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98|回复: 0

小儿发热的定义、类型及如何及早发现宝宝发烧的小方法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9724
发表于 2024-11-15 03:2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儿童正常基础体温为36.9-37.5℃。一般情况下,当体温超过基础体温1℃以上时,即可认为是发烧。其中,低烧是指体温在38℃左右波动,高烧是指体温在39℃以上。

持续两周以上的发烧称为慢性发烧。上述基础体温是指直肠温度,是从肛门测量的。一般口腔温度比直肠温度低0.3-0.5℃,腋窝温度比口腔温度低0.3-0.5℃。

宝宝低烧的症状

这里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您及早发现宝宝发烧,让您在处理宝宝发烧时更有信心。

1.触摸

经常触摸宝宝的小手和颈后就可以知道宝宝的正常体温。一旦宝宝发烧,你可以立即“感觉出来”。用手可以大致感觉到宝宝的异常体温。您可以用额头触摸宝宝的额头。如果宝宝的额头明显感觉比你的额头热,那么宝宝很可能是发烧了。

2.看

如果宝宝脸色潮红、嘴唇干燥发热、哭闹不安、没有食欲,很可能是发烧了。发烧时身体会消耗更多的水分。如果宝宝的尿量比平时少,而且尿液呈黄色、深色,宝宝的体温也可能会升高。

3. 测试

测量体温最准确的方法是使用温度计。通常使用肛温计测量宝宝的直肠温度(正常体温为37-38℃)更为准确。还可以测量宝宝的腋窝或颈部(正常体温为36-37℃)。需要减去测量的直肠温度。 0.5℃,腋下、颈部温度要加上0.5℃才能知道宝宝的准确体温以及是否发烧。 (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使用口腔测温仪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

生理性体温升高

当发现宝宝发烧时,不要慌张。首先应该查明宝宝是病理性发烧还是生理性发烧,然后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生理性升高体温为:



如果宝宝穿得过多或盖得太厚,体温就会升高,尤其是新生婴儿。只要消除这些因素,宝宝的体温就会恢复正常。

剧烈活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进食、排便等均可使宝宝体温暂时升高。

虚弱、饥饿、长期不活动或保暖不良都会导致宝宝体温暂时偏低。

如果宝宝体温暂时波动,幅度不大,而且宝宝一般情况良好,尤其是精神状态良好,也没有异常,可能只是生理现象,不是疾病,那么就赔吧密切关注并观察它。

温馨提醒

如果宝宝体温很高(38℃以上)或过低(36℃以下),应引起重视,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治疗。

虽然人体体温昼夜波动较大,但每日体温差异一般不超过1摄氏度。由于儿童新陈代谢旺盛,全天变化较大,独特的生理体温波动往往表现为早晨较低、白天稍高、夜间较高。

测量体温的最佳时间是早上起床前和晚上睡觉前。不要在喝开水、吃饭、剧烈运动后半小时内测量体温,因为这时候你的体温肯定会更高。

宝宝低烧时你需要知道什么

发烧只是某些疾病的症状



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发烧退了,病就好了。这往往会导致孩子再次发烧或原有疾病恶化而延误治疗。发烧只是某种疾病的单一症状。发烧退了只表明人体产热、散热的调节机制恢复正常,但并不意味着疾病已经痊愈。只有消除病因,从根本上纠正疾病的基础,才能治愈疾病。

发烧并不一定意味着你生病了

宝宝生病时很容易发烧,但发烧并不一定代表生病了,因为孩子的体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吃奶、运动、哭闹、穿得过多等,可以暂时降低体温。将孩子体温升高至37.5°C。偶尔达到38℃,尤其是新生儿或婴儿更容易出现上述情况。此外,测量体温的方法和时间也影响测量体温的真实值。例如,腋下测量仪、口腔测量仪、肛门测量仪测得的值依次相差0.5℃左右,即腋下测量仪最低,肛门测量仪最高。测量腋窝温度的最佳时间是10分钟。因此,如果孩子体温暂时升高,只要孩子一般情况良好,没有自觉症状,就可以认为是正常的。但当孩子体温高于38.5℃时,就要引起注意。

如果您不想打退烧针,就不要打。

如果宝宝能退烧,就不需要打针,因为宝宝退烧用的注射剂主要是氨基比林及其衍生物,比如抗酸剂、安乃近等,副作用比较大。

过敏体质的孩子会出现过敏性皮疹。轻者可见荨麻疹、渗出性红斑。严重时可出现剥脱性皮炎;或粒细胞计数减少,甚至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

发烧是身体对感染的反应。当孩子腋下温度超过38.5℃或直肠温度超过39℃且烦躁时,应及时退热治疗。

温馨提示:

1.出现不明原因低烧时,切勿滥用药物;

2、发烧是人体抵抗疾病侵袭的反应之一;

3、低热患者服用退烧药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4、乱用退热药可能导致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风险;

5.只有当体温高于38℃时才应考虑退烧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14 12:29 , Processed in 0.06699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