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1|回复: 0

接受不了女儿是普娃怎么办?家长期望背后的双重标准值得深思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455
发表于 2024-11-13 20: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位家长的灵魂拷问,

她说:“如果我无法接受我的女儿只是一个‘可怜娃’,我该怎么办?”

她女儿上五年级,考试成绩经常在80多分,晚上还要熬夜做作业。

当我每次看到其他孩子取得满分时,我心里充满了焦虑。

如今,父母常常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然而,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些期望的背后隐藏着双重标准。

我们可以接受自己的平凡,但不能容忍孩子的平凡。

正如网友回应,这种现象值得深思。

01.自我宽恕和孩子的要求

作为成年人,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和失败。

无论是事业瓶颈,还是家庭烦恼,我们在面对自己的平凡时,往往会表现出宽容和理解。



我们会告诉自己,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步调。

然而,当同样平常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时,很多家长却无法接受。

孩子的每一次考试、每一个成绩都被放在放大镜下,成为家长焦虑的根源。

为什么我们能容忍自己的不完美,却对孩子的平均表现不满意?

这背后反映出的可能是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和对社会竞争的焦虑。

02.期望与现实的矛盾

在这个追求卓越的时代,父母常常把梦想和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们成为“学业大师”,在各领域出类拔萃。

这种强烈的期望无疑是出于对孩子未来的关怀,但却往往忽视了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和发展节奏。

正如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所说,适度的压力可以刺激学习和成长,但过度的压力会让孩子感到焦虑和无助。

如果父母能够在期望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也许能够帮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

03.接受和支持的力量



接受孩子的平凡和平凡,并不意味着放弃对他们的期望,而是一种更加理性、宽容的态度。

教育专家李振熙曾说过:“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以不同的方式和速度成长”。

这说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轨迹,成功的定义不应该局限于成绩和荣誉,还应该包括他们的兴趣、才能以及过程中的成长。

家长积极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感受,倾听他们的想法和困惑。

让孩子感受到支持和理解,而不仅仅是压力,会让他们变得自信和快乐。

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教育的本质在于发现和发展每个孩子的个性”。

写在最后: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父母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是可以理解的,但重要的是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不应该是我们自我价值的延伸。

面对孩子的“可怜”状态,我们需要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去接受和支持。

只有有了爱的滋养,孩子才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探索、成长,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8 01:58 , Processed in 0.05929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