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9|回复: 0

美团三进两出共享充电宝市场,这次能否成功?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6357
发表于 2024-11-12 18: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进二出市场,美团依然想在共享充电宝赛道上一展身手。

2019年下半年,美团第三次推出共享充电宝项目后,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铺开。

“原来的收购团队直接调去做充电宝,行业里一般是一半对一半,美团可能有6:4,给商家的份额会更多。”一位前美团城市经理向36氪回忆道。

该充电宝项目于2017年首次启动,后来因实验结果未达到预期而两次暂停业务。与此同时,美团内部还有更多新项目在进行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共享充电宝的商业模式已经得到验证,部分行业玩家在实现盈亏平衡后也逐渐开始盈利;同时,线下共享充电宝仍有大量需求有待挖掘。

美团决定再试一次。

跟随别人的路

继投资界报道后,美团疯狂推进的共享充电宝项目再次引发关注。

投资界表示,美团这次使出了王牌。商家签约美团充电宝项目后,客户每次使用美团、大众点评的真实点击量都会增加,累计下来有助于商家的店铺排名。和曝光。

美团充电宝事业部随后发布回应称,餐厅排名与使用充电宝无关。影响商家排名的主要因素包括订单销量、用户评论、服务距离等。换句话说,排名提升只能靠实力,没有捷径。美团充电宝隶属于LBS平台,是独立于店内餐饮和外卖配送的部门。美团充电宝事业部声称将“自力更生,永不啃老”,不会影响核心业务决策。

“可以理解的是,充电宝只是美团业务中很小的一部分,没有必要把外卖这一核心业务引流到一个实验项目上。”一位长期关注外卖行业的投资者评价道。

如果没有给餐厅引流的政策,美团充电宝对于商家来说还是一个好的选择吗? 36氪独家收集整理了共享品牌充电宝商家收入对比图。可见,在50%利润分成的前提下,街店、小店、云充电吧的商户收入计算规则较为复杂,而美团则相对“简单粗暴”。

各品牌充电宝商家收入对比;图:36氪



例如街店、小店实行会员制。购买会员的用户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免费使用。这部分收入不计入商家收入。此外,还需要排除一定比例的运营成本和人工成本;云充值棒要求不包括总部佣金和钱包提现点。

这使得商家获得的实际利润分成不到50%,平均为35%。相比之下,美团没有会员订单等成本,充电宝销售额的50%是实际利润。

但也有一种情况,充电宝品牌为了鼓励小企业使用,会给予较高的分成比例。姚雷在北京海淀区开了一家60平方厘米的米粉店。疫情过后,他连接上了小电的共享充电宝。小电给他的股份比例是70%。按照上述规则计算后,姚蕾竟然拿出了这1000元的流水。获得收入526.4元。

“但是,店里三天的客流量不如一天,而且(充电宝)没有利润。”姚老板告诉36氪,他并不指望通过充电宝赚钱,主要是为顾客提供便利。

李波在北京朝阳区、通州区、大兴区开设了3家涮涮锅串烧店。上个月,三家门店均接入美团充电宝。市场上共享充电宝品牌众多。李波尝试过几次,也遇到了很多陷阱。例如,客户无法提取存款,必须自行支付,或者充电宝的利润无法提取。

“钱不多,半年可能只有几百块钱,但提不出来。”李博最终选择了美团充电宝,因为他信任大公司,也能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卢杰在无锡有一家开了很多年的龙虾店。这家店已经接入美团充电宝两个月了。卢杰多次拒绝了充电宝进入市场的要求,因为充电宝需要提供身份证、银行卡、营业执照等信息,这让他很担心。此次之所以加盟美团,是因为两年的合作基础。路杰的店还接入了美团的收银和点餐系统。

李波和卢杰也都告诉36氪,充电宝赚钱是次要的,提升店内服务才是主要——这几乎是想要接入共享充电宝的商家的共识。

但这并不是让别人“没有出路”

由此大致可以判断,商家选择充电宝品牌的动机很简单:当地促销员给出听起来足够高的分成比例,选择自己更信任的品牌,或者干脆“先到先得”。

消费者更加简单,想用什么就用什么。决定他们是否使用的因素只有价格、押金以及退货是否方便。充电宝行业玩家们拿出来的设备品质、专利技术等花样,对于消费者来说并不明显。

共享充电宝行业几乎没有进入壁垒,商业模式易于复制。因此,景气期玩家众多,行业洗牌也频繁。 2017年底,跑跑、河马、小宝等玩家因资金链断裂退出历史舞台; 2018年下半年,乐电、放电、小宝等公司也相继因亏损而停止运营。



此后,市场逐渐稳定成“4+1”格局,即第一梯队的怪兽、街电、小电、话电,第二梯队的云充电棒。其中,街头电子在商家中的品牌知名度最高。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街头电子认知度为57.1%,其次是小电、莱丁、魔声。

2019年上半年共享充电宝商家品牌认知度

这些玩家最终能够生存下来,并逐渐实现收支平衡甚至盈利,因为他们不断提高计费标准、丰富使用场景、开放广告。分流期间共享充电宝的收费标准仅为0.5-1元/小时,现在已经涨至2-3元/小时。不同柜子收费不同,繁忙地区可达5元/小时。

关于“三电兽一兽是否会遭受致命打击”,业内存在不少争议。我们不妨在这里讨论一下。美团的进入恰逢市场收获期,用户的消费习惯已经形成。美团并没有挑起价格战。计费标准为1.5元/半小时,每24小时上限20元,与行业一致。

共享充电宝应用场景及渗透率

从场景端来看,餐厅是美团充电宝的重点投放场景,拥有相对较高的话语权。酒店、KTV、发廊/足浴也涉及其中。此外,还有商场、机场、火车站等频繁使用充电宝的场景,这意味着即使美团足够强大,也很难对行业参与者造成全线打击。 。

例如,来电先深度探索商场、地铁站、火车站等大场景,然后“以大带小”深入小场景,与行业玩家形成差异化竞争。街电将以充电宝为最小单元,嵌入到无人货柜、自动售货机等零售系统中(这个逻辑可以参考瑞幸的“瑞华算”无人柜机),拓展使用场景。

可以说,美团是共享充电宝赛道最大的变数。或许会促进行业内的并购重组,但不会让其他人“无路可走”。

(如果您是电商、零售、旅游等行业的从业者,欢迎与我交流,我的微信是,添加时请备注姓名、公司、职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9 08:47 , Processed in 0.05982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