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0

融创文化宣布与四位动画导演成立工作室,加码动画领域布局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0

回帖

6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65974
发表于 2024-11-17 00: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蓝河

程腾、李霞、袁志超、李志勇……万万没想到,催生2020年中国动画导演聚会的名字,会是一个意想不到却又在情理之中的名字。

12月29日,融创文化宣布将成立四位导演工作室,围绕更具想象力的题材创作动画电影。

四位导演均拥有成熟的动画行业经验:程腾、李侠是《姜子牙》的导演,袁志超深度参与《大圣归来》,李志勇是《姜子牙》的创作者。 《功夫兔与菜狗》系列。

随着新成立的冰迪影业、暑假、光锥、小白马工作室,加上寒木春花、基地、千万间工作室,融创文化在动画领域持续布局七家工作室,并不断加大布局。

与以往投资动画公司的案例相比,以内部标签矩阵开始大规模动画开发的情况并不多见。在外界看来,成立仅两年的融创文化十分低调。背靠千亿市值地产巨头融创集团,融创文化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本,更肩负着文旅业务赋能消费升级的重任。

令人惊奇的是,曾经被认为“万事俱备,唯有内容”的融创文化,却向动画+科幻领域扩张,悄然完成了“IP+内容+场景”的战略构建。自下而上打通IP全产业链的发展道路在中国能否走下去?

从热门电影到长期IP连锁运营

融创文化不仅仅想成为下一个彩条屋

截至2020年底,《罗小黑战记》在日本的票房已达到近5亿日元。对于公众来说,人们并不知道这部在日本创下国产动画票房纪录的电影与融创文化有关。

早在融创文化成立之初,动漫开发就被视为其核心战略。 2019年,融创文化收购IP商业化平台梦城,《罗小黑战记》制片人寒木春花也是控股公司。

与罗小黑IP针对年轻用户相比,围绕阿狸、小鹿星儿、皮拐子等经典角色开发的动画剧、电影聚焦家庭娱乐市场,并与衍生授权等消费产品快速对接以及线下现场娱乐表演。结束产业链接。

2020年初,融创文化宣布控股视效公司BASE。旗下动画厂牌Base(Base )主要制作原创动画。首部3D动画电影《许愿神龙》将于1月15日与观众见面。

此外,融创文化还成立了子公司“万万间”和“融创未来有限公司”。在日本、韩国等地为国漫跨界合作和海外拓展做准备。

投资多家企业是进入动画行业时的常见行为,但从成立动画工作室、深度整合动画创作团队开始,融创文化走出了另一条发展道路。

据了解,首批正式公布的四家工作室将根据导演风格和公司战略需求,创作不同类型的动画作品。以自研制作为主的动画工作室未来将形成大规模量产,占据重要的电影档期。

多名董事均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他们彼此的熟悉和默契,以及对动画电影商业化的共识,将有助于未来不同动画IP的直接融合。这似乎也是融创选择这些董事的原因之一。 。

说到跨界动画,前辈们都遇到过很多陷阱。比如早年的奥飞娱乐就采取了买买买的模式,收购了喜羊羊、倒霉熊等顶级IP,并收购了漫画平台“有妖奇”。但由于缺乏内容基因,拥有消费变现优势的奥飞娱乐并没能真正激活它。知识产权价值。

如果投资IP失败,就投资动画团队。这是影视、互联网公司常见的进入模式,比如光线影业、腾讯、哔哩哔哩等平台。但很多企业管理松散、不可控,更不用说IP衍生品的开发了。协作与合作。



此次,融创文化选择将动画团队直接融入到更大的文化娱乐战略体系中,用专业的制作团队协调各工作室,实现资源和配套服务的共享,更好地发挥动画工作室的集群效应。 。

但考虑到动画电影制作周期较长,除了投资和控股项目外,融创文化并没有放弃对外投资优秀的单片标的。

通过收购+自研+项目投资等多种方式,融创文化能否建立自己的动漫版图?

机遇是显而易见的。在欧美日韩等国家,动画电影是牢牢占据票房主导地位的重要品类。近日,《鬼灭之刃》以317.2亿日元的票房创下了日本电影史上的新票房纪录,而老记录保持者《千与千寻》的《寻找》也是一部动画作品。

国产动漫市场仍是一个需要深入开拓的领域。票房5亿甚至10亿+的作品少之又少,缺乏持续生产优质内容的能力。

另外,在后续衍生授权方面,目前国内还没有一家公司拥有丰富的动漫IP库和成熟的开发运营。在后端消费授权等方面具有优势的融创选择此时抢占动漫赛道,无疑是希望充分发挥动漫IP的长链价值。

一方面,融创利用文旅资源,进一步扩大IP影响力。例如,阿里相关主题店、线下展览、夜游产品已在全国多个融创文旅城市成功上线。

另一方面,用动漫IP支撑文旅地产的消费升级无疑是融创未来希望实现的目标。

另一种打通IP产业链的方式:

科幻小说

除了动画之外,科幻小说是融创文化创立之初的另一个明确的重点。

今年10月,融创文化与科幻世界杂志社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容幻影业,希望通过版权运营和IP开发,每年孵化3-5个优质科幻影视项目。

让国产科幻电影告别单片大片,走向系列化制作,或许是先行者殊途同归的结果。一个月后,《流浪地球2》宣布定档2023年大年初一; 12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影视融合委员会成立,希望搭建影视界与科学界沟通的桥梁,夯实科幻电影创作基础。科学的理论基础。

人才稀缺、技术不足、行业标准等障碍也需要一一克服。对于融创文化来说,资金显然不是问题。从技术上来说,收购的BASE是一家立足当地、服务于好莱坞大片的成熟视效公司。未来将服务于更多中国科幻视效作品的后期制作。

同时,在拍摄方面,除了拥有多家工业化影城、规模不断扩大的青岛东方影城外,融创还计划在成都建设数字虚拟拍摄影视基地“天府影城”。他们看重的是成都浓厚的文化产业氛围和相关配套设施。设施齐全,性价比极高。

天府影视城建成后,有望为中国动漫、科幻数字项目的制作建立新的技术标准。

科幻创意人才是融创文化尚未填补的缺口,也是整个行业需要面对的现实。国内有科幻创作经验和能力的导演、编剧屈指可数,很少有人愿意把高投资的项目押在年轻一代的创作者身上。

但总有人敢于探索,而融创文化就是第一个选择吃螃蟹的人。除了院线电影,科幻相关的网络电影和电视剧也在积极推广,更多机会将给予年轻导演。

另一方面,融创还计划将科幻与线下真人娱乐项目有机结合,成为除内容收入外更强大的IP商业变现渠道。

文化品牌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融创在动画、科幻领域做长远规划的同时,也在不断投入优质的顶级内容,比如去年国庆档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国》、《刺杀小说家》等。明年春节档,郑晓龙等执导的《立功》。



可以说,曾经“万事俱备只欠内容”的融创正在逐渐找到自己的节奏。

IP开发下半年:

谁开拓消费场景,谁就赢得未来

融创在文化产业的稳定布局,部分原因在于它并非白手起家。

此前对乐创娱乐的投资,让融创积累了大量的文化产业经验和IP资产,也培养了其人才团队。融创文化成立后,经过两年的探索和调整,旗下乐创娱乐和融创影视两大影视内容品牌业务全面融合,可以同步发展内容存量市场和增量市场。 IP开发市场。 。

不难发现,融创文化从一开始就没有定位为传统影视公司,而是一家以“IP+内容+场景”为核心战略的文化公司。

中国影视产业600亿票房市场规模天花板逐渐显现,万亿文旅市场方兴未艾。文化旅游对于影视公司来说是难以承受的重资产,但对于融创来说却是绝对优势。

2017年,融创以631亿元收购万达文旅项目、主题公园、影视基地、酒店等商业综合体,足以在未来增量文旅市场发挥影响力。

例如,在经典IP阿里的开发中,融创文化试图实现线上内容和线下场景的双向赋能。

IP主题茶饮店“阿里的茶和店”在昆明、成都、重庆等地融创文化旅游城开业,让消费者体验阿里故事的沉浸式娱乐休闲体验;除了阿里少儿漫画在线阅读外,《阿里:梦想城堡》电影、电视剧等也将触达更多家庭观众。

成为中国迪士尼曾经是很多企业的战略标杆,但现在,一些先行者正在立足本土打造文化品牌:泡泡玛特在潮流玩具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哔哩哔哩的文化社区属性聚集年轻受众,腾讯则开始立足本土打造文化品牌。正在制定新的文化和创意战略。通过渠道资源,打通多方位内容开发的产业链。

融创文化的“IP+内容+场景”模式门槛较高,难以复制。过去,影视企业创造出爆款后,在消费、文旅等增量市场上很难发展。这正是融创文化在场景变化中的优势。孙喆一曾在行业论坛上表示,希望彻底打通IP线上线下全产业链,让中国早日拥有千亿规模的内容公司。

抛开千亿营收的雄厚资本和丰富的线下旅游资源,孙喆一作为融创董事长孙宏斌的长子,能够更轻松地调动集团大生态系统的各个业务板块,而这往往是融创的任务。职业经理人处于单一轨道。缺乏声音;同时,打造文化品牌是一项长期事业,也要求领导者具有稳定性和抵御周期性风险的能力。

在外界看来,被委以重任的孙喆行事风格与融创文化一样低调。这位90后商海归通过多次轮岗和深度参与融创的多次并购,很快学习和吸收了文化产业的管理运营经验。直到今年,他才逐渐出现在行业论坛峰会上。

年轻人开始接管属于年轻消费者的领域,孙喆一很快涉足娱乐创作者。此次融创文化成立动画工作室,微博艾特上的四位导演孙喆一更像是并肩作战的哥们,而不是管理者。

历经两年磨练的融创文化虽然仍是行业新玩家,但从上游内容存储到下游消费端产业建设已逐渐成型。只等待“拼图”整合后化学反应的爆发:在未来三到五年的周期内,创造出凸显商业模式的成功案例。

拥有场景侧护城河的融创一旦打通IP产业链,将彻底激活内容市场的长尾价值,升级文旅地产行业的消费。另一方面,融创文化仍在渠道端谋划战略投资布局,在5G时代的短视频、VR、AR等领域寻找优质标的。

另一方面,融创文化仍在渠道端谋划战略投资布局,在5G时代的短视频、VR、AR等领域寻找优质标的。

立足文化产业注定是一条漫长的路,需要决心和耐心。随着中国全球影响力的崛起以及Z世代文化自信和情感认同的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风靡全球的IP将由中国企业定义,“融创制造”将成为核心文化品牌之一。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点击顶部【又名淘淘】关注公众号,这里不乏好故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远见汇智】 ( 京ICP备20013102号-17 )

GMT+8, 2025-5-8 20:18 , Processed in 0.06226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