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6|回复: 0

2014CCTV 中国上市公司峰会:四大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探讨经济新常态下的挑战与机遇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443
发表于 2024-11-9 10: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经济网11月1日报道(记者朱惠春)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将出现哪些变化?发展中将面临哪些问题、机遇和挑战?在11月1日举行的“新常态”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上,四大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针锋相对,就当前经济热点问题展开探讨。不过,对2015年中国经济的预测和前景总体是一致的,即挑战与机遇并存。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宏:什么是合适的经济增速?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中短期什么样的经济增速比较合适?当我们讨论7还是6.5合适时,美国前财长发表文章说,中国应该实现4%左右的增长率。 。一位美国学者甚至认为中国的增长率超过3个百分点。然而,美国今年第二季度的增长率为4.6,第三季度为3.5。这有什么问题吗?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回到中国现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中国是一个人均收入不足7000美元的国家,排名世界第85位。人均收入不足7000美元,相当于美国人均收入的12%。如果我们每年是3到4个,而美国几十年来平均是2.5到3个,那怎么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呢?

不要忘记常识。其他处于腾飞阶段的亚洲国家还能保持多高的增长率?多长时间?我们是中等发达国家吗?纵观世界发展史,各国在雾霾中的时候,工业化完成了吗?城市化需要多长时间?中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水平。大鞋小脚都知道。

经济增长速度是否适当有一系列表现。今年以来,其他一些指标表现不佳。 CPI已经从1开始了,能否保1要看政策调整。我们再看看房价和油价。尤其是油价的传导尚未开始。为什么通货膨胀这么低。一是总需求不足。第二,此时部分政策有所放松,负面政策相对较小。另一个指标是,我们的国际贸易顺差正在快速扩大。三季度贸易顺差同比增长110%,对GDP贡献率达到三分之一。事实上,并不是出口需求旺盛,而是内需不足。当国内需求不足时,我们的产能就出口到国外。如果国内需求继续如此疲弱,顺差将会增加。为什么要靠出口来平衡内需不足?

在就业方面,我们看到官方失业率根本没有波动。就像死人的心电图显示一条直线一样。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看到日本20年前也有直线。我们不会裁员,也不会轻易裁员。公司依靠少数人降低工资,聘请合同工。我们只有近几年的汇丰就业指数。就业市场呈波动曲线,2012年下半年以来就业指数一直低于50。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速在7.5%左右比较合适。

在改革政策上,我们不希望稳增长政策与长期改革和结构调整发生冲突。我们也不希望看到中国的杠杆率上升,我们希望杠杆率下降。中国杠杆率高企的根本结构性原因是什么?储蓄等于投资。这是一个会计身份。投资只有两种方式,自己在中国投资,或者在国外投资。先说收入7000美元的国家。为什么我们不能投资自己而必须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为什么我们应该以净额为基础进行投资?投资美国国债更令人费解。为什么中国最大的资源错配不是投资在自己身上而是投资在别人身上?

投资自己,从财务角度来说,要么是股票,​​要么是债券。现在我看到了储蓄在哪里,投资机会在哪里,但我过不去。我们的金融体系还没有对其进行有效配置。今天,我们要做好金融领域的畅通渠道工作。

展望明年,逆周期政策肯定会加大力度,回归总量调节而非定向调节,而改革仍将继续。今年被称为改革元年,明年被称为实施年。改革越来越紧迫,金融体系的改革,特别是股权融资和市场化的改革。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曲宏斌:未来更多新增就业岗位进入服务业令人担忧

当前,实体经济放缓,物价下跌。相对温和的通胀压力为宏观调控创造了有利条件,政策宽松空间仍较大。

首先,降息是当前较好的政策选择,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规模以上经济产出增速放缓,总资产收益率下降至5%左右,收入增速下降至近5%以下,9月份利润增速不足1%。当务之急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第二,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真正积极,特别是在盘活存量方面。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是一项关键举措。考虑到随着人口老龄化,十年后国民储蓄率将大幅下降,我们应该抓住有利的时间窗口,在储蓄率下降之前多做一些与民生相关的基础设施项目。将来。

第三,汇率方面,随着美国量化宽松的退出,美元呈现明显走强趋势,引发人民币被动升值。比如,第三季度,虽然我国出现了资本净流出,但整个第三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了1%。由于美元走强,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升值5%。无形之中,让实体经济雪上加霜。要充分利用汇率的灵活性和双向波动区间应对美元强势,从而遏制工业持续放缓。这不仅对稳定经济至关重要,对保持高质量就业尤其重要。

当前,在新增就业领域,出现更多新增劳动力流入第三产业的趋势。这在短期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然而,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就会产生长期的担忧。长期的结果将是整体劳动生产率的降低将使中国的经济结构面临风险。分析表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第三产业平均劳动生产率仅为第二产业的50%。更多劳动力进入低端服务业,整体劳动力比率下降,这是拉美化的信号。因此,政策上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窗口遏制实体经济下行风险,确保高质量增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美国EQ退出不会对中国造成大影响

2015年是非常关键、微妙的一年。经济运行正在发生一系列积极变化。一是化解过剩产能取得良好成效。部分行业出现利好,正在酝酿向上突破。

其次,2013年、2014年推进的改革已产生红利、影响显着,促进资源向更好的行业和领域配置。

第三,持续的低通胀水平为未来政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空间。全球油价继续处于较低水平,这种情况将持续到2015年,为控制通胀创造了更好的政策环境。

第四,在房地产投资连续两年多下降后,国务院近期明确要稳定“住房消费”。预计整个房地产行业将持续下滑,并可能在2015年下半年出现转变和扭转。

第五,美国退出QE对中国的影响,如果积极稳妥地应对,并不是坏事,尽管对很多新兴经济体来说压力会比较大。中国与其他一些新兴经济体不同。中国的情况很好。有较高的外汇储备;中外利率差距较大。即使我们的利率保持不变,美国加息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对国际资本流动仍有吸引力;中国经济有较大回旋余地,贸易顺差大幅扩大。这种情况下,某种意义上还是需要资金流动来进行对冲的。从整体情况来看,即使有影响,也不会造成巨大影响,还是比较温和的。不要将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同起来。

资本和金融账户保持一定规模的逆差,这一状况近期表现得比较明显。近十年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了30%,毫无疑问正在接近合理区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目前可以通过阶段性贬值来抵消压力。汇率根据实际需要和市场供求情况,灵活浮动,阶段性升值或降值。它产生的效果正是我们想要看到的。有五个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要尽快进行基础货币注入的渠道转换。也就是说,外汇通道逐步退出后,会迅速以其他方式、更加积极、前瞻性地进行弥补,以减少外汇占比快速下降带来的损失。

二是必要时适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商业银行运营成本。



第三,可以进一步加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通过汇率周期性大幅波动来抵御资本流动的冲击。这是国际社会常用的工具。

四是资本金融账户开放需谨慎。

第五,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需要适度逆周期调节,而不是上调。我认为未来利率政策总体上会趋于稳定。但不要把利率的小幅调整视为货币政策的大调整。这是一个微调,不应该被固化。否则,对于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和前瞻性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提高货币政策的可预测性、灵活性和针对性是新的挑战。我们呼吁取消存贷比,让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和价格更好地适应供求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更有利于进一步放开存款利率管制上限。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朱建芳:新常态下,未来哪些行业会崛起?

经济总量固然重要,但格局更重要。经济新常态下,从产业角度来看,产业将会发生哪些变化?经济已经进入后房地产时代。短期来看,经济相对疲软。从全年来看,接近7.4%。从趋势看,经济增长存在一定压力。房地产投资下降对整体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中长期来看,房地产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阶段已经过去。即使房地产政策放松后,也有较大涨幅,走上上升通道的可能性很小。房地产的调整实际上是一个长期的拐点性变化。

后房地产时代,哪些行业有上升趋势?现在我们初步可以看到有几个行业已经上涨了。服务业、装备制造业、环保产业。

服务业为何持续增长?第一个经济阶段,中国人均GDP约为7000美元,现阶段为5000-10000美元。从经验来看,加速发展、迅速崛起的是服务业。第二个因素是中国存在很多垄断,特别是在金融、养老、医疗、文化等领域。政府允许你这样做,但不允许其他人这样做。垄断制约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当前的改革正是为了突破国家的垄断控制。这些因素放松之后,会给大家提供一个非常大的成长环境。大家可以看到,最近新政府上任后,开始做出很多政策调整。在服务领域,有的增长50%,甚至60%。包括营业税、税收补贴在内的行业放宽。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安全和中国崛起。在崛起的过程中,需要增强中国自身的硬实力,而装备制造就是硬实力的体现。从经济转型、单位产值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方面,要节能降耗。如果不升级装备这是不可能的,装备制造的需求是支撑的。

环保有几个重点相关产业: 1、能源结构,更多依靠核能、天然气、页岩气。 2、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3.环境管理,包括空气和污水处理。我国环保产业占GDP比重很低,增长空间巨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8 01:33 , Processed in 0.06373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