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7|回复: 0

杨凌:发挥区校一体优势,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689
发表于 2024-11-8 09: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两会政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力更生、自力更生,充分发挥国家新体制优势,部署实施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要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协同研究,加强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研究。

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队”,杨凌围绕“三区三高地”目标和“杨凌三观”要求,瞄准耕地、良种、水等重要要素坚持以水利保障粮食安全,充分发挥区校融合、协同创新,整合发展机制,聚焦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推进干旱地区种业硅谷建设,示范新加强国家战略科技攻关成果技术实力。

科技合作“培育良种”

玉米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作物。在玉米育种方面,杨凌良科每年冬春季都会在硅谷进行玉米新品种的配置。平均每年种植种植材料3万余株。关中春夏两季种植推广。通过南向北选育,实现了每年选育两次良种。

今年夏玉米播种,良科将在基地开展鉴定试验和示范工作,从抗倒伏、抗病、高产等方面入手,寻找适合杨凌乃至整个陕西地区的新品种。此外,亮科在全国建立了100多个试验示范点,为黄淮海地区鉴定和筛选新的优良品种。

“我们正在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两所院校、三所学校、四家企业合作,采用生物标记育种、基因编辑、DH系育种等新型育种方法,进行一些性状选育,以适应当前新品种的生产要求。杨凌良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玉米研究所所长刘新江说。

在种业发展方面,多年来,杨凌坚持以打造干旱地区种业硅谷为目标,搭建平台、建机制、促融合、集要素、强产业。杨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每年推广面积1000多个品种和技术。 1.2亿亩,效益超300亿元。发现全球首个小麦条锈病易感基因;玉米抗旱、抗热基因被发现。油菜、辣椒单倍体育种技术产业化,推动传统育种向生物育种迭代。升级。



杨凌近三年审定登记农作物新品种379个,其中国家审定47个,占示范区创建以来国家审定总数的62%。 6个粮油果蔬品种入选2023年国家农业主导品种,4个品种入选国家良种推广名录。 “西农511”小麦年种植面积751万亩,居全国第五; “威龙169”近三年累计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成为黄淮麦区种植的主力品种。

科技融合“保护耕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夯实粮食安全基础,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人民群众就业稳住”在他们手中。”

中国杨凌农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是一个以解决中低产田改造、生产力提升、土壤修复等技术问题为核心,聚焦农田保护源头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中心。和质量改进技术。是集科研、技术、工程、生产于一体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从农田标准化建设、产业模式、智慧农田等方面开展农田保护和质量提升整体解决方案研究。 ,突破农田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瓶颈。

2022年初,杨凌农田保护与质量提升创新中心在宝鸡市凤翔区启动了占地2.8万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通过一系列梯田建设和灌溉工程的实施,山、水、田、路等“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融资”的高标准一体化农田建设模式的全面完善和探索实践”得到了省政府的认可,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所承担的示范项目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施工、当年验收”、“当年见效”的示范效应。

“我们对土地进行检测、修复、跟踪,经过现场勘察采样,分析阻碍耕地质量改善的因素,通过土壤物理优化、化学修复、生物营养重建等进行修复。”陕西省国土工程建设集团总裁工程师罗林涛接受采访时表示,在高标准农田方面,主要是通过土壤改良、保水蓄水能力、生态环境等方面来提高耕地能力。开垦耕地,把“粮田”变成“良田”。

据了解,该中心已建设超过2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将在土壤利用适宜性评价、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土壤有机质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工程实践。改进、节水控肥增产、智慧农业。 。



加强“兴水利”研究

今年年初,省水利厅、杨凌示范区、西北农林大学联合建立了厅、区、校三方深度融合发展联席会议机制,成立陕西河湖变迁学院、陕西省水利科学研究所。

三方将充分发挥科教资源优势,搭建全省河湖管理教育培训、政策、课题研究、技术推广综合平台,服务水利决策咨询、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科普,加强河湖长制度,促进科技进步。建设强省。同时,面向水利战略需求,面向水利科技前沿,面向水利基础应用,提升河湖长绩,服务河湖创新。湖长制,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建设,注重科学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延伸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推广实践,支撑水利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不断深化区校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节水工作处于干旱地区领先水平。构建的农业高效节水创新体系,在干旱地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大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开发并在陕西、甘肃、宁夏、新疆、蒙古五省大规模推广近百项(套)高效节水新模式、新技术、新设备,促进农业用水干旱地区效益提升10%以上,为干旱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杨凌科技实力。

下一步,杨凌示范区将围绕现代种业、农田保护与质量提升、智慧农业等领域,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协同创新研究,积极参与全省科技创新“八大行动”。围绕提高全省现代农业生产能力,重点实施粮食、设施农业、耕地改良等11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持续推进旱地种业硅谷建设实施一批种业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和改良良种项目。加快形成一批系统集成突破性标志性成果,展示农业强国建设新成果。

记者:星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8 10:34 , Processed in 0.06526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