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71|回复: 0

武汉中山路小学 5 名小学生制作电动卡丁车,时速 20 公里,续航超 30 分钟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3550
发表于 2024-9-27 11: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6日,武汉中小学将迎来春季学期。武汉市中山路小学人工智能俱乐部的五名小学生将带着自己设计制作的电动卡丁车在校园展示。 “寒假期间,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把画变成了真正的卡丁车,时速20公里,续航时间30多分钟,太酷了!”四(2)班学生胡子锐兴奋地讲述了自己制作的电动卡丁车。

25日,记者在校园里看到了5辆成品卡丁车。车身由装饰木板切割而成,并配备 4 个轮子。有方向盘可以平稳转向。学生们穿上安全装备,驾驶卡丁车在校园里转悠。一圈只需一分​​多钟。

学校人工智能俱乐部指导老师韩晓表示,设计制作卡丁车是俱乐部在寒假期间开展的一项实践活动。在韩晓的指导下,成员们首先深入研究了汽车的发展历史,掌握了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相关原理。寒假期间,俱乐部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各种工具,在木板、扳手、螺丝刀、螺丝的陪伴下,对加工好的零件进行多次组装和调试。机械车辆结合计算机信息技术、航模控制技术、程序控制技术等多学科知识,配备控制微控制器、电机调速系统、霍尔踏板控制传感器等智能设备。通过编写程序,卡丁车就变成了“电器”。 “智能汽车”可以通过编程实现有趣的智能驾驶。



“在韩老师的指导下,在我们队员的分工协作下,木板和零件从图纸变成了真正的卡丁车,真是太酷了,甚至可以用来比赛!”成员胡子瑞说,组装汽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不断讨论并向老师请教。

四(五)班的尚承格说,造车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有一次,由于生产材料损坏,他发现自己的汽车无法顺利制造。其他同学积极寻找更多的材料给他使用,让他顺利完成了制作。 “造车活动教会了我们设计、裁剪、搭建、编程、操作等技能,也培养了我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韩晓说:“造车活动”结合了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能够将学科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 ,亲身体验知识转移与应用、科技创新的乐趣和意义。

成员们还计划修改和升级他们设计的卡丁车。学生李正奇表示,开学后,他将完善控制程序,利用远程控制技术实现无人驾驶。他还可以整合光伏发电技术,实现汽车零排放。 “我们的车还可以在功能上进行改进,可以配备清洁设备,成为扫地机器人。”

文/杨峰李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5 10:29 , Processed in 0.06002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