内容,我们能否在制作新媒体内容时,通过数字人和元宇宙打开通往未来的超级入口。

我们想与您分享我们在不同情况下的案例。这就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数字媒体,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媒体屏幕重新建立消费者的思想和思想。过去,大屏起到了沟通的作用,但我们对未来大屏的定义,我们相信创新的内容可以重塑大屏的体验。因此,在未来,在媒体领域,我们不仅会成为内容生产者,还会成为数字媒体运营的平台。

我们现在在布局媒体,除了城市的地标性建筑外,还有机场屏幕,包括地铁和公交交通场所,我们搭建了很多大屏幕。第二个是我们布局线上元宇宙场景,因为很多元宇宙资产其实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如何构建元宇宙资产,起到线上二级营销、二级传播的作用,这就是我们核心屏矩阵的框架。

目前,我们已经在中国一线城市的核心地标中构建了独立的 300 块核心地标大屏,通过我们的内容创意、下沉、实时传递,打造屏+践行营销逻辑。

我们也从内容的角度做了很多项目,比如我们和万科一起打造的裸眼3D,包括我们在深圳罗湖这个交通枢纽,以及这个沿海城市做的数字艺术,在那里我们为一个品牌定制了一个概念和创意鞋,这个品牌是深圳一个比较大的商业区。包括(益田假日)我们做数字艺术的创作。还有我们为政府打造的东莞石牌潮汐游乐中心,打造裸眼 3D 通信。还有屏风平安总部下面,我们打造的花海。除了我们做的 OCT 项目,OCT 今年也和它做了很多链接,无论是从 OCT 的业务到 OCT 的文旅地产,我们都在做它的空间和视觉媒体的更新。包括今年,我们也在和一些大型地产商合作,庆祝他们的节日和祝福,并做一些节点营销。

我觉得这很有趣,我们签下了一个叫 CTC 的团队,专门研究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觉得其实很多非遗传继承者都跟着现在的潮流签约了,这种潮流是很有联系的,也是很契合的。现在这个团队很多都是绿色的,包括中国山水、面部化妆、京剧都通过数字表达来做二次创作,我们会参展,包括一些裸眼的3D创作,这个团队我们非常重视,未来我们会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做更多的品牌文化。

当然,我们也在广告上和很多工作室合作过,做了很多大牌的制作和内容,比如雷克萨斯、梅赛德斯-奔驰,还有一些奢侈品、COACH、LV的案例,包括班级的创建,这更倾向于帮助客户实现他的整体营销卖点。包括此表的情况在内,还有 Adi。另外,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其实我们得做很多布料的模拟,如果我们通过布料的艺术表达来实现与它的跨界连接,从而在精准社区构建它的高端形象、艺术表达、跨界营销,那么我们就会通过核心营销点来创造更多的艺术体验。

还有当时伦敦交响乐团做的植物生长,后来我们利用手势识别技术,将整朵花嵌入到指挥棒中,当交响乐响起时,你用指挥棒指挥,它会随着你音乐的激情不断生长。

其实在媒体场景下,我们希望搭建一个媒体运营平台,我们会从内容的角度做整体植入,包括在一些秀场、橱窗、门店、户外大屏,以及线上元宇宙社区,我们会共同运营这些场景,通过内容刺激场景,激发整体媒体的活力。

第二个是我们的太空探索。其实很多新媒体艺术最垂直的方面是空间,我们如何把空间变成一个场景化的体验空间,才是一个核心场景。因为空间场景被定义为体验式营销,我们如何让更多的人体验它呢?

我们在这里做了很多展览,我们觉得通过展览切入太空场景是最大的流量刺激,包括能够进行 IP 传播的核心理念。

这是我们与   合作的  的数字花园,这是一个展览。 原本是 La Mer 的艺术家,签约后,我们与 COSMO 合作举办了一场以女性力量为主题的展览,我们想透过一些活力的成长,来凸显女性的力量和女性的力量。

你可以看看我们制作的视频。

其实本站具有IP属性,是我们从江西九江搬迁而来的一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建筑,是清康熙年间文人大福的官邸。在其中,我们讲述了 300 多年前的历史与未来 300 年的历史碰撞的故事。当然,我们这里不仅有时尚COSMO展览,包括冰立方和与冬奥张艺谋和黄河之水一起制作冰立方的艺术家(曹玉溪)在做名人景观收藏时,以及我们共同打造的明日景观收藏展,主要讲述了人工智能和景观地图之间的跨界。



后来,我们还与 COSMO 合作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还有我们和其他品牌一起做的三星堆复制品展览。

除了展览,我们还做了很多场景体验,包括地产空间,以及文旅项目。这个项目挺有意思的,是个政府项目,当时它是一个保税仓库,媲美上海,当时领导说,你们团队能不能模拟一下我们地形的真实黄河,然后给我拍张照片,我们让艺术家真的把黄河创作出来。

包括海外在内,我们也会落地很多项目,比如这是华为在迪拜的人工智能展示中心,我们在这里用艺术、舞蹈、色彩来描绘华为整体的采集准确率和底层技术体验。

我们也在商业空间做过一些项目,比如万科,我们会做一些大型的装置,包括我们的深圳光影,这是我们获得金奖的作品。

而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去深圳平安总部的八楼,可以看到我们现在正在建设的深圳最大的设备——平安云,有近800平方米,可以通过一个App进行色彩创作,整个平安云会有节奏地产生你创作的色彩。事实上,我们谈论的是缩短人与城市之间的距离。

包括哈尔滨的百年历史教堂索非亚教堂在内,我们在索非亚打造的建筑投影赋予了城市的光影。

最后,还有数字内容。数字内容我们在元宇宙中开启了对话模式,从最初的策略到内容,到技术,再到场景,我们实施了全链条,我们希望在这里创造新的解决方案和场景应用。

我们正在做的是三件事,数字人、虚拟事物和虚拟空间。我们希望在品牌消费的场景下完成全场景的业务布局。

在数字人方面,我们去年为很多品牌定制了很多数字人,包括中国时装周,就开了线上品牌秀,所以很多品牌都做艺术数字的跨界。包括我们自己制作一些超逼真的数字人类。包括一些时尚品牌来做一些概念模型。

现在有很多人在谈论数字人,希望我们强制生产,也就是我们做数字人之后,他们先做营销,逆向生产业务,产量是多少,会不会有库存。

当然,在数字化场景的建设下,我们也会打造长视频和短视频的营销逻辑,我们现在在全球有 3000 多件艺术作品,可以授权展示。

INZ LAB 目前共有 700 多个艺术家合作生态系统,代表 3000 多件作品,覆盖全球 20 个国家和地区。我们现在合作的很多团队,比如 LOOP,都专注于 OPPO,包括 3C 品类,也在制造汽车,包括品牌。还有像苏怡这样的艺术家,他们可能做得更多。事实上,我们发现 INZ LAB 最成功的地方之一就是它能够真正打开全球对话,将来自世界各地的一些创作和想法与中国的企业和城市联系起来,这就是 INZ LAB 希望成为中心枢纽的核心理念。

我们也将从最开始的规划开始,包括内容,包括沟通,做整合营销的全链条。

谢谢。然后宣传自己,如果你在任何场景下有一些需求,INZ LAB非常愿意和你沟通不同场景下的不同需求,我们希望能够在不同的场景下做更多的跨界合作,并且能够看到更多的机会,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8 10:34 , Processed in 0.13724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